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崔永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 ISBN:750352616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数字图书馆理论与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关于数字图书馆的几个基本问题 叶成林 崔永琳 刘燕飞1
1.1 数字图书馆的理论模型1
1.1.1 理论史考察1
1.1.2 什么是数字图书馆3
1.1.3 数字图书馆的结构模型6
1.1.4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特征11
1.1.5 数字图书馆的社会功能13
1.1.6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前景16
1.2 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意义19
1.2.1 数字图书馆建设史考察19
1.2.2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一般社会意义23
1.2.3 在中国建设数字图书馆的社会意义24
1.3 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技术25
1.3.1 数字信息采集技术26
1.3.2 数字信息组织技术27
1.3.3 数字信息服务技术29
1.3.4 数字信息发布技术32
1.4 数字信息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核心34
1.4.1 数据库是数字信息资源的基本组织方式34
1.4.2 数据库的基本类型和发展趋势34
1.4.3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的原则36
1.4.4 数据库建设的基本过程与质量控制38
1.5.1 数字图书馆的网站建设40
1.4.5 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中的社会协调40
1.5 数字图书馆的网站建设40
1.5.2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设计思路41
1.5.3 数字图书馆的网上信息服务44
1.5.4 数字图书馆网站的维护46
1.6 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社会环境47
1.6.1 财政支持47
1.6.2 社会法律环境50
1.6.3 社会政治环境55
1.6.4 社会文化环境56
1.7 数字图书馆的评估57
1.6.5 科学技术环境57
1.7.1 评估目标描述58
1.7.2 评估原则描述58
1.7.3 评估内容与指标58
1.7.4 评估方法与手段61
1.7.5 评估活动的组织与程序62
1.8 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战略62
1.8.1 为何要制定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战略63
1.8.2 制定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的依据63
1.8.3 确立中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战略目标65
1.8.4 实现战略目标的方针、重点、步骤和措施67
2.1.2 图书馆变革与发展的时代73
2.1.1 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73
二、党校系统建设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 张文玲 崔永琳73
2.1 二十一世纪:图书馆变革与发展的时代73
2.1.3 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74
2.2 建设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的重要意义75
2.3 建设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的可行性分析78
2.3.1 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其提供了基础保证78
2.3.2 国家863计划等取得的技术成果为其提供了技术保证79
2.3.3 国内外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为其提供了可吸取的经验80
2.3.4 全国党校的学工人员是其稳定的用户群体81
2.3.5 全国党校系统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为其准备了充分条件82
2.4 党校系统图书馆如何实现转型85
2.4.3 集中系统的力量形成合力86
2.4.4 全员培训提高素质改变作风86
2.4.2 以党校教学科研和干部教育需求为中心搞好发展规划86
2.4.1 认清形势增强与时俱进的紧迫感积极行动起来86
2.4.5 把工作重点放在数据库建设上87
2.4.6 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87
三、数字图书馆的技术功能设计 邓新民 杜显怡 郭晓都 等89
3.1 数字文献90
3.1.1 数字文献的种类90
3.1.2 数字文献的特点92
3.2 鉴定95
3.2.1 数字文献鉴定的特点96
3.2.2 数字文献鉴定的内容97
3.3.1 数字文献归档的范围99
3.3 归档99
3.3.2 数字文献归档的方式100
3.3.3 数字文献归档的质量要求100
3.4 组织102
3.4.1 著录102
3.4.2 标引105
3.4.3 元数据106
3.4.4 网络检索108
3.4.5 编研111
3.5 维护112
3.5.1 数字文献维护的特点112
3.5.2 载体的保护114
3.5.3 信息的保护115
