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汽车系统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庄继德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56914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8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59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汽车系统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篇总论1
第一章用系统思想研究汽车的发展问题1
第一节汽车发展与社会环境1
第二节汽车发展带来的祸与福9
第三节汽车技术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16
第四节汽车工业发展的战略思考17
第二章系统、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20
第一节系统的主要特征20
第二节系统科学的三个组成部分22
第三节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步骤25
第四节系统工程中的基本观点29
第三章指导汽车发展系统的基本原则32
第一节汽车设计和生产的“3S”、“4M”原则32
第二节汽车产品开发的“三化”原则34
第三节发展汽车工业的“规模生产”原则37
第四节指导未来汽车设计与制造的战略思想40
第四章系统研制的主要阶段和管理方法42
第一节系统研制的主要阶段42
第二节系统研制的管理方法45
第三节新车型开发工作体系49
第二篇汽车技术法规、预测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55
第一章汽车的技术法规体系55
第一节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特征56
第二节世界三大汽车技术法规体系的比较59
第三节汽车技术法规的基本内容61
第四节技术法规对促进汽车技术进步的影响78
第五节汽车产品认证制度的建立80
第二章汽车的预测方法体系86
第一节市场预测方法86
第二节技术预测方法104
第三节成本预测方法118
第一节汽车的评价指标系统设计122
第三章汽车的评价指标体系122
第二节轿车的评价指标体系123
第三节载货汽车的评价指标体系129
第四节越野车辆的评价指标体系137
第三篇汽车系统分析方法166
第一章汽车方案选优中的系统分析方法166
第一节主观判断分析法166
第二节客观选优法173
第三节层次分析法(AHP)184
第二章汽车总成选型中的价值分析与动态分析194
第一节价值分析在汽车行走机构选择中的应用194
第二节动力装置选型中的价值分析与动态分析199
第三节传动系统选型中的价值分析与预测分析207
第三章汽车底盘中采用新技术的系统分析212
第一节主动悬架系统分析212
第二节四轮转向系统(4WS)分析218
第三节四轮驱动(4WD)系统分析225
第四节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分析231
第五节牵引控制系统(ASR)分析238
第四章模糊数学在汽车销售分析中的应用245
第一节模糊数学的一般概念245
第二节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247
第三节模糊关系方程在汽车销售分析中应用实例249
第四篇汽车系统设计基础254
第一章整车系统设计原则254
第一节整车系统设计的内容和特点254
第二节汽车总体设计中的辩证关系256
第三节汽车总体设计参数选择原则258
第二章车身系统设计概论270
第一节车身系统设计的内容270
第二节轿车车身总布置的原则271
第三节 汽车外形造型的艺术规律与色彩设计277
第四节轿车车身轻量化、空气动力性和287
安全性的系统设计概述287
第一节外饰系统设计293
第三章部件系统设计原理293
第二节内饰系统设计298
第三节环境控制系统设计301
第四节发动机管理系统设计317
第五节汽车其它控制系统设计328
第四章计算机辅助技术在汽车系统设计中的应用332
第一节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的应用332
第二节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应用338
第三节 计算机辅助试验(CAT)的应用341
第四节工厂自动化(FA)的现状344
第五节计算机辅助技术的新发展345
第五篇汽车系统管理技术349
第一章汽车产品开发系统管理原则349
第一节汽车产品开发系统的特性349
第二节汽车产品开发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352
第三节汽车企业系统管理的新策略356
第一节实施目标成本控制361
第二章汽车产品开发系统管理方法361
第二节推行全面质量管理365
第三节优化销售服务体系370
第四节发挥信息反馈作用377
第五节加强产品开发研究380
第三章汽车生产方式优化382
第一节精益生产方式382
第二节同时工程396
第三节标准件组装法398
第四节未来的汽车生产方式403
第四章汽车企业系统管理的组织结构405
第一节建立企业系统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405
第二节通用公司的技术中心408
第三节克莱斯勒公司的多功能“攻坚队”410
第四节 日本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组织结构412
第五节福特公司的汽车部件集团414
第六篇发展汽车工业和汽车运输业的系统工程416
第一章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系统工程416
第一节搞清问题418
第二节选择评价指标424
第三节确定系统目标431
第四节系统综合与分析(发展模式探讨)434
第五节系统选择(结构最优化)441
第六节决策448
第七节实施448
第二章轿车进入家庭的系统分析451
第一节轿车进入家庭是必然趋势451
第二节轿车进入家庭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453
第三节发展家庭轿车制约因素的分析454
第四节轿车进入家庭之路457
第五节家庭轿车选型460
第六节家用轿车市场前景预测469
第七节发展家庭轿车的政策措施474
第三章汽车运输系统的优化477
第一节汽车工业发展与运输结构的关系477
第二节汽车运输的优势479
第三节公路运输系统三要素及其优化482
第四节改善和优化城市交通系统492
第七篇人—汽车—环境系统分析与控制501
第一章人、汽车、环境三要素分析501
第一节汽车与环境污染501
第二节环境与未来能源505
第三节代用燃料与汽车509
第四节人、汽车、环境与交通事故527
第一节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发展534
第二章汽车综合控制534
第二节动力传动系统的综合控制539
第三节底盘的综合控制系统543
第四节以电控4WD为核心的车辆综合控制551
第三章智能汽车公路系统559
第一节智能驾驶辅助系统560
第二节智能公路体系566
第三节汽车导航系统573
参考文献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