图书介绍
古交史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交史略](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357765.jpg)
- 郝天昌编著;郭建发,李文清,韩良会主编;阎亮娥执行主编;太原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古交分会编 著
- 出版社: 太原:三晋出版社
- ISBN:978754570186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492页
- 文件大小:186MB
- 文件页数:523页
- 主题词:古交市-地方史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交史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古区神韵1
引言1
第一节 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2
1.性质特征2
2.文化内涵3
第二节 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8
1.性质特征8
2.文化内涵8
第三节 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8
1.性质特征8
2.文化内涵10
第四节 新石器时代文化11
1.石千峰遗址11
2.明扶岭遗址13
第五节 神话与传说时代14
1.女娲娘娘14
2.马鞍山的传说16
3.狐爷山上的“天鼠石”17
4.狐爷山的绊船橛17
5.台骀与张姓18
第六节 文化遗存20
1.东周遗址20
2.狐突墓23
3.狐爷庙24
4.武家庄兵马崖窑遗址26
5.武家庄城墙遗址27
6.春秋战国铜剑28
7.马栏城遗址29
8.兴济寺29
9.北齐墓葬群30
10.千佛寺30
11.龙泉寺石佛33
12.雁门关遗址33
13.金代铜印33
14.金元墓葬34
15.清代康骑尉陵园35
第七节 史海钩沉35
1.狐突是古交历史上最早的名人35
2.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狐偃41
3.“忠”文化之渊43
4.狐突后裔遍华夏45
5.大南坪是唐僧的外家49
6.古交境内的第一位皇后——李三娘53
7.古交境内的第一名进士——武攀龙58
8.为民兴办实事的巡检司——徐师曾62
9.古交境内出席“千叟筵”的第一人——李裕仁62
10.廉政亲民的阎同知——阎广居63
11.廉惠多才的好知县——折遇兰65
12.舍身救民的父母官——武来雨68
第八节 县域领属70
1.建置70
2.设置77
3.领属80
4.民族融合85
第九节 古代姓氏人口初探88
第二章 老区风云93
引言93
第一节 红色风暴94
1.红色播种日94
2.党建工作“三个一”95
3.古交境内成立的第一个抗日组织96
第二节 人民武装98
1.游击第一支队成立98
2.交城县牺公决死游击队成立98
3.阳(曲)西县工人武装自卫队成立99
4.阳(曲)西县游击大队成立99
5.交城县游击大队成立99
6.晋绥军区第八军分区成立99
7.建立秘密交通线106
8.武委会成立106
9.十八支队组建107
10.交文支队成立107
第三节 抗日政权107
1.交城县抗日政府成立107
2.文(水)交(城)工委成立108
3.中共阳(曲)西县工委成立108
4.牺盟阳(曲)西分会建立108
5.八专署成立109
6.中共晋西文交地委(八地委)成立112
7.中共交城县委、县抗日政府成立114
8.中共阳(曲)西县委,阳(曲)西县抗日政府同时成立119
9.阳(曲)西县“妇救会”成立122
10.交城县“抗联”成立122
11.建立民主抗日村级政权122
12.交城、阳(曲)西两县选出出席晋西北临时参议会的代表123
第四节 敌我较量124
1.阎锡山政权第八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在河口镇建立124
2.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在古交区域内的第一次大较量125
第五节 灰暗日子126
1.古交沦陷日126
2.古交复陷日126
第六节 日伪暴行127
1.古交“蒙难日”127
2.麻会村惨案129
3.岔口惨案129
4.高足梁惨案130
5.南岩惨案130
6.盘道惨案130
7.小娄峰惨案130
8.瓦屋沟惨案131
9.井岩惨案131
10.洼立惨案132
11.日军播撒细菌132
12.嘉乐泉惨案132
13.梁庄惨案133
14.高升惨案133
15.老书寺惨案134
16.冶元“4·15惨案”134
17.郑家庄惨案136
18.还乡团残酷杀害共产党员及村干部136
19.日伪暴行实录136
第七节 生产自救137
1.开展四项动员活动,建立贸易办事机构137
2.减租减息,开展生产自救活动138
3.广泛开展抗战文化活动140
4.大生产运动141
5.晋绥边区群英会召开,古交境内13名英雄榜上有名144
6.关头整风145
第八节 痛歼日寇146
1.民兵大摆地雷阵146
2.拔除草庄头据点149