四、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方案 程学旗 陈锦华 叶成林123
4.1 概述123
4.1.1 本方案的目标和总的原则123
4.1.2 全国党校数字图书馆系统设计主要内容124
4.2 网络体系结构124
4.2.1 网络系统建设的基本原则124
4.2.2 分层网络拓扑结构125
4.2.3 一体化网络安全设计方案125
4.3 硬件配置的性能要求131
4.3.1 确定硬件配置性能的依据131
4.3.2 服务器选型的基本原则131
4.4.1 一体化分布式系统平台设计132
4.4 分布式系统平台设计及其关键技术设计132
4.4.2 数字图书馆元数据引擎136
4.4.3 海量数据分布式、异构数据存储138
4.4.4 异构分布式资源、应用的调度与互连互通的标准与技术139
4.4.5 集成与继承网上图书馆业务管理143
4.5 数字资源建设系统设计143
4.5.1 数字资源介绍143
4.5.2 资源加工完整平台以及规范接口144
4.5.3 数据存储与管理规范146
4.5.4 资源加工各类子系统146
4.5.5 资源加工关键技术155
4.6.2 多模式检索服务156
4.6 数字图书馆面向用户的服务系统设计156
4.6.1 资源分类浏览服务156
4.6.3 个性化服务159
4.6.4 版权保护与收费服务161
4.6.5 网络教育168
4.6.6 文化社区服务169
4.7 结束语169
五、关于党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思考 田国良171
5.1 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核心171
5.2 党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172
5.3 党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基本内容173
5.4 党校系统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体系结构175
5.5 数字资源的整合177
5.6 数字资源制作方式178
5.7 其他有关问题179
六、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版权问题与对策 刘俊瑞181
6.1 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保护问题181
6.1.1 作品的数字化问题182
6.1.2 作品在网络环境下的传播问题183
6.1.3 作品的技术保密问题185
6.1.4 作品的权利管理信息问题185
6.2 数字图书馆涉及的版权问题186
6.2.2 数字图书馆涉及的版权问题187
6.2.1 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研究的现状及意义187
6.2.3 国际、国内相关法律对图书馆复制权的规定188
6.3 对党校系统解决数字图书馆版权问题的建议190
6.3.1 作为作品使用者阶段的版权解决办法190
6.3.2 作为作品权利人阶段的版权解决办法195
6.4 数字图书馆版权的技术保护措施200
6.4.1 防火墙技术200
6.4.2 加密技术200
6.4.3 数字水印技术201
6.4.4 安装监控系统201
七、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运营管理机制 魏同悟204
7.1 数字图书馆运营管理机制的涵义204
7.1.1 运营管理机制的涵义204
7.1.3 全国党校系统数字图书馆的运营管理机制的涵义205
7.1.2 图书馆运营管理机制的涵义205
7.2 数字图书馆运营管理的特点206
7.2.1 运营管理对象的数字化206
7.2.2 运营管理方式的网络化207
7.2.3 运营管理活动的虚拟化208
7.2.4 运营管理体制的产业化208
7.2.5 运营管理制度的标准化209
7.3 数字图书馆的运营要素209
7.3.1 数字图书馆的读者需求210
7.3.2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和信息资源212
7.3.3 数字图书馆的组织与人才213
7.3.5 数字图书馆的运营环境214
7.3.4 数字图书馆的运营技术214
7.4 数字图书馆运营过程215
7.5 数字图书馆运营管理机制的主要构成216
7.5.1 知识和信息供求机制217
7.5.2 组织机制223
7.5.3 网络建设与管理机制226
7.5.4 服务经营机制227
7.5.5 社会辐射机制231
7.5.6 环境管理机制231
八、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人才培训 秦虹232
8.1 背景: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加强人才培训的必要性233
8.2 现状:数字图书馆建设中人才培训的紧迫性234
8.3.1 眼前与长远相结合236
8.3 方针:数字图书馆人才培训的指导思想236
8.3.3 重点与一般相结合237
8.3.4 中心与区域相结合237
8.3.5 点与线相结合237
8.4 对象:数字图书馆建设所需人才类型237
8.3.2 普及与提高相结合237
8.4.1 宏观层面的人才238
8.4.2 中观层面的人才238
8.4.3 微观层面的人才238
8.5 内容:改善数字图书馆人才知识结构238
8.5.2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为全面的人文、自然科学素养239
8.5.3 不断更新的信息技术239
8.5.1 敏锐的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239
8.5.4 相关的法律知识240
8.5.5 相关的管理知识和企业运营知识240
8.5.6 用户辅导培训能力240
8.6 方式:数字图书馆人才培训的途径与手段241
8.6.1 正规学历教育241
8.6.2 举办各种专业培训班241
8.6.3 进修、访问241
8.6.4 举办学术讲座、新技术示范交流等活动242
8.6.5 开展科研活动242
8.6.6 开展远程教育242
8.6.7 自学242
8.7 制度:研究数字图书馆人才培训问题获得的启示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