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物育种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作物育种基础知识
  • 秦泰辰编写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16196·058
  • 出版时间:1981
  • 标注页数:188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2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作物育种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概述1

第一章 作物遗传的细胞学知识1

第一节 细胞的来源1

第二节 细胞、染色体与有丝分裂2

第三节 细胞与减数分裂4

第四节 细胞与作物的繁殖7

第二章 作物遗传的基本规律9

第一节 杂种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9

第二节 分离法则11

第三节 自由组合法则12

第四节 连锁遗传法则17

(一)连锁遗传现象17

(二)连锁遗传与育种的关系18

第五节 数量性状遗传19

(一)数量性状的特征19

(二)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式和多基因解释20

(三)数量性状与育种的关系22

第三章 育种目标23

第一节 现代化农业对作物品种的要求23

(一)高产23

(三)早熟26

(二)稳产26

(五)适应农业机械化28

(四)优质28

第二节 制定育种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29

(一)育种目标要有预见性,要估计到生产发展的前景29

(二)育种目标必须致力于解决品种和当地自然、栽培条件之间的主要矛盾29

(三)育种目标要根据当地条件,落实到品种的具体特征特性上30

(四)育种目标要注意解决好品种的搭配问题30

第一节 研究种质资源的意义32

(一)直接为育种服务32

第四章 种质资源32

(二)防止基因单一化33

第二节 种质资源的类别33

(一)地方品种和栽培品种资源33

(二)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34

(三)野生近缘植物34

第三节 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35

(一)种质资源的收集35

(二)种质资源的保存36

第四节 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38

第一节 选择的理论基础与方法40

(一)选择的理论基础40

第五章 选择与鉴定40

(二)选择的方法43

第二节 鉴定的意义和方法48

(一)鉴定的意义48

(二)鉴定的方法50

第六章 引种54

第一节 作物引种的意义54

第二节 作物引种的基本原理56

(一)不同纬度、海拔与引种的关系56

(二)作物的阶段发育与引种的关系58

(三)作物的生态类型与引种的关系61

(一)水稻引种63

第三节 作物引种的一般规律63

(二)小麦引种64

(三)棉花引种65

(四)大豆引种65

第四节 引种的方法66

(一)品种材料的收集66

(二)种子的检疫工作66

(三)引种的试验研究67

第七章 系统育种68

第一节 系统育种的特点68

(一)作物品种发生变异的原因69

第二节 系统育种的基本原理69

(二)作物的繁殖方式与系统育种70

第三节 系统育种的程序与方法73

(一)选株和株行试验73

(二)鉴定试验76

(三)品种比较试验76

(四)品种区域试验76

第八章 杂交育种77

第一节 亲本选配78

第二节 杂交方式81

(一)单交81

(二)复合杂交82

(三)回交84

第三节 有性杂交技术86

(一)选穗(花)87

(二)去雄87

(三)授粉88

(四)杂交后的管理89

第四节 杂种后代的处理89

(一)系谱法(多次单株选择法)90

(二)混合法92

(二)选种圃95

(一)原始材料圃和亲本圃95

第五节 杂交育种的程序95

第九章 诱变育种97

第一节 诱变育种的意义及其特点97

(一)诱变育种的意义97

(二)诱变育种的特点98

第二节 辐射诱变的方法及其原理99

(一)射线的种类及其特性99

(二)辐射诱变的原理100

(三)辐射处理的方法和剂量100

第三节 诱变材料的选择103

第四节 诱变处理后代的选育104

(一)第一代的种植和选择104

(二)第二代的种植和选择105

(三)第三代及其以后各代的选择106

(四)无性繁殖作物的诱变育种107

第十章 倍性育种108

第一节 单倍体育种108

(一)单倍体植物的特点及其由来108

(二)单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价值109

(三)单倍体育种的方法110

(一)多倍体的由来111

第二节 多倍体育种111

(二)人工诱变多倍体的方法113

(三)多倍体的鉴定115

(四)多倍体在育种上的应用116

第十一章 杂种优势的利用117

第一节 杂种优势利用的意义及其途径117

(一)杂种优势利用的意义117

(二)杂种优势利用的途径118

第二节 杂种优势产生的原因120

(一)显性学说120

(二)杂结合学说121

(二)雄性不育性的类型及其遗传方式122

第三节 利用雄性不育性配制杂交种122

(一)“三系”的概念122

(三)利用三系配制杂交种127

第四节 选配杂交种的原则与制种技术128

(一)选配杂交种的原则128

(二)制种技术130

第十二章 远缘杂交136

第一节 远缘杂交的含义136

第二节 远缘杂交在育种中的价值136

第三节 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原因和克服的方法139

(一)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原因139

(二)克服远缘杂交不易成功的方法140

(一)远缘杂种不孕的原因143

第四节 远缘杂种不孕的原因及其克服的方法143

(二)克服远缘杂种不孕的方法144

第五节 远缘杂交育种时应注意的问题145

第十三章 品种区域化鉴定和品种审定147

第一节 品种区域化鉴定147

(一)区域试验的任务和要点147

(二)生产试验(生产示范)和栽培试验148

第二节 品种审定149

(一)审定机构149

(四)审定程序150

(二)审定任务150

(三)报审品种条件150

(五)品种定名151

(六)品种推广制度151

第十四章 良种繁育和种子检验152

第一节 我国良种繁育的体系152

第二节 品种的混杂退化及其防止方法154

(一)品种混杂退化的现象154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55

(三)防杂保纯和防止退化的方法156

(一)产生原种157

第三节 良种繁育的程序157

(二)繁殖原种159

(三)殖繁大田用种161

第四节 种子检验163

(一)种子纯度的检验163

(二)种子质量的检验164

(三)检验总结166

第十五章 田间试验方法169

第一节 田间试验的任务和要求169

(一)田间试验的任务169

(二)田间试验的要求170

(二)试验误差的来源171

第二节 试验误差的来源及其控制途径171

(一)试验误差的概念171

(三)控制试验误差的途径172

第三节 田间试验技术173

(一)田间试验的设计173

(二)田间试验计划的制订和管理178

第四节 田间试验结果的分析181

(一)田间取样方法181

(二)资料的整理182

(三)试验结果分析1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