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冀东民歌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冀东民歌研究
  • 刘荣德,李殿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710302082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2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54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冀东民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二章 题材——心声流露,内容丰富9

第一节 反映生产劳动题材的民歌9

一、在劳动生产中直接演唱的民歌9

二、歌唱劳动生活的民歌12

第二节 反映社会斗争题材的民歌16

第三节 反映爱情婚姻题材的民歌20

第四节 反映日常生活题材的民歌25

第五节 反映风俗习惯的民歌28

第六节 以传授知识技能为题材的民歌34

第七节 以故事传说为题材的民歌38

第三章 体裁——伴随生活,形式多样42

第一节 号子43

一、渔民号子44

二、搬运号子56

三、打夯号子57

四、开山号子59

第二节 叫卖调62

第三节 秧歌调64

第四节 山歌68

第五节 小调73

第四章 旋律——回旋萦绕,宛转流畅90

第一节 冀东民歌的音调来源90

一、音乐语言是生活语言的美化、升华91

二、字调、语调对音调的影响91

第二节 民歌旋律的发展方法95

一、重复法96

二、扩展法99

三、压缩法99

四、移位法100

五、逆行法101

六、倒影法101

七、基本乐汇贯穿法102

第三节 民歌旋律进行的式样103

一、平直进行104

二、向上进行104

三、向下进行104

四、弧形进行105

一、共同音衔接法106

第四节 民歌旋律的衔接106

五、曲折进行106

二、级进音衔接法107

三、跳音衔接法108

四、加花衔接法108

五、咬尾衔接法109

第五节 冀东民歌的旋律特点110

一、中起高抛低落的旋律线条110

二、娓婉华丽的大拖腔112

三、丰姿多彩的衬字、衬句113

四、重复主题的开头和回旋萦绕的结尾120

五、上挑下滑的润腔装饰123

六、起伏跌宕的跳跃进行126

七、经常使用的音组128

第一节 冀东民歌音阶的形成与发展138

第五章 调式——变化多端,色彩斑斓138

第二节 冀东民歌的调式种类147

第三节 冀东民歌巩固调式的手法149

一、连续重复主音巩固调式的手法149

二、用功能音支撑巩固调式的手法154

三、用色彩音环绕巩固调式的手法158

第四节 冀东民歌的调式色彩159

一 、宫调式民歌色彩释例160

二、徵调式民歌色彩释例161

三、商调式民歌色彩释例163

四、羽调式民歌色彩释例165

五、角调式民歌色彩释例167

一、调式的意外收束169

第五节 冀东民歌的调式交替与转调169

二、调交织172

三、离调174

四、同主音转调175

五、同宫系统的调式交替176

六、不同宫系统的调式交替178

第六章 曲体——样式齐全,结构完整187

第一节 一段体187

一、一句结构的乐段187

二、二句结构的乐段188

三、三句结构的乐段190

四、四句结构的乐段194

五、多乐句结构的乐段204

一、扩充重复式二段体210

第二节 二段体210

二、变奏式二段体213

三、对比式二段体214

第三节 多段体216

一、正反合式三段体216

二、对应式多段体220

三、循环式多段体224

四、变奏式多段体225

五、叠奏式多段体226

第四节 板腔体229

第五节 套曲体239

一、夯歌套曲239

二、渔歌套曲240

第一节 冀东民歌的家族241

第七章 衍变——不断加工,流传变异241

一、莲花落家族242

二、秧歌调家族242

三、放风筝家族243

四、合钵家族244

五、妈妈娘好糊涂家族244

六、孟姜女家族244

七、梁山伯家族245

八、绣耳包家族245

九、拣棉花家族245

十、货郎标家族246

十一、姑娘打秋千家族246

十二、戏鹦鹉家族246

第二节 民歌的创作方式247

一、从《妈妈娘好糊涂》到《磨洋工》248

二、从秧歌调到《跑关东》、《画扇面》249

三、从《孟姜女哭长城》到《送郎君》和《美女思情》251

第三节 民歌衍变的几种手法253

一、旋律的更新253

二、节 奏的改变268

三、音阶、调式的变换273

四、曲体的变动284

第四节 民歌的交流与比较297

一、冀东民歌与东北民歌的比较298

二、冀东民歌与山东民歌的比较306

三、冀东秧歌调与山西、陕西、内蒙古的《打连成》311

四、冀东民歌《老八谱》与冀东唢呐曲《老八板》、弦索十三套《八板》313

一、姿势与歌唱的关系319

第八章 演唱——总结唱法,弘扬传统319

第一节 演唱的姿势319

二、歌唱的姿势320

第二节 歌唱的气息322

一、气息与歌唱的关系322

二、歌唱的呼吸方法323

三、几种气口的运用326

四、气息运用要从内容出发330

第三节 咬字与吐字330

一、五音331

二、五音练习曲与绕口令333

三、四呼335

四、收声336

五、四声337

七、分韵339

六、交待339

第四节 发声、共鸣与练噪340

一、歌声是怎样来的340

二、民族唱法的特点341

三、优美的歌声来自共鸣343

四、怎样进行嗓音训练344

第五节 风格与润腔354

一、各种演唱风格的形式354

二、不同体裁民歌的不同演唱风格355

三、丰富多彩的润腔方法356

一、五体皆表口中词364

二、口唱心也唱364

第六节 表演与处理364

三、弄假成真365

四、留余地不妄动365

五、处理好几个关系366

六、着眼全局、统筹安排366

第七节 不良声音的纠正及噪音保护367

一、不良声音的纠正368

二、噪音的保护369

第九章 创作——继承借鉴,发展创新372

第一节 稍加整理,原样传唱372

第二节 把握风格,填词传唱373

第三节 改编利用,变旧成新375

一、保留精华,重新结构376

二、以原有音乐材料为基础加以引伸发展379

三、以原有音乐材料为基础加以变化展开381

四、以原有音乐材料为基础改变节 奏加以自由发挥386

五、把民歌精华有机地镶嵌到创作歌曲中去389

六、利用一个精彩的音乐主题重新创作391

七、以某音乐材料为基础改编成多声部歌曲395

第四节 运用素材,谱写新歌411

一、从民歌的开头部分提炼一个音乐主题去发展创作411

二、从民间的中间部分提炼一个音乐主题去发展创作413

三、从民歌的终止部分找出规律去模拟创作420

四、抓住典型旋法贯穿全曲去发展创作422

五、抓住有特色的跳进音程去发展创作425

六、综合几种音调去发展创作428

七、运用当地戏曲音调去发展创作432

八、运用当地说唱音调去发展创作434

九、运用当地器乐曲音调去发展创作437

十、提炼、设计一个音调去发展创作440

附录一 冀东民歌演唱家简介449

著名冀东民歌演唱家——曹玉俭449

冀东民歌演唱家——刘荣德460

附录二 冀东民歌精选463

拣棉花463

拣棉花466

划拳歌467

小小门楼467

万年愁468

住锅伙469

叫五更470

盼五更473

大实话474

猜花476

卖丝绒478

大四景479

绣灯笼482

绣风绫483

绣耳包484

绣兜兜486

绣镜帘487

丢戒指488

守边关489

戏鹦鹉490

蒲莲车493

思夫495

寡妇哭五更496

茉莉花499

梁山伯503

逛赐儿山505

张生游寺509

游南关511

插桑枝514

农家四季歌515

赶集517

赤子情517

放风筝518

逛北京519

闹元宵521

后记52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