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音论著索引和指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理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3613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5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音论著索引和指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论著索引壹论文索引1
一、按专业内容分类1
(一)普通语音学1
(二)汉语语音和语音学5
(三)声学语音学14
(四)元音、辅音、声母、韵母21
(五)声调和变调25
(六)轻声和重音31
(七)儿化和儿尾35
(八)语调39
(九)语音节律40
(十)音位和音系学43
(十一)民族共同语与普通话48
(十二)国语国音和京语京音56
(十三)方言与普通话语音60
(十四)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65
二、按作者姓名音序分类69
贰著作索引135
百年来宁波音系的演变——附论音变规律的三种方式 徐通锵143
北京官话溯源 林焘143
下篇 论著指要壹论文指要143
北京话的轻声儿化韵 贾采珠144
北京话儿化韵的听辨实验和声学分析 王理嘉贺宁基144
北京话儿化韵的语音分歧 林焘沈炯145
北京话合口呼零声母的语音分歧 沈炯146
北京话和台湾话轻声出现的异同、历史由来和台湾新生代国语的形成 郑良伟146
北京话两字组正常重音的初步实验 林茂灿颜景助孙国华147
北京话轻声的声学性质 林茂灿颜景助147
北京话三字组重音的声学表现 颜景助林茂灿148
北京话声调分布区的知觉研究 林茂灿148
北京话文白异读的形成及消长 靳光瑾149
北京话形态音素学 [美]霍凯特150
北京话韵母的几个问题 王辅世150
北平音系的性质 赵元任151
北平音系十三辙序 魏建功151
北平语调的研究 赵元任152
变异中的时间和语言研究 徐通锵153
词切分的韵律学线索 杨玉芳153
从官话、国语到普通话 林焘153
从声调与乐律的关系提出普通话语调处理的新方法 吴宗济154
从声学语音学的角度对普通话元音音位系统的初步研究 杨顺安155
从协同发音看语音的结合与变化 曹剑芬155
从声学角度看国语三声连调变化的现象 张月琴苏宜青155
“儿化性质”及普通话儿化韵的发展趋势 李延瑞156
儿化韵的特征架构 王志洁156
儿化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王理嘉王海丹157
儿化韵语素音位的讨论 王理嘉157
二十世纪的中国语音学和语音研究 王理嘉158
复合元音指数式动态模型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杨顺安159
关于北京话的语调问题 胡明扬159
关于“非线性”音位学 陆致极160
关于国音的几个问题 罗莘田161
关于卷舌韵的讨论 萧涤尘赵元任白涤洲162
关于普通话双音常用词轻重音的初步考察 殷作炎163
关于区别特征的层级性 陆致极164
国语与北平话 董同龢164
《国语在台湾之演变》评介 廖秋忠165
汉语常用的两种语音构词法 王洪君166
汉语的字调和语调 赵元任166
汉语普通话声调的协同发音 [美]沈晓楠167
汉语普通话语句时长分布的基本格局 曹剑芬168
汉语轻声音节合成规则研究 初敏吕士楠周同春168
汉语音高系统的有声性和区别性 沈炯169
汉语声调与当代音系理论 侍建国169
汉语音节音联感知特性研究 初敏唐涤飞司宏岩田旭青吕士楠孔江平170
汉语语调构造和语调类型 沈炯170
汉语语调群组合规律 吴洁敏171
汉语语句的节律问题 文炼171
汉语语音词的韵律类型 王洪君172
汉语韵律特征和语音教学 林焘172
互补音系学——对一个声学资料库进行标记的理论框架 曹剑芬173
“基本元音系统”问题争论述评 杨清173
计量分析北京音系声调历史演变 陈重瑜174
连读变调与轻重对立 曹剑芬175
句法边界的韵律学表现 杨玉芳175
论儿化 钱曾怡176
论汉语的大音节结构 石毓智177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 冯胜利177
论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游汝杰钱乃荣高钲夏178
论清浊与带音不带音的关系 曹剑芬179
论审音原则 王力179
论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儿系列字的音值和儿音缀的形态音位 李思敬180
论音变与音位结构的关系 [美]薛凤生181
论音位归纳和音变归纳的界限 刘祥柏181
MorrisHalle与生成音系学 王洪君182
评哈忒门和霍凯特对北京语音的分析 宋元嘉183
