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通信与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据通信与网络
  • (美)BehrouzA.Forouzan著;吴时霖,周正康,吴永辉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7111075846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45页
  • 文件大小:112MB
  • 文件页数:773页
  • 主题词:数据通信(学科: 计算机通信网) 数据通信 计算机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据通信与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为什么要研究数据通信1

1.2 数据通信2

1.3 网络3

1.3.1 分布式处理3

1.3.2 网络指标4

1.3.3 应用5

1.4 协议和标准5

1.4.1 协议5

1.4.2 标准6

1.5 标准化组织7

1.5.1 标准化委员会7

1.5.2 论坛9

1.5.3 管理机构9

1.6 本书结构10

1.7 关键词与概念10

1.8 小结10

习题集11

第2章 基本概念15

2.1 线路配置15

2.1.1 点到点连接15

2.1.2 多点连接15

2.2 拓扑结构16

2.2.1 网状拓扑17

2.2.2 星型拓扑18

2.2.3 树型拓扑18

2.2.4 总线拓扑19

2.2.5 环型拓扑20

2.2.6 混合型拓扑21

2.3 传输模式21

2.3.1 单工模式21

2.3.2 半双工模式22

2.3.3 全双工模式22

2.4 网络类型22

2.4.1 局域网22

2.4.2 城域网23

2.4.3 广域网24

2.5 网际互连24

2.6 关键词与概念25

2.7 小结25

习题集26

第3章 OSI模型32

3.1 模型32

3.2 各层功能35

3.2.1 物理层35

3.2.2 数据链路层35

3.2.3 网络层37

3.2.4 传输层37

3.2.5 会话层39

3.2.6 表示层40

3.2.7 应用层41

3.2.8 各层功能小结41

3.3 TCP/IP协议族42

3.4 关键词与概念43

3.5 小结43

习题集44

第4章 信号49

4.1 模拟和数字49

4.1.1 模拟数据与数字数据49

4.1.2 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49

4.2 周期性信号和非周期性信号50

4.2.1 周期性信号50

4.2.2 非周期性信号50

4.3 模拟信号51

4.4 时域和频域54

4.5 复合信号56

4.6 数字信号59

4.7 关键词与概念60

4.8 小结61

习题集62

第5章 编码与调制69

5.1 数字—数字转换69

5.1.1 单极性编码70

5.1.2 极化编码71

5.1.3 双极性编码74

5.2 模拟—数字转换77

5.2.1 脉冲振幅调制78

5.2.2 脉码调制78

5.2.3 采样频率79

5.2.4 每个样本多少位80

5.2.5 比特率81

5.3 数字—模拟转换81

5.3.1 数字—模拟转换内容81

5.3.2 幅移键控83

5.3.3 频移键控84

5.3.4 相移键控86

5.3.5 正交调幅88

5.3.6 比特/波特比较90

5.4 模拟—模拟转换91

5.4.1 调幅91

5.4.2 调频93

5.4.3 调相95

5.5 关键词与概念95

5.6 小结95

习题集97

第6章 数字数据传输:接口和调制解调器107

6.1 数字数据传输107

6.1.1 并行传输107

6.1.2 串行传输108

6.2 DTE—DCE接口110

6.2.1 数据终端设备110

6.2.2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111

6.2.3 标准111

6.2.4 EIA-232接口112

6.3 其他接口标准117

6.3.1 EIA-449118

6.3.2 EIA-530121

6.3.3 X.21121

6.4 调制解调器122

6.4.1 传输速率123

6.4.2 调制解调器标准126

6.5 56K调制解调器131

6.5.1 传统调制解调器131

6.5.2 56K调制解调器132

6.5.3 为什么仅是56 Kbps133

6.6 电缆调制解调器133

6.7 关键词与概念134

6.8 小结135

习题集136

第7章 传输介质145

7.1 有向介质145

7.1.1 双绞线电缆145

7.1.2 同轴电缆148

7.1.3 光纤150

7.2 无向介质155

7.2.1 无线电波段分配155

7.2.2 无线电波的传播155

7.2.3 地面微波158

7.2.4 卫星通信159

7.2.5 蜂窝电话161

7.3 传输减损163

7.3.1 衰减163

7.3.2 失真164

7.3.3 噪声164

7.4 性能165

7.4.1 吞吐量165

7.4.2 传播速度165

7.4.3 传播时间165