3.广泛开展游击战,不断打击敌人156
4.接待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157
第九节 英雄儿女158
1.抗日青年领袖顾永田158
2.人民的好儿子周洪涛160
3.张书记气吞河山162
4.郭部长大义凛然163
5.老红军跳崖殉国164
6.李科长视死如归165
7.抗战楷模梁存地165
8.劳动英雄张长栋167
9.武委主任赵承辉168
10.地雷大王桑满树169
11.妇女先锋冀林丹170
12.贸易经理李增寿173
13.孤胆英雄左良173
14.宁折不弯的张风奎174
15.民兵英雄康秃则175
16.保卫延安的“学生兵”175
17.王营长血洒水泉寨178
18.英勇善战的吕怀忠参谋长179
19.活着的烈士李玉山182
第十节 永远的丰碑184
1.睦联坡烈士陵园184
2.南头烈士纪念塔189
3.古交籍烈士名录191
第十一节 古交解放日195
第十二节 老区人物195
1.华国锋195
2.罗贵波201
3.康永和202
4.高德西204
5.慕湘205
6.石玉206
7.肖靖206
8.杨新208
9.赵希敏209
附:古交老区部分人物名录212
第十三节 南下干部215
第三章 山区多娇219
引言219
第一节 疆域地形220
1.疆域位置220
2.区域面积220
3.地质地貌220
4.地质构造220
5.地貌特征221
6.地貌类型221
7.地貌区划222
8.土壤类型分布223
第二节 水文气候224
1.气候特征224
2.气候区划224
3.水文特点225
第三节 生物特征226
1.植物区系226
2.植被类型及分布227
3.动物区系特征228
4.主要动物类型及分布228
第四节 煤炭资源230
1.随老母勘探区230
2.铁磨沟勘探区231
3.西曲勘探区231
4.梭峪勘探区232
5.镇城底勘探区232
6.马兰勘探区233
7.屯兰勘探区233
第五节 金属与非金属矿产资源234
1.铁矿234
2.锰铁矿235
3.铜矿236
4.黄铁矿236
5.铝矾土矿236
6.石膏236
7.大理石237
8.水晶石237
9.石英石237
10.石灰石237
11.稀有元素矿物锗、镓、铀238
第六节 地名传说238
1.金牛城238
2.狮子河244
3.狐爷山的传说247
4.二龙山的传说250
5.黄爷山252
6.东仙洞254
7.西仙洞257
8.“随翁沟”的来历258
9.随老母261
10.皇帝峁264
11.五龙圣母266
12.水母娘娘270
13.铁磨沟的来历272
14.龙抓忤逆273
第七节 地名溯源277
1.神话传说中的地名277
2.纪念历史名人的地名278
3.由佛教而得的地名279
4.民族融合的地名279
5.由古遗址而得的地名280
6.由祭祀社坛而得的地名281
7.望族居住地282
第八节 景区揽胜284
1.狐爷山景区284
2.佛福山生态旅游区286
3.汾河景区290
4.水泉寨公园292
5.二龙山风光292
6.市民广场293
第九节 山城抒怀294
1.古交的山294
2.汾水哗哗296
3.古交的桥299
4.金牛吟302
5.山城情韵303
6.走进广场307
7.那一弯皎洁的月亮309
8.青山绿水赞古交311
9.汾河岸边话古交313
10.风景这边独好315
第四章 矿区风采322
引言322
第一节 古交精神323
1.环保里程碑——“古交精神”323
2.“古交精神”产生始末相关大事链接334
附1 李鹏同志在全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343
附2 统一规划 强化管理 综合整治城市环境353
附3 纪念“古交精神”十周年活动相关资料360
第二节 煤海明珠390
1.山西金业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390
2.山西——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393
3.山西燎原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396
4.山西银焱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397
5.山西古交发电厂398
6.西曲矿401
7.镇城底矿403
8.马兰矿404
9.东曲矿406
10.屯兰矿408
第三节 盛世华章409
1.飞速发展的各项事业409
2.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414
3.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416
4.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421
5.建设古交循环经济示范市纪实428
6.走向世界的古交独轮车433
7.矿山铁人亢龙田434
8.青年星火带头人成拉旺436
9.古交奇人武四新440
第四节 亲切关怀446
1.为古交矿区建设题词446
2.为纪念“古交精神”十周年题词460
3.为纪念古交解放五十周年题词480
后记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