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1/34375100.jpg)
- 刘朝明,张衔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32353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金融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1.导言:金融的基本概念分析1
1.1金融的本质1
1.1.1 金融的定义1
1.1.2 名义金融和实际金融2
1.1.3 现代金融的基础:信用3
1.2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5
1.2.1 金融增长5
1.2.2 金融发展7
1.2.3 金融成长10
1.3金融制度与金融体制11
1.3.1 金融制度11
1.3.2 金融体制13
1.3.3 金融体制改革14
2.世界范围的金融改革17
2.1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改革17
2.1.1 金融自由化与放松管制17
2.1.2金融改革的次序选择21
2.1.3 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教训26
2.2金融部门改革28
2.2.1 金融部门的发展水平衡量28
2.2.2 金融部门改革的措施30
2.2.3 金融部门改革的效果33
2.3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37
2.3.1 金融危机的表现、原因与结果37
2.3.2 金融风险及其控制43
2.3.3 金融监管47
3.1.1 确立计划金融体制55
3.1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55
3.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55
3.1.2 中央银行体制的形成57
3.1.3 金融组织体系的发育和完善59
3.2金融改革与金融成长62
3.2.1 金融改革的成就62
3.2.2 金融成长中的制约因素64
3.2.3金融改革面临的深层次矛盾70
3.3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73
3.3.1 金融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73
3.3.2 金融体制全面改革的阶段74
3.3.3 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阶段78
4.金融组织体系改革82
4.1金融组织体系的变迁82
4.1.1 历史沿革与现状82
4.1.2金融组织的构成状态调整86
4.1.3 金融组织的增长方式调整90
4.2金融机构的效率增进94
4.2.1 金融机构的制度安排与效率94
4.2.2 金融机构的管理效率97
4.2.3 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与效率100
4.3金融组织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103
4.3.1 中央银行体制改革103
4.3.2政策性金融体制改革107
4.3.3 商业银行的改革措施110
4.3.4 国有商业银行的体制改革115
5.金融市场体系改革122
5.1 金融市场体系的构成与功能122
5.1.1 金融市场体系的存在基础与构成要素122
5.1.2金融市场的功能124
5.2.1 “自发型”金融市场127
5.2金融市场的模式127
5.2.3 “兼容型”金融市场128
5.2.2 “抑制型”金融市场128
5.3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主要问题129
5.3.1 金融市场主体缺位129
5.3.2 金融资产结构不合理130
5.3.3 国有银行高度垄断133
5.4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对策134
5.4.1 金融深化的两条路径及评价134
5.3.4 利率体系复杂且扭曲134
5.4.2金融深化的第三条路径:审慎金融自由化140
5.4.3 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的主要特征143
5.4.4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对策143
5.4.5 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时间与方式146
附录(一):两点证明147
6.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改革149
6.1 货币市场的现状149
6.1.1 货币市场及其构成149
6.1.2 同业拆借市场150
6.1.3银行间债券市场151
6.1.4 票据市场152
6.2 货币市场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措施152
6.2.1 我国货币市场的主要问题152
6.2.2 货币市场的改革措施155
6.3资本市场的现状157
6.3.1 资本市场及其构成157
6.3.2 股票市场157
6.3.3债券市场159
6.4.1 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160
6.4资本市场的主要问题与改革措施160
6.4.2资本市场的改革措施162
6.5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166
6.5.1 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互关系166
6.5.2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相关性分析168
6.5.3 我国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对策170
附录(二):货币市场利率起着基础利率作用的证明173
7.面向国际的金融市场创新177
7.1 创新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背景177
7.1.1 持续的金融市场创新177
7.1.2持续的金融工具创新181
7.2 国际金融持续创新的基本趋势与双重作用183
7.2.1 国际金融持续创新的基本趋势183
7.2.2 国际金融持续创新的双重作用184
7.3我国金融市场创新的原则和路径188
7.3.1 金融稳健发展原则188
7.3.2有效监控原则190
7.3.3 我国金融市场创新的路径192
8.1.1 现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形成背景194
必要性194
8.1现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形成背景及改革的194
8.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改革194
8.1.2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改革的必要性与改革199
方向199
8.2多重货币政策目标下的优化问题202
8.2.1 多重货币政策目标的冲突与优化202
8.2.2多重货币政策目标下的优化分析204
8.2.3“临界点控制”的操作基础207
8.3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213
8.3.1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争论与变化213
8.3.2 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普尔规则216
8.3.3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与分歧220
8.3.4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评价222
9.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完善226
9.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概述226
9.1.1 基础货币乘数渠道226
9.1.2利率与汇率渠道228
9.1.3信用渠道234
9.2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240
9.2.1 集中的计划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40
机制(1978~1993)241
9.2.2过渡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241
9.2.3过渡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244
机制(1994~1997)244
9.2.4过渡体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998年以后)245
9.3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革246
9.3.1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46
9.3.2 进一步改革与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52
附录(三):银行的预期利润下降的证明257
10.1.1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259
10.1金融服务贸易自由化与中国的承诺259
10.世贸组织与中国金融体制变革的趋向259
10.1.2 我国金融服务业开放的现状261
10.1.3 我国对金融服务开放的具体承诺262
10.2 中央银行调控体制改革264
10.2.1 西方主要国家的中央银行调控模式264
10.2.2 我国的中央银行体制266
10.2.3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中央银行宏观269
调控的影响及对策269
10.3.1 保险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271
10.3金融服务业经营体制的变革趋向271
10.3.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276
10.3.3证券服务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281
10.4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趋向283
10.4.1 金融风险与监管283
10.4.2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287
10.4.3 我国现阶段的分业监管体制289
10.4.4 金融监管模式的选择291
主要参考文献295
后记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