7.5 波长166

7.6 香农容量166

7.7 介质比较166

7.8 关键词与概念168

7.9 小结168

习题集170

第8章 复用179

8.1 多合一/一分多179

8.2 频分复用180

8.3 波分复用181

8.4 时分复用183

8.5 复用技术应用:电话系统189

8.5.1 公用通信公司的业务及分级结构189

8.5.2 模拟业务190

8.5.3 数字业务192

8.6 数字用户线196

8.6.1 非对称数字用户线197

8.6.2 速率自适应非对称数字用户线198

8.6.3 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198

8.6.4 对称数字用户线198

8.6.5 甚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线198

8.7 光纤到楼群199

8.7.1 电话网络中的FTTC199

8.7.2 有线电视网络中的FTTC199

8.8 关键词与概念200

8.9 小结200

习题集201

第9章 检错与纠错211

9.1 差错类型211

9.1.1 单比特差错211

9.1.2 突发差错211

9.2 检错212

9.3 垂直冗余校验213

9.4 纵向冗余校验215

9.5 循环冗余校验216

9.6 校验和219

9.7 纠错221

9.7.1 单比特纠错221

9.7.2 海明码222

9.7.3 突发差错纠正225

9.8 关键词与概念225

9.9 小结226

习题集226

第10章 数据链路控制232

10.1 线路规程232

10.1.1 询问/确认233

10.1.2 轮询/选择234

10.2 流量控制236

10.2.1 停止等待237

10.2.2 滑动窗口238

10.3 差错控制240

10.3.1 自动重复请求240

10.3.2 停等自动重复请求241

10.3.3 滑动窗口自动重复请求243

10.4 关键词与概念247

10.5 小结248

习题集249

第11章 数据链路协议255

11.1 异步协议255

11.1.1 XMODEM协议256

11.1.2 YMODEM协议256

11.1.3 ZMODEM协议256

11.1.4 阻塞异步传输协议256

11.1.5 Kermit协议257

11.2 同步协议257

11.3 面向字符的协议257

11.3.1 二进制同步通信258

11.3.2 BSC帧258

11.3.3 数据透明性261

11.4 面向比特的协议262

11.4.1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263

11.4.2 帧265

11.4.3 关于帧的其他内容270

11.4.4 实例274

11.5 链路访问过程277

11.5.1 平衡式链路访问规程277

11.5.2 D信道链路访问规程277

11.5.3 调制解调器链路访问规程277

11.6 关键词与概念277

11.7 小结278

习题集279

第12章 局域网285

12.1 802项目285

12.1.1 IEEE 802.1286

12.1.2 LLC286

12.1.3 MAC286

12.1.4 协议数据单元287

12.2 以太网287

12.2.1 访问方式:CSMA/CD288

12.2.2 寻址289

12.2.3 电气规范289

12.2.4 帧格式289

12.2.5 实现290

12.3 其他以太网294

12.3.1 交换以太网294

12.3.2 快速以太网295

12.3.3 千兆以太网297

12.4 令牌总线298

12.5 令牌环网298

12.5.1 访问方式:令牌传递298

12.5.2 寻址300

12.5.3 电气规范300

12.5.4 帧格式300

12.5.5 实现302

12.6 FDDI304

12.6.1 访问方式:令牌传递304

12.6.2 寻址306

12.6.3 电气规范306

12.6.4 帧格式307

12.6.5 实现:物理介质依赖层308

12.7 比较310

12.8 关键词与概念310

12.9 小结311

习题集312

第13章 城域网319

13.1 IEEE 802.6319

13.1.1 访问方式:双总线319

13.1.2 分布式队列321

13.1.3 环配置323

13.1.4 操作:DQDB层323

13.1.5 实现325

13.2 SMDS325

13.2.1 SMDS的结构326

13.2.2 特性327

13.3 关键词与概念328

13.4 小结328

习题集328

第14章 交换333

14.1 电路交换333

14.1.1 空分交换机335

14.1.2 时分交换机337

14.1.3 TDM总线338

14.1.4 时分和空分交换的结合339

14.1.5 公共交换电话网339

14.2 包交换341

14.2.1 数据报方法342

14.2.2 虚电路方法342

14.2.3 电路交换连接与虚电路连接344

14.3 报文交换345

14.4 关键词与概念346

14.5 小结346

习题集347

第15章 点到点协议352

15.1 变迁状态352

15.2 PPP层次353

15.2.1 物理层353

15.2.2 数据链路层353

