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382724.jpg)
- 潘桂棠,陈智梁,李兴振,颜仰基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7116024328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23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特提斯地质概述1
第一节源于欧洲的“特提斯”概念1
、徐士(Suess)的特提斯概念1
二、特提斯含义的演变3
第三节 昌都、兰坪-思茅中生代(弧后)前陆盆地 (115
第二节亚洲是特提斯最佳研究区6
第三节东特提斯——大陆地质、地球动力学的窗口8
第二章特提斯时空结构11
一、联合古陆只是地史过程短暂的插曲11
第一节三大古陆群——特提斯地质研究的基点11
二、冈瓦纳大陆群13
三、劳亚大陆群14
第二节泛华夏大陆群与南、北大陆的三足鼎立15
第三节三大陆块群时空格架和演化关系19
一、三大陆群时空格架19
二、泛华夏大陆群与冈瓦纳的演化关系19
三、劳亚大陆群与泛华夏大陆群的演化关系20
一、蛇绿岩的含义24
二、东特提斯蛇绿岩的研究概况24
第一节东特提斯蛇绿岩研究的有关问题24
第三章东特提斯蛇绿岩地质24
三、大洋演化几个特点对蛇绿岩研究思路的启示25
四、东特提斯蛇绿岩的大地构造意义27
第二节秦-祁-昆蛇绿岩地质28
…、库地-苏巴什蛇绿岩带28
二、祁连山蛇绿岩带29
三、木里-拉鸡山蛇绿岩带32
四、柴达木北缘蛇绿岩带33
五、东昆仑中南缘蛇绿岩带33
六、阿尼玛卿蛇绿岩带36
七、秦岭蛇绿岩带38
第三节三江-东南亚蛇绿岩地质41
一、甘孜-理塘蛇绿岩带41
二、可可西里-金沙江-哀牢山蛇绿岩带43
三、澜沧江蛇绿岩带48
四、泰国北部难河蛇绿岩带52
第四节西藏高原蛇绿岩地质53
、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53
二、狮泉河蛇绿岩带58
三、永珠湖-纳木湖蛇绿岩带58
四、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及东西段的变化59
第四章东特提斯多弧-盆系地质65
第一节大洋活动边缘演化特征65
、大洋岩石圈俯冲形成陆缘火山岩浆弧边缘、岛弧边缘及残余弧后盆地65
二、前锋弧之后的弧后盆地从外缘向内形成时间逐个变新/变老66
三、大洋最终萎缩、消亡,表现为一系列弧后盆地萎缩和弧-弧碰撞或弧陆碰撞造山66
第二节昆仑-祁连弧-盆系地质66
一、泛华夏大陆昆仑前峰弧67
二、祁漫塔格弧后盆地67
三、柴达木晚古生代弧后残留盆地68
四、中祁连-大通山早古生代残余岛弧69
五、北祁连弧-盆系70
六、塔里木晚古生代弧后盆地70
第三节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中生代弧-盆系地质71
一、泛华夏大陆晚古生代岛链状前峰弧71
二、藏北-三江弧-盆系72
三、杂多-竹卡-临沧海西—印支期火山弧带72
四、海面—印支期江达-维西-绿春火山弧带75
五、金沙江弧-盆系76
六、甘孜-理塘汇聚边缘盆地系79
七、弧—弧碰撞造山作用84
第四节秦祁昆交接区三叠纪弧-盆区86
一、三叠纪弧-盆区的构造背景87
二、三叠纪沉积相古地理格架88
三、秦祁昆交接区三叠纪构造古地理演化95
四、结论及存在问题97
第五节冈瓦纳大陆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弧-盆区98
一、冈底斯-伯舒拉岭-高黎贡山前锋弧98
二、拉萨-波密中生代—新生代火山-岩浆弧99
三、措勤-念青唐古拉早二叠世—中生代岛链99
四、冈底斯白垩—第三纪火山-岩浆弧100
五、昂龙岗日侏罗—白垩纪岩浆弧101
六、那曲-沙丁弧后盆地101
第五章东特提斯前陆盆地地质104
第一节东特提斯前陆盆地概述104
、东部(扬子)前陆盆地群104
二、西部前陆盆地群106
第二节巴颜喀拉边缘前陆盆地107
…、巴颜喀拉前陆盆地前的演化107
二、巴颜喀拉地区三叠纪沉积盆地分析110
三、巴颜喀拉边缘前陆盆地的演化112
一、早古生代沉积及盆地演化概述115
二、思茅盆地演化与沉积充填记录116
第四节羌塘前陆盆地的形成与演化121
一、区域地质背景122
二、羌塘盆地构造沉积演化123
三、羌塘前陆盆地形成演化过程124
第六章东特提斯演化过程中的古生物地理和古气候129
第一节加里东运动后古地理格局的变化129
第二节控制生物分区的因素及其与三大陆块群界线之关系129
一、生物分区控制因素129
二、生物的双极分布和生物扩散问题131
三、特提斯生物的热带分布132
四、生物分区界线与洋陆时空结构132
第三节古生物地理和古气候134
一、泥盆纪134
二、石炭纪136
三、二叠纪139
四、三叠纪141
第四节石炭—二叠纪生物地理分区界线的迁移和气候带漂变143
第五节 冈瓦纳和劳亚陆块群的南北汇聚和热带、亚热带植物群的东西分异145
一、植物群地理分布的控制因素145
二、特提斯植物群的东西分异145
第七章东特提斯和泛华夏大陆群的古地理再造151
第一节泛华夏大陆群形成过程的几次重组151
一、泛华夏大陆群第一次重组151
二、泛华夏大陆群第二次重组151
三、泛华夏大陆群西南部大汇聚152
第二节泛华夏大陆群周边大洋的复原152
一、古亚洲洋152
二、特提斯洋153
三、古华南洋154
第三节泛华夏大陆群的古地理再造154
一、泛华夏大陆群在全球古地理时空结构中的位置154
二、泛华夏大陆群在联合古陆(Pangea)中的地位和作用156
三、泛华夏大陆群显生宙古地理再造157
第八章东特提斯洋-陆转换演化模式172
第一节特提斯演化模式的简要评述172
第二节东特提斯多弧-盆系演化模式174
一、泛华夏大陆群的前锋弧和早古生代多弧-盆系演化174
二、泛华夏大陆群西南缘晚古生代—中生代的多弧-盆系演化176
三、冈瓦纳大陆前锋弧与西藏晚古生代—中生代多弧-盆系演化179
第三节从全球构造分析特提斯地质构造演化的有关问题180
、特提斯洋的演化阶段180
二、大洋消亡的碰撞模式181
三、关于特提斯大洋规模181
四、关于大洋岩石圈的俯冲消亡182
五、洋-陆岩石圈构造体制的转化182
六、特提斯演化和地球动力学183
结语、建议和联想185
参考文献192
英文摘要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