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业环境科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业环境科学概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4366148.jpg)
- 何增耀,叶兆杰,吴方正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23463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583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5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业环境科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农业环境的概念1
一、环境1
二、农业环境2
第二节 农业环境问题4
一、农业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4
二、我国的农业环境问题5
第三节 农业环境科学的概念7
一、环境科学7
二、农业环境科学9
第四节 农业环境保护12
一、我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思想和法令12
二、我国农业环境保护的现状和任务13
参考文献15
第二章 生态农业16
第一节 生态学基础16
一、环境与生物个体16
二、种群19
三、群落22
四、生态系统24
第二节 生态学与自然保护32
一、自然保护概况32
二、自然保护区及其管理33
三、自然资源保护35
第三节 农业生产与生态农业37
一、农业生产概况37
二、农业生产的实质38
三、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生态农业39
第四节 生态农业的模式45
一、玛雅农场模式45
二、蜀农场模式46
三、罗代尔生态农场46
四、北京留民营生态村46
五、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模式47
六、沼气—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生态村47
七、杭嘉湖中部平原生态农业综合开发47
八、农牧林结合的生态农业48
九、林农生态系统49
十、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计量和评价49
十一、衡量农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标准53
参考文献54
第三章 大气污染与农业55
第一节 大气和大气污染55
一、自然界的大气55
二、大气污染简史57
三、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58
第二节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化学反应60
一、主要大气污染物60
二、污染物在大气中的主要化学反应63
第三节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和扩散66
一、影响大气污染的因子66
二、污染物地面浓度分布71
第四节 大气污染对农业的影响76
一、危害农业的大气污染物77
二、植物遭受危害的条件78
三、大气污染物对农业的基本影响80
第五节 污染物对农业生物的危害82
一、硫氧化物82
二、氟化物88
三、氧化烟雾97
四、酸雨101
五、氯气104
六、其他大气污染物104
七、塑料薄膜的污染108
八、复合污染108
第六节 大气污染危害的调查研究111
一、现场调查112
二、资料调查113
三、实验室检验114
四、模拟试验114
第七节 大气污染控制115
一、大气质量管理115
二、大气主要污染物的治理117
参考文献119
第四章 水体污染与农业120
第一节 水资源120
一、地球水资源的分布120
二、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121
三、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122
四、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123
五、天然水的水质和分类124
第二节 水体污染和水体自净126
一、水体污染126
二、水体污染源128
三、水体自净130
第三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化学行为132
一、需氧有机污染物132
二、有毒有机污染物139
三、重金属143
四、石油147
五、酚类化合物147
六、氰化物149
七、酸碱及一般无机盐类149
八、植物营养物质150
第四节 水质的富营养化150
一、富营养化的发生和营养物来源151
二、富营养化的特点和评价154
三、富营养化的危害159
四、富营养化的防治160
第五节 水体污染对农业的影响163
一、水体污染对农业环境的影响164
二、水体污染与土壤污染的关系164
三、水体污染物对作物的危害165
第六节 水体污染物对渔业的影响175
一、有机污染物175
二、重金属污染物177
三、农药污染物181
四、热污染183
第七节 污水农田灌溉和土地处理系统186
一、我国污水土地处理与农田灌溉概况187
二、世界各国污水灌溉和污水土地处理概况187
三、污水土地处理和污水农田灌溉效益188
四、污水灌溉定额和灌溉技术192
五、污水灌溉与环境保护193
第八节 废水处理197
一、物理处理法198
二、化学处理法199
三、物理化学处理法201
四、生物处理法203
五、污泥的处理与利用211
参考文献212
第五章 土地环境问题及对策213
第一节 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主要环境问题213
一、土地沙漠化214
二、水土流失215
三、土壤盐渍化217
四、化学物品对土壤的污染219
五、农田的人为侵占220
第二节 污染物土壤环境行为的制约因素221
一、土壤有机组分的缔合221
二、土壤矿质胶体的吸附、解吸222
三、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与污染物行为224
四、土壤酸碱度与污染物环境行为225
五、污染物的土壤微生物效应226
第三节 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残留与降解227
一、有机农药227
二、三氯乙醛、三氯乙酸232