15.3 链路控制协议354

15.3.1 LCP包354

15.3.2 选项355

15.4 认证355

15.4.1 PAP356

15.4.2 CHAP356

15.5 网络控制协议358

15.5.1 IPCP358

15.5.2 其他协议358

15.6 实例358

15.7 关键词与概念359

15.8 小结360

习题集360

第16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364

16.1 服务364

16.1.1 载体服务364

16.1.2 远程服务364

16.1.3 附加服务365

16.2 历史365

16.2.1 通过模拟网络的语音通信365

16.2.2 通过模拟网络的语音和数据通信365

16.2.3 提供给用户的模拟和数字服务365

16.2.4 综合数字网366

16.2.5 综合业务数字网366

16.3 用户到ISDN的访问367

16.3.1 B信道367

16.3.2 D信道367

16.3.3 H信道368

16.3.4 用户接口368

16.3.5 功能组369

16.3.6 参考点371

16.4 ISDN的层次371

16.4.1 物理层372

16.4.2 数据链路层376

16.4.3 网络层377

16.5 宽带ISDN380

16.5.1 服务381

16.5.2 物理规范382

16.6 ISDN的未来382

16.7 关键词与概念383

16.8 小结383

习题集385

第17章 X.25391

17.1 X.25的层次391

17.1.1 物理层392

17.1.2 帧层392

17.1.3 包层393

17.1.4 PLP包395

17.2 与X.25有关的其他协议399

17.2.1 X.121协议399

17.2.2 3X协议399

17.3 关键词与概念400

17.4 小结400

习题集400

第18章 帧中继405

18.1 引言405

18.1.1 优点407

18.1.2 缺点407

18.1.3 帧中继的任务408

18.2 帧中继的操作408

18.2.1 虚电路408

18.2.2 网络内部的DLCI410

18.2.3 交换机410

18.3 帧中继的层次411

18.3.1 物理层411

18.3.2 数据链路层412

18.4 拥塞控制412

18.4.1 拥塞回避413

18.4.2丢弃414

18.5 漏桶算法414

18.6 通信量控制416

18.6.1 访问速率416

18.6.2 提交突发业务量417

18.6.3 提交信息速率417

18.6.4 超额突发业务量417

18.6.5 用户速率417

18.7 其他性质417

18.7.1 扩展地址418

18.7.2 FRAD418

18.7.3 VOFR418

18.7.4 LMI419

18.8 关键词与概念419

18.9 小结419

习题集420

第19章 ATM426

19.1 设计目标426

19.1.1 包网络426

19.1.2 混合网络通信427

19.1.3 信元网络427

19.1.4 异步TDM428

19.2 ATM的结构428

19.2.1 虚连接429

19.2.2 标识符430

19.2.3 信元430

19.2.4 连接建立与释放430

19.3 交换431

19.3.1 VP交换431

19.3.2 VPC交换432

19.4 交换结构433

19.4.1 纵横制交换机433

19.4.2 顶出交换机433

19.4.3 榕树交换机434

19.4.4 Batcher榕树交换机435

19.5 ATM的层次435

19.5.1 应用适配层436

19.5.2 ATM层441

19.5.3 物理层443

19.6 服务类443

19.6.1 服务质量444

19.6.2 通信量描述符445

19.7 ATM应用445

19.7.1 ATM WAN445

19.7.2 ATM LAN445

19.8 关键词与概念447

19.9 小结448

习题集449

第20章 SONET/SDH457

20.1 同步传输信号457

20.2 物理配置458

20.2.1 SONET设备458

20.2.2 段、线路和通路459

20.3 SONET的层次459

20.3.1 纤维光学层460

20.3.2 段层460

20.3.3 线路层460

20.3.4 通路层460

20.3.5 设备与层之间的关系460

20.4 SONET的帧461

20.4.1 帧格式461

20.4.2 段开销462

20.4.3 线路开销463

20.4.4 通路开销464

20.4.5 虚拟辅助站465

20.4.6 VT的类型465

20.5 复用STS帧466

20.6 应用467

20.7 关键词与概念467

20.8 小结467

习题集468

第21章 网络和网际互连设备473

21.1 中继器474

21.2 网桥475

21.2.1 网桥类型476

21.2.2 连接不同LAN的网桥478

21.3 路由器478

21.4 网关481

21.5 其他设备482

21.5.1 多协议路由器482

21.5.2 桥路器483

21.5.3 交换机484

21.5.4 路由交换机484

21.6 路由算法484

21.7 距离向量路由484

