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技术
  • 周红丽,张滨,刘素纯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 ISBN:978750263582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126MB
  • 文件页数:295页
  • 主题词:食品检验-微生物检定-实验技术-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设施与设备要求1

第一节 微生物学检测实验室设施要求1

第二节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设备要求5

第三节 常用器皿及其清洁方法12

一、常用器皿12

二、常用器皿的清洗与消毒方法14

第四节 常用缓冲液与贮液的配制17

一、配制缓冲液与贮液的注意事项17

二、常用缓冲液与贮液的配制18

第五节 常用抗生素33

第二章 食品中微生物检测常规技术34

第一节 消毒与灭菌技术34

第二节 培养基的制备技术43

第三节 微生物培养与接种技术48

第四节 检测标本制作技术59

一、标本的采集59

二、标本固定60

三、标本染色61

四、标本脱水62

五、标本透明62

六、标本封固62

第五节 显微镜检测技术62

一、显微镜62

二、常用检测方法63

第六节 微生物染色技术64

一、革兰氏染色法64

二、萋—纳抗酸染色法66

三、结核杆菌金胺“O”染色法67

四、布鲁菌柯兹罗夫斯基染色法67

五、墨汁染色法68

六、Fontana镀银染色法68

七、乳酸酚棉蓝染色法68

八、墨汁硫堇染色法69

九、姬氏染色法69

十、瑞氏染色法69

十一、瑞氏与姬氏复合染色71

十二、碘液染色法71

十三、金胺-酚染色法71

十四、卡红染色法72

十五、特殊结构的染色方法72

第七节 不染色标本检查75

第八节 细菌L型检查76

第三章 生物化学试验技术78

第一节 碳源代谢试验79

一、糖(醇、苷)类发酵试验80

二、葡萄糖代谢类型鉴别试验83

三、甲基红试验(Methyl Red,MR试验)84

四、β-半乳糖苷酶试验(ONPG试验)85

五、乙酰甲基甲醇试验(V.P.试验)86

六、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87

七、淀粉水解试验88

八、甘油复红试验89

九、葡萄糖酸氧化试验89

第二节 氮源代谢试验90

一、硫化氢试验91

二、明胶液化试验92

三、吲哚试验(靛基质试验)94

四、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95

五、氨基酸脱羧酶试验95

六、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97

七、尿素酶试验98

八、霍乱红试验99

第三节 碳源和氮源利用试验99

一、枸橼酸盐利用试验100

二、丙二酸盐利用试验101

三、醋酸钠利用试验101

四、马尿酸钠水解试验102

第四节 酶类试验103

一、氧化酶试验103

二、触酶试验104

三、凝固酶试验106

四、DNA酶试验107

五、胆汁溶菌试验108

六、硝酸盐还原试验108

七、卵磷脂酶试验(Nagler试验)110

八、磷酸酶试验112

九、脂酶试验112

十、CAMP试验113

十一、石蕊牛奶试验113

第五节 抑菌试验115

一、Optochin敏感试验115

二、杆菌肽敏感试验115

三、新生霉素敏感试验116

四、O/129试验117

五、氰化钾试验117

第六节 其他试验118

一、克氏双糖铁或三糖铁琼脂培养基试验118

二、氢氧化钾拉丝试验122

第四章 食品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123

第一节 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123

第二节 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和影响因素123

一、病原微生物检测对象的特点123

二、病原微生物检测的特点124

三、病原微生物检测的影响因素125

第三节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125

一、菌落总数的概念125

二、菌落总数在食品卫生质量评价中的意义126

三、菌落总数的平板计数法测定126

附录A128

第四节 食品中大肠菌群计数129

一、大肠菌群的概念129

二、大肠菌群的食品卫生学意义130

三、大肠菌群MPN计数130

附录B133

第五节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计数134

一、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数的概念134

二、霉菌和酵母菌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134

三、霉菌和酵母平板计数法135

附录C136

第六节 食品中沙门氏菌检验137

一、生物学性状137

二、食物中毒139

三、微生物学检验139

附录D150

第七节 食品中志贺氏菌检验157

一、生物学性状157

二、致病性158

三、微生物学检验159

附录E162

第八节 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性检验165

一、生物学性状165

二、食物中毒166

三、微生物学检验166

附录F168

第九节 食品中溶血性链球菌检验171

一、生物学性状171

二、致病性172

三、微生物学检验173

附录G174

第十节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检验175

一、生物学性状175

二、食物中毒175

三、微生物学检验176

附录H179

第十一节 食品中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181

一、生物学性状181

二、致病性182

三、临床症状182

四、流行病学特点182

五、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183

附录J186

第十二节 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常规培养法检验187

一、生物学性状187

二、致病性187

三、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188

附录K190

第五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194

第一节 检测抗原制备技术194

一、颗粒性抗原的制备194

二、可溶性抗原的制备和纯化195

三、半抗原免疫原的制备199

四、佐剂200

第二节 检测抗体制备技术200

一、多克隆抗体制备技术201

二、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204

第三节 免疫凝结试验206

一、直接凝结试验207

二、间接凝结试验207

第四节 免疫电泳技术210

一、对流免疫电泳211

二、火箭免疫电泳212

三、免疫固定电泳212

四、交叉免疫电泳213

第五节 放射免疫技术213

一、基本类型及原理213

二、常用的放射性核素214

三、标记物制备及鉴定214

第六节 免疫荧光技术214

第七节 免疫酶技术215

第六章 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223

第一节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223

一、概述223

二、PCR反应模板的制备225

三、常规PCR技术226

四、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PCR)技术227

五、巢式PCR(Nested PCR)技术228

六、免疫-PCR技术229

七、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230

八、其他扩增技术232

第二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233

一、概述233

二、探针的种类及其选择234

三、核酸探针标记236

四、探针与靶核酸的杂交241

五、Southern杂交252

六、Northern杂交254

七、斑点及狭缝印记杂交257

八、菌落原位杂交258

九、斑点杂交260

十、核酸原位杂交260

十一、杂交反应的条件及参数的优化264

十二、病原体的基因诊断(核酸探针杂交技术)264

第三节 生物芯片检测技术268

一、生物芯片分类269

二、生物芯片的制备270

三、分子杂交273

四、杂交图谱的检测和分析274

五、检测设备276

六、生物芯片的应用277

第四节 细菌质粒指纹图谱分析279

参考文献2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