三、油类234
四、表面活性剂238
五、废塑料制品240
第四节 土壤重金属及氟污染242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242
二、土壤及地下水的氟污染246
第五节 酸雨对土壤-植物系统的影响249
一、酸雨对土壤的影响249
二、植物铝毒效应252
三、土壤对酸雨的缓冲性能253
参考文献254
第六章 农用化学物质与环境256
第一节 农药概述256
一、农药的基本类型和特性256
二、农药的使用与发展262
第二节 农药的残留、降解和代谢263
一、农药环境问题的产生263
二、农药的残留与残毒265
三、农药的降解与代谢265
第三节 农药对环境的污染270
一、农药对水域的污染270
二、农药对大气的污染271
三、农药对土壤的污染272
第四节 农药对生态系的影响274
一、农药在环境中的生物富集和食物链274
二、对昆虫的影响275
三、对水生生物的影响275
四、对鸟类的影响276
五、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276
第五节 我国农药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277
一、农药污染源的分析与判断277
二、农作物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278
三、农畜产品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281
四、有机汞、有机砷、有机磷等农药的污染状况282
五、农药污染的防治对策283
第六节 农业、化肥、环境285
第七节 氮肥对环境的影响286
一、常用氮肥的品种、施用方法和利用率287
二、氮肥在土壤中的去向及对环境的影响288
第八节 磷肥对环境的影响296
一、常用磷肥的品种、施用和利用率296
二、磷肥在土壤中的去向及对环境的影响296
三、磷肥与重金属污染298
四、磷肥与氟污染299
五、磷肥与三氯乙醛污染300
第九节 化肥与其他环境问题301
一、化肥与微量营养元素的平衡问题301
二、化肥与放射性核素污染302
三、化肥与作物产品品质303
四、化肥与土壤性质304
五、化肥与土壤微生物304
第十节 防治化肥污染的措施305
一、合理、适时施用化肥305
二、因地制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305
三、开发化肥新品种,使用硝化抑制剂306
四、合理施用微量元素肥料306
五、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306
六、加强管理,提高化肥质量306
参考文献307
第七章 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与农业利用308
第一节 固体废物的来源、污染、处理与利用308
一、固体废物的来源308
二、固体废物的污染309
三、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310
第二节 城市垃圾的处理与利用312
一、城市垃圾的性质和产量312
二、城市垃圾的预处理314
三、城市垃圾的利用315
四、城市垃圾的最终处置317
第三节 城市垃圾的农业利用及其污染防治318
一、我国城市垃圾农业利用价值318
二、城市垃圾对农业环境的污染与危害319
三、城市下水污泥的农业利用及其污染危害322
四、城市垃圾的农业利用和下水污泥的污染防治323
第四节 粉煤灰的处理和利用323
一、粉煤灰的性质与危害323
二、粉煤灰的处理和利用现状324
第五节 固体有机废物的厌氧处理328
一、固体有机废物厌氧消化对农业生态平衡的作用328
二、厌氧消化的生物学机理329
三、厌氧消化的工艺类型330
四、厌氧消化器的基本类型330
五、厌氧消化的工艺条件332
六、厌氧消化系统的设计333
七、厌氧消化产物的农业利用334
参考文献335
第八章 农业生物污染与防治336
第一节 生物体的化学组成336
一、生物有机体的平均化学组成336
二、生物体中的微量元素337
第二节 农业生物污染的途径339
一、表面附着339
二、生物吸收341
三、生物浓缩348
四、生物浓缩的模型和模式352
五、生物学半减期358
第三节 污染物在生物体中的分布359
一、污染物在植物体中的分布359
二、污染物在动物体中的分布364
第四节 污染物在生物体中的代谢转化367
一、有机污染物的代谢转化367
二、无机污染物的代谢转化376
第五节 农业生物污染的防治378
一、控制和消除生物污染源378
二、探索生物污染的规律380
参考文献382
第九章 农业环境监测383
第一节 环境监测的目的、分类和原则383
一、环境分析和环境监测383
二、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384
三、环境监测的原则385
四、农业环境监测的范围和特点386
五、我国环境监测分析的进展387
第二节 环境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样品采集388
一、环境污染物的特性388
二、污染物的时、空分布390
三、监测点和采样时间的选择391
第三节 环境监测的程序及质量保证396
一、环境监测的程序396
二、环境监测质量的保证和控制403
第四节 环境监测常用分析方法简介406
一、化学分析法406
二、光谱分析法406
三、电化学分析法410
四、色谱分析法412
第五节 生物监测412
一、利用植物监测大气污染413
二、利用水生生物监测水体污染418
三、发光细菌法监测环境污染427
参考文献430
第十章 环境污染与人畜健康431
第一节 人畜与环境431
一、人畜与环境的关系431
二、环境污染对人畜危害的特点433
三、环境污染对人畜危害的表现特征433
第二节 环境污染物的剂量效应和毒性的测定435
一、污染物剂量与效应435
二、污染物毒性参数与毒性分级437
三、污染物急性毒性的测定440
四、污染物蓄积毒性的测定444
第三节 环境污染物对人畜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447
一、环境污染物的遗传毒性447
二、污染物致突变、致畸和致癌的鉴定方法及原理454
三、化学物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456
第四节 影响污染物毒性的因素461
一、污染物的类型与特性461
二、动物的种类与类型467
三、染毒途径469
四、环境物理因素469
五、污染物的联合毒作用470
参考文献472
第十一章 农业环境标准与环境质量评价473
第一节 环境标准的意义及类型473
一、制订环境标准的依据和原则473