21.7.1 信息共享485

21.7.2 路由表485

21.8 链路状态路由488

21.8.1 信息共享488

21.8.2 Dijkstra算法491

21.9 关键词与概念493

21.10 小结494

习题集494

第22章 传输层501

22.1 传输层的职责501

22.1.1 端到端的传递502

22.1.2 寻址502

22.1.3 可靠传递503

22.1.4 流量控制505

22.1.5 复用507

22.2 连接507

22.2.1 连接建立508

22.2.2 连接终止508

22.3 OSI传输协议508

22.3.1 传输类509

22.3.2 传输协议数据单元509

22.3.3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510

22.4 关键词与概念511

22.5 小结511

习题集512

第23章 OSI高层516

23.1 会话层516

23.1.1 会话层和传输层的交互517

23.1.2 同步点518

23.1.3 会话协议数据单元518

23.2 表示层519

23.2.1 翻译519

23.2.2 加密/解密520

23.2.3 认证528

23.2.4 数据压缩528

23.3 应用层530

23.3.1 报文处理系统530

23.3.2 文件的传输、访问和管理531

23.3.3 虚拟终端532

23.3.4 目录服务533

23.3.5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534

23.4 关键词与概念535

23.5 小结536

习题集537

第24章 TCP/IP协议族:第一部分543

24.1 TCP/IP综述543

24.1.1 TCP/IP和因特网543

24.1.2 TCP/IP和OSI544

24.1.3 封装544

24.2 网络层544

24.3 寻址546

24.3.1 类547

24.3.2 点分十进制表示法548

24.3.3 具有多个地址的节点550

24.3.4 一个因特网实例550

24.4 子网550

24.4.1 三层结构552

24.4.2 掩码552

24.4.3 寻找子网地址553

24.5 网络层的其他协议554

24.5.1 地址解析协议554

24.5.2 逆地址解析协议554

24.5.3 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555

24.5.4 因特网组报文协议555

24.6 传输层556

24.6.1 用户数据报协议556

24.6.2 传输控制协议557

24.7 关键词与概念559

24.8 小结559

习题集560

第25章 TCP/IP协议族:第二部分,应用层568

25.1 客户服务器模型568

25.1.1 客户569

25.1.2 服务器569

25.2 BOOTP和DHCP569

25.2.1 引导程序协议569

25.2.2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569

25.3 域名系统570

25.4 TELNET572

25.5 文件传输协议574

25.6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575

25.7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575

25.7.1 用户代理576

25.7.2 寻址576

25.7.3 邮件传输代理577

25.7.4 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577

25.7.5 邮局协议578

25.8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579

25.8.1 概念579

25.8.2 管理信息结构580

25.8.3 管理信息库580

25.8.4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580

25.9 超文本传输协议581

25.9.1 HTTP事务582

25.9.2 报文582

25.9.3 请求报文582

25.9.4 响应报文582

25.9.5 统一资源定位符582

25.10 万维网584

25.10.1 超文本和超媒体584

25.10.2 浏览器体系结构585

25.10.3 静态文档585

25.10.4 HTML585

25.10.5 动态文档587

25.10.6 公共网关接口588

25.10.7 活动文档588

25.10.8 Java589

25.11 关键词与概念589

25.12 小结590

习题集591

附录A ASCII编码599

附录B 数制系统和变换602

附录C 二进制数的表示608

附录D 傅立叶分析614

附录E 差错检测的硬件设备617

附录F 霍夫曼编码622

附录G LZW压缩方法627

附录H 下一代TCP/IP协议族:IPv6和ICMPv6633

附录I 生成树643

参考文献647

术语649

索引68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