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会计信息丛书 会计热点问题 第5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葛家澍,裘宗舜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6445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1069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1089页
- 主题词:会计-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会计信息丛书 会计热点问题 第5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财务报告的充分信息含量及过分挑剔问题研究1
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交易费用、“按需定制”模式及“事项会计”3
(一)企业理论、契约均衡和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困境3
(二)提高相关性思路之一:“按需定制”和“收费机制”7
(三)由“收费机制”向“事项会计”的过渡12
(四)小结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18
二、财务报告的充分信息含量问题19
(一)引言:关于财务报告充分信息含量问题19
(二)博弈的基本架构及分析21
(三)启迪和建议25
(四)结论与展望30
三、会计信息披露中的过分挑剔博弈32
(一)引言32
(二)过分挑剔博弈:基本问题34
(三)过分挑剔博弈引论之一:审计的必要性36
(四)过分挑剔博弈引论之二:管理当局提供会计信息行为的一致性38
(五)结论40
参考文献42
美国安然骗局及其对应议论的剖析45
一、安然骗局的剖析47
(一)安然公司的耀眼外表47
(二)财富泡沫的膨胀与破灭48
(三)安然覆灭的祸根在于其经营、管理及文化的理念52
(四)安然会计造假手法的剖析57
二、美国有关监管议论与变革的剖析67
(一)关于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应以原则导向取代规则导向68
(二)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管制模式:以独立管制为主取代以自我管制为主76
(三)关于财务报告模式:关注现时信息和趋势信息而不是历史信息86
(四)关于会计信息高质量——透明度的透视:三个梯次94
三、维护资本市场有效性的关键:多元监管与诚信教育相结合101
(一)构建全方位的多元监管102
(二)实施全方位的诚信教育107
参考文献110
会计计量的现值研究113
一、现值会计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演进115
(一)现值会计计量属性的理论基础及其启示115
(二)现值计量属性的研究演进128
二、现值计量的目的、范围、要素、原则与方法138
(一)现值计量目的:总目的138
(二)现值计量目的:具体目的140
(三)现值计量的范围:现值的确认145
(四)现值计量的要素、原则与方法147
三、现值计量的基本原理与程序152
(一)估计现金流量的金额与时间152
(二)风险和不确定性调整的一般考虑156
(三)折现率的决定160
(四)摊余成本163
(五)列报和披露166
四、现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一个总结172
(一)关于现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观点173
(二)提高现值计量可靠性的两大途径:直接法和间接法180
(三)更详细的估计公允价值的程序:提高现值计量可靠性的参考182
(四)现值计量和披露的审计:提高现值信息可靠性的又一重要途径和保障187
(五)现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笔者的结论188
五、现值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研究191
(一)现值和公允价值在我国会计中的运用现状概述191
(二)造成我国会计准则和制度中现值和公允价值运用现状的原因194
(三)公允价值(含现值)运用的市场环境辨析196
(四)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的中国特色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断想201
(五)公允价值(现值)与利润操纵的关系剖析206
(六)我国的现值会计和审计规范211
参考文献218
会计信息产权225
(一)引言:关于会计信息产权227
一、导论227
(二)会计信息产权的基本逻辑230
(三)会计信息的利益相关团体233
(四)会计信息产权的内涵及其特殊性236
(五)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241
(六)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的作用246
(七)会计信息产权博弈框架247
二、企业所有权分享与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248
(一)早期企业中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248
(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信息产权253
(三)初步结论262
三、管制与通用会计信息的产权264
(一)外部性的有效内部化:管制界定通用会计信息产权的内因265
(二)管制界定通用会计信息产权的动因:博弈分析273
(三)会计信息产权界定:由企业所有权分享到管制——两种方式及其互补性289
(一)道德与会计信息产权305
四、道德与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305
(二)会计信息披露中的道德问题306
(三)企业所有权分享、管制和道德:影响会计信息产权的三角互补关系309
五、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畸形性分析311
(一)国有企业会计信息产权的崎形特征312
(二)1949-1978年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产权313
(三)1978年后国有企业的会计信息产权320
(四)初步结论333
(五)“共同治理”、“相机治理”机制和国企会计信息产权畸形性的抑制334
六、结束语338
中国资本市场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实证研究341
一、实证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343
(一)研究假设343
(二)样本选择和资料来源347
(三)研究方法352
(一)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原因和特征(假设1)检验358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358
(二)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盈余管理盈余的持续性(假设2)检验359
(三)控股股东关联交易盈余管理信息管制的价格反应(假设3)检验361
(四)投资组合超额收益率检验363
三、研究结论和启发369
(一)研究结论369
(二)研究的局限性371
(三)启示与建议371