宁波方言的“鸭”[ε]类词和“儿化”的残迹——从残存现象看语言的发展 徐通锵183
普通话带鼻尾零声母音节中的协同发音 林茂灿颜景助184
普通话单元音分类的生理解释 鲍怀翘184
普通话的轻声与轻重音 林茂灿颜景助185
普通话的韵母结构和元音音位系统 陆致极186
普通话的正音问题 周祖谟187
普通话儿化音节规则合成的初步研究 杨顺安187
普通话辅音不送气/送气区别的实验研究 吴宗济188
普通话和北京话 胡明扬188
普通话轻声音节特性分析 曹剑芬189
普通话卷舌元音的声学模式及感知 孙国华189
普通话三字组变调规律 吴宗济190
普通话音段协同发音研究 陈肖霞191
普通话音位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王理嘉191
普通话与方言 李荣192
普通话语调分析的一种新方法:语句中基本调群单元的移调处理 吴宗济192
普通话语句中的声调变化 吴宗济193
普通话语音的环境音变与双音子和三音子结构 曹剑芬194
普通话语音和北京土音的界限 徐世荣195
普通话韵母应该怎样分类 王洪君195
什么是音系的基本单位 王洪君196
轻声的音位结构与轻声词的标准 陈重瑜196
生成音系学的历程和特点 王嘉龄197
什么是正确的汉语 赵元任197
声调的音系特征 [美]王士元198
声调对声韵母的影响 李如龙199
声调感知问题 林焘王士元199
声母语音特征的变化和声调的起源 徐通锵200
声母韵母的观念和现代的语音分析理论 董同龢201
实现语音数据库科学性的重要环节——篇章断句与连续语音的韵律结构 祖漪清202
试论普通话音位的区别特征 陆致极202
试论轻声和重音 厉为民203
试论普通话语音的“区别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吴宗济203
试论人机对话中的汉语语音学 吴宗济204
试论语音的层次 石锋205
说变异——山西祁县方言音系的特点及其对音变理论研究的启示 徐通锵王洪君205
说平仄 周法高206
说轻声 石汝杰207
四声三问 陈寅恪207
四十年来的普通话语音规范问题 徐世荣208
StephenR.Anderson的《二十世纪音系学》 金顺德209
谈谈语音构造和语音演变的规律 丁声树210
我国语音学与音系学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 史宝辉211
探讨北京话轻音性质的初步实验 林焘211
现代汉语轻音和句法结构的关系 林焘212
现代汉语语音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王力213
心理语言学对语音学的贡献:言语感知与词的感知 [荷]W.D.Marslen-Wilson213
一些与语法有关的北京话轻重音现象 孟琮214
音节在汉语语音辨识上的作用 曾进兴黄国祐郑静宜214
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 赵元任215
音位系统与言语行为研究的语音基础 [苏]L.V.Bondarko216
音系结构的格局和内部拟测法 徐通锵216
音系学和认知学科 王嘉龄217
优选论 王嘉龄218
音系中的变异和内部拟测法 徐通锵218
优选论与汉语的音系 钟荣富219
üan韵母主要元音的音值 王福堂219
语句重音分布模式知觉 杨玉芳220
语音学的一种研究方法 周同春221
语音学和言语工程学 [瑞典]G.Fant221
语音学和音系学的总合 [美]JohnJ.Ohala222
语音学理论 [美]MaryE.Beckman222
语音学与信息技术 张家騄223
语音学与音系学的趋同倾向 王嘉龄224
再论日母的音值,兼论普通话声母表 王力225
元音声学特征的性别差异及正规化——以国语及台湾语为例 黄国祐曾进兴225
中国方言当中爆发音的种类 赵元任226
准动态元音分析方法 张家騄齐士钤吕士楠226
贰著作指要228
北京话初探 胡明扬228
国音学 高元229
国语运动史纲 黎锦熙230
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 冯胜利231
汉语“儿”[?]音史研究 李思敬232
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和层次 王福堂233
汉语非线性音系学 王洪君233
汉语口语语法 赵元任235
汉语语音学 周同春236
普通话的轻声和儿化 鲁允中236
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语音卷 陈章太李行健主编237
生成音系学理论及其应用 包智明侍建国许德宝237
实验语音学概要 吴宗济林茂灿等238
音系学基础 王理嘉239
语言问题 赵元任239
语音常识 董少文241
语音学教程 林焘王理嘉242
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 赵元任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