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诊断模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诊断模式](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356384.jpg)
- 华逢涛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0819267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床诊断模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临床诊断模式的本质及分类1
第一节 临床诊断模式的本质2
一、有关临床诊断的问题2
二、临床诊断模式9
三、临床诊断模式的特点16
四、临床诊断模式的功能20
第二节 临床诊断模式的分类24
一、信息处理诊断模式25
二、临床会诊诊断模式26
三、逻辑推理诊断模式27
四、学科诊断模式27
五、其它诊断模式28
第二章 临床诊断模式与优化的临床诊断30
第一节 临床诊断过程的优化30
一、诊断目标优化32
二、诊断线索优化32
三、诊断方法优化32
四、诊断假说优化33
第二节 临床诊断假说的优化35
一、什么是优化的诊断假说35
二、诊断假说的择优原则40
三、诊断假说的核检——优化程序42
第三节 诊断模式与优化诊断44
一、优化45
二、辨证优化45
第三章 信息处理诊断模式49
第一节 IDM-Ⅰ诊断模式50
第二节 IDM-Ⅱ诊断模式53
第三节 IDM-Ⅲ诊断模式55
第四节 IDM-Ⅳ诊断模式59
第五节 IDM-Ⅴ诊断模式61
第六节 IDM-Ⅵ诊断模式63
第七节 IDM-Ⅶ诊断模式64
第八节 信息处理诊断模式的几点说明66
第四章 临床会诊诊断模式68
第一节 科学决策理论简介69
第二节 “Delphi”会诊模式72
第三节 列名小组诊断模式74
第四节 头脑风暴诊断模式77
第五节 提喻诊断模式78
第五章 逻辑推理诊断模式81
第一节 推理是获得诊断结论的中介81
第二节 演绎推理诊断模式84
一、直接推理诊断模式85
二、三段论诊断模式87
三、联言推理诊断模式94
四、选言推理诊断模式95
五、假言推理诊断模式99
第三节 归纳推理诊断模式101
一、什么是归纳推理101
二、完全归纳推理论断模式104
三、不完全归纳推理诊断模式105
四、寻因求果诊断模式110
第四节 类比推理诊断模式116
一、什么是类比推理116
二、类比推理在诊断中的作用123
三、运用类比推理应注意的问题124
第六章 学科诊断模式125
第一节 西医诊断模式125
第二节 中医诊断模式129
一、疾病征象捕获130
二、符号映象加工131
三、症状概念的整合132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133
一、辨证与辨病的临床诊治上的结合135
二、宏观辨证辨病诊断,微观分析137
第四节 影象诊断模式141
第五节 病理诊断模式145
一、纵向剖析法147
二、对号入座法147
第六节 内窥镜诊断模式149
一、内镜的诊断过程要皈依形象思维的理性认识过程152
二、内镜的诊断符合形象思维的认识规律154
第七节 儿科诊断模式155
第八节 护理诊断模式159
第九节 心电图诊断模式162
一、了解临床病情163
二、明确主要心律164
三、P波是诊断关键164
四、QRS波分析167
第十节 实验诊断模式169
一、临床检验结果是确立诊断的主要依据170
二、临床检验可估计病情的变化172
三、临床检验结果还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173
第七章 其它诊断模式174
第一节 “横向列举”诊断模式174
第二节 “纵向剖析”诊断模式178
第三节 “对号入座”诊断模式181
第四节 “经验再现”诊断模式185
第五节 “一锤定音”诊断模式189
第六节 “一票否决”诊断模式193
第七节 疑难少见病诊断模式196
一、要有广博的背景知识作后盾197
二、少见与多见是相对的198
三、既要克服知识的局限性,又要克服思维的局限性198
四、要经过思维的反复过程199
五、要发挥群体思维优势200
六、“蹄声不是斑马”200
第八节 综合征诊断模式200
第九节 非典型性疾病诊断模式204
第一节 选择诊断模式的基本依据209
第八章 诊断模式的选择与应用209
一、依据诊断线索选择诊断模式210
二、依据临床医师的认知结构选择诊断模式212
第二节 临床诊断模式的应用与临床医师的创造性213
一、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正确理解和把握诊断模式的精髓214
二、临床诊断模式的应用与临床医师诊断创造性的发挥216
三、在临床实践中创造性地完善和发展诊断模式217
第三节 临床诊断模式的操作与调控218
一、提高认识能力,改善认知结构218
四、改善工作环境220
三、优化诊断过程220
二、重视情感培养220
第四节 临床诊断模式的运用与反馈221
一、反馈的类型222
二、获取反馈信息222
第九章 诊断模式与临床误诊224
第一节 临床误诊的原因225
一、临床误诊的哲学原因225
二、临床误诊的心理原因232
三、临床误诊的认识论原因236
一、人的错误与医生误诊是否相同239
第二节 临床医师对误诊应有的态度239
二、误诊是否是临床诊断的失败240
三、误诊是否是一种临床“正常”现象242
四、误诊是否是临床医生一手造成的243
第三节 误诊的发生与诊断模式的应用244
一、临床诊断模式的应用必然地会影响误诊率的高低244
二、临床诊断模式的成功运用为研究临床误诊提供了一种方法245
三、医学诊断模式的成功运用必然地促使临床医师对初步假说进行反思246
第一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临床诊断思维248
第十章 临床诊断模式与临床诊法研究248
第二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协同学理论255
第三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耗散结构理论262
第四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诊断指标的系统化267
第五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计量诊断271
一、多元分析法272
二、数学模型与模拟方法273
三、人工智能技术274
第六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高诊断技术的应用275
第七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诊断专家系统279
第八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医学色彩284
第九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系统能观性288
第十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医患信息交流293
第十一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联想298
第十二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反思301
第十三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黑箱方法305
第十四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概率逻辑308
第十五节 临床诊断模式与因果律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