参考文献375
费用性质法利润表比较研究381
一、两种利润表383
(一)费用按功能分类和按性质分类384
(二)费用性质法利润表简介385
(三)两种利润表的功能比较389
二、费用性质法利润表比较和设计397
(一)国外费用性质法利润表评介397
(二)设计原则408
(三)我国费用性质法利润表刍议409
三、费用性质法利润表分析413
(一)利润表分析的目的413
(二)比率分析法指标418
(三)经营费用因素分析法424
(四)现金流量指标分析426
四、费用性质法利润表探讨428
(一)费用性质法利润表“侧重生产”吗428
(二)两种利润表的相关性比较——兼议新IAS1第82段的失误之处433
(三)两种利润表的适用性比较436
养老金会计问题研究437
一、与养老金会计问题相关的基本概念439
(一)确定提存养老金计划与确定受益养老金计划440
(二)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443
二、养老金的会计处理与报告449
(一)与养老金会计相关的几个术语449
(二)养老金成本的会计处理465
(三)附加最小养老金负债的会计处理483
(四)养老金计划清偿、裁减的会计处理489
(五)养老金会计报告496
三、养老金会计准则505
(一)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发展505
(二)养老金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与启示519
会计信息披露与市场效率529
一、市场效率理论531
(一)市场效率的界定531
(二)市场效率的概念532
(三)市场效率的类型533
(四)市场效率的测试535
二、市场效率理论的意义537
三、会计信息披露与市场效率的关系541
(一)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市场效率的提高541
(二)会计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的必然选择542
(一)我国股市效率实证研究成果的分析545
四、我国证券市场效率的研判545
(二)我国股市十多年来的实际发展状况547
(三)两大结论549
会计诚信研究551
一、诚信危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553
二、诚信的理论研究556
(一)诚信的经济学分析557
(二)诚信的道德分析559
(三)诚信的法学分析562
三、会计诚信的理论分析567
(一)会计诚信的经济学分析567
(二)会计诚信的道德分析570
(三)会计诚信的法律分析571
四、增强会计诚信之途径573
(一)从经济学角度增强会计诚信573
(二)从道德角度加强会计诚信574
(三)从法律角度加强会计诚信575
参考文献576
公司定期报告及时性研究579
一、定期报告及时性研究的意义和本文的研究设题581
(一)定期报告及时性研究的意义581
(二)本文的研究设题582
二、定期报告及时性的作用机制585
(一)及时性与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改善586
(二)及时性与定期公告的频率589
(一)以及时信息披露为主题的研究592
三、定期报告及时性研究评说与我国相关的市场制度分析592
(二)数据的生成与我国影响信息披露时间性特征的制度595
四、定期报告及时性实证研究的模型选择601
(一)计量正常收益的模型及其影响因素简介604
(二)研究设计606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609
(四)结论617
(一)市场证据619
五、我国定期报告及时性研究的市场证据及其政策含义与局限性619
(二)政策含义与局限性655
参考文献660
表外交易披露研究665
一、概论667
(一)表外交易的含义、动机及其披露的核心问题667
(二)研究表外交易披露的意义671
(三)表外交易的边界及类型674
(四)表外交易的披露原则680
二、与控制实体有关的表外交易披露问题687
(一)概述687
(二)表外交易披露的国际比较693
三、与金融资产转让有关的表外交易披露问题706
(一)概述706
(二)表外交易披露的国际比较713
(一)概述729
四、与实物资产转让有关的表外交易披露问题729
(二)表外交易披露的国际比较732
(三)经营租赁与融资租赁的界线及表外交易的披露问题745
五、其他表外交易的披露问题751
(一)与特殊购买协议有关的表外交易751
(二)与存货寄销有关的表外交易756
参考文献760
会计信息与管理报酬契约765
一、概述767
(一)不对称信息环境下会计的目标、角色767
(二)报酬契约——公司治理的核心组成770
(三)会计信息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及治理绩效774
二、会计信息在管理报酬契约中的运用——一个解释框架779
(一)管理报酬契约的一般机制779
(二)会计信息在管理报酬契约中的运用:订约指标选择792
(三)会计信息在管理报酬契约中的运用:报酬形式安排809
三、管理报酬契约对会计信息系统的诱致性影响——报酬契约与盈余管理815
(一)盈余管理概述816
(二)管理报酬契约与盈余管理822
(三)订约指标的修正与完善830
四、从信息机制角度透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设计——兼对年薪制及股票期权制的适应性评价840
(一)报酬契约形式的总体权衡840
(二)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制的适应性评价842
(三)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管理报酬契约的总体建议848
保险会计研究851
一、保险合同及保险会计的总体目标853
(一)财务报告目的与保险合同854
(二)保险会计的总体目标872
二、保险资产和保险负债的确认879
(一)两种不同的确认方法879
(二)保险资产和保险负债的构成883
(三)两个特殊问题895
(一)保险合同的核算单位905
三、保险资产和保险负债的计量905
(二)计量属性的选择——公允价值910
(三)保险负债现值计量方法选择920
(四)保险负债现值计量中的假设923
(五)保险负债现值计价的内容931
四、报告和披露946
(一)各种基金及其相互间交易的处理946
(二)对一揽子保险合同转让的财务报告950
(三)保险公司损益表的格式和内容952
(四)保险公司财务报告中的披露955
五、中国保险会计研究965
(一)1998年对《保险公司会计制度》改革的内容965
(二)中国保险会计规范的有关内容968
(三)对中国保险会计规范改革的建议973
商业银行贷款会计研究985
(一)贷款会计与信贷风险管理987
一、商业银行贷款会计问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987
(二)贷款会计问题研究现状989
二、贷款的会计确认991
(一)会计确认的一般概念991
(二)贷款的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992
(三)贷款后续确认997
(四)贷款利息收入和费用的确认1009
三、贷款的会计计量1014
(一)贷款计量属性的选择1014
(二)贷款计量的主要方法——现值技术1021
(三)现值技术在贷款后续计量中的应用1031
四、贷款的会计信息披露1043
(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启示1043
(二)贷款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1046
(三)提高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1055
参考文献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