二、环境标准的类型和种类474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483
一、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483
二、环境质量评价方法484
三、环境影响评价502
参考文献504
第十二章 农业环境管理505
第一节 管理科学与农业环境管理505
一、农业环境管理的含义505
二、农业环境管理的作用和特点507
三、农业环境管理的内容508
第二节 我国环境保护的战略问题509
一、关于“协调发展论”的有关问题509
二、建立以资源保护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战略511
第三节 农业环境管理的手段511
一、法律手段511
二、行政手段512
三、经济手段513
四、技术手段513
五、宣传教育手段513
第四节 乡镇企业的环境问题及对策514
一、现阶段乡镇企业的特点514
二、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对策515
第五节 农业环境管理体制515
一、农业环境行政管理系统的建立516
二、农业环境监测网的建设516
第六节 农业环境规划517
一、农业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517
二、农业环境规划的内容518
三、农业环境规划编制的方法和步骤518
第七节 农业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519
参考文献520
附录522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22
二、地球壳层的特征526
三、地壳的化学元素丰度526
四、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 3095—82)528
五、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88)529
六、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530
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531
八、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82)532
九、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85)533
十、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535
十一、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J 4—73)535
十二、工业炉窑烟尘排放标准(GB 9078—88)537
十三、锅炉烟尘排放标准(GB 3841—83)537
十四、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88)538
十五、纺织印染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84)544
十六、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83)545
十七、制革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9—83)548
十八、水泥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85)549
十九、普钙王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7—85)550
二十、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4284—84)551
二十一、城镇垃圾农用控制标准(GB 8172—87)552
二十二、农用粉煤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 8173—87)552
二十三、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 4285—89)553
二十四、粮食卫生标准(GB 2715—81)560
二十五、黄鱼、带鱼、墨鱼、青鱼、草鱼、鲢鱼、鲤鱼、鳙鱼、蓝圆鲹(池鱼)、鲱鱼、湟鱼、河虾、对虾、牡蛎(蚝、海蛎子)、梭子蟹、花蛤、缢蛏卫生标准(GB 2733~2745—81)560
二十六、食品中镉允许量标准(GBn 238—84)560
二十七、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 2761—81)561
二十八、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GB 2762—81)561
二十九、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DDT残留量标准(GB 2763—81)561
三十、食品中氟允许量标准(GB 4809—84)562
三十一、茶叶卫生标准(GB 9679—88)562
三十二、干食用菌卫生标准(GB 7096—86)562
三十三、鲜食用菌卫生标准(GB 7097—86)562
三十四、蘑菇罐头卫生标准(GB 7098—86)563
三十五、各类食品中几种放射性同位素的限制浓度(GBn 54—77)563
三十六、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81)563
三十七、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82)566
三十八、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88)567
三十九、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 10070—88)567
四十、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567
四十一、机动车辆允许噪声(GB 1495—79)568
四十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 36-79)568
四十三、农村住宅卫生标准(GB 9981—88)573
四十四、国外农业环境标准573
四十五、农业环境监测站所需基本设备与试剂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