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状态 当代城市青年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状态 当代城市青年报告](https://www.shukui.net/cover/64/34336379.jpg)
- 郗杰英主编;刘俊彦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 ISBN:7500634765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63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青年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状态 当代城市青年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变革时代造就城市新青年1
成长环境的六大变化1
独特的“这一代”。1
第一章自主与务实:当代城市青年的价值取向1
一、个人本位还是社会本位1
80年代激越的政治热情已经消退1
他们倾向于世俗的、功利性的、物质性的观念。1
专栏1—1亚洲青年比父辈更具独立精神1
目录1
他们选择世俗,并不等于抛弃理想。20
专栏1—2法国青年人对宗教持怀疑态度20
二、当代城市青年的精神世界20
他们选择物质,并不等于摒弃精神20
三、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26
96.1%的青年认为“保护环境”对自己的生活较重要26
91.6%的青年认为“保护动物”对自己的生活较重要。26
专栏1—34000张贺卡相当于一颗大树26
专栏1—4一个中专学生的访谈实录35
90年代他们关注具体措施。35
青年是改革的天然盟友:80年代他们是激情的参与者35
四、当代城市青年眼中的改革和社会问题35
第二章发展与尴尬:当代城市青年的学习与教育45
一、素质教育的尝试与困惑45
高考制度、中学语文、大学体制相继改革45
中国教育能从“应试”走向“素质”吗?45
专栏2—1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谈素质教育45
专栏2—3知识经济让北京青年动起来58
专栏2—21998年北京成人时髦再上学58
就业压力、社会竞争引发学习时代来临。58
“考研热”、“考证热”,热点迭起58
二、学习的时代58
三、教育从国家行为向社会行为扩展68
94.14%的人愿意接受社会办学68
中国拥有广阔的社会办学市场。68
专栏2—4京沪穗青少年上学花多少钱68
第三章高涨与缺失:当代城市青年的科技素养68
专栏3—2主要国家研究开发经费投入情况76
专栏3—11994年与1999年招聘条件对比76
专栏3—3世界各国科技实力分类及其特征76
从“孔雀东南飞”到“英才报价”,科技意识全面觉醒76
一、科技价值意识全面觉醒,但科学精神相对贫乏76
重技术轻科学,科学探索精神相对贫乏。76
二、科技学习与应用意识稳步提高,但科技水平整体偏低92
专业社会拒绝“平趟”,青年掀起文凭热92
文凭不等于技术,青工技术普遍不达标。92
三、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与青年科技人才外流99
年轻的手托起中国的朝阳产业99
高科技、高回报,流动只为求发展。99
专栏3—4人才流向富国99
四、网络时代:城市青年独领风骚108
网民主流:高学历、未婚城市男青年108
网络功能:几多欢喜几多愁。108
专栏3—5网络高手:既有遗憾更有希冀108
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121
促进成才、促进流动。121
第四章竞争与流动:当代城市青年的职业选择121
五、提高城市青年科技素养的战略举措121
政策导向与教育引导并重121
一、选择的机会多了,却又有些无奈126
新时代带来前所未有的选择机会126
与机会相伴而来的是竞争126
机会愈多,竞争愈烈。126
报酬是对人实力的体现?136
专栏4—1当老板——年轻人的梦想136
每次打工,都会成熟一次?136
创业等于就业?136
二、自我定位的选择136
三、在流动中实现职业选择143
“十万学子下海南”,“千万民工流动潮”143
他们是行动的一代,尝试的一代。143
四、未来还是寄托在青年身上148
人生设计:对学业、专业、技能、职业的思考、过滤和设计。148
专栏4—2瑞典与新加坡人力资源开发成功的经验148
专栏4—321世纪热门职业预测148
第五章开放与宽容:当代城市青年的婚姻与家庭148
三成强的青年认为只要相爱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158
专栏5—1多数女性为过早性行为后悔158
一、偷吃“伊甸园禁果”:游离于婚姻之外的性158
二、婚姻围城:冲进去,还是敬而远之169
四到五成的青年对结婚和生儿育女的价值持怀疑或否定态度。169
专栏5—2不想结婚169
三、撕开温情脉脉的面纱:婚前财产公证已悄然成为一种时尚174
半数青年对婚前财产公证表示认同。174
专栏5—3婚前协议悄然流行174
专栏5—4英国立法:婚前先签离婚财产协议174
专栏5—5“包二奶”现象困扰法律与社会178
专栏5—6日美已婚者如何看待婚外恋178
三成强的青年对婚外恋表示有条件的同情或认可。178
四、婚外恋: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178
五、夫妻“隐私”新概念:给我一片自主的空间185
六成强的青年赞成夫妻之间应适当地保留隐私。185
六、离婚自由:是否该有个限度187
专栏5—7建国后的三次离婚浪潮187
六、家庭:温暖的“摇篮”,还是烦恼的“源泉”191
在绝大多数青年心目中,家庭是温暖的“摇篮”。191
专栏6—1世界各国公众的休闲观念196
闲暇心态:工作休闲,孰轻孰重?196
专栏6—2当今城市常见的夫妻休闲方式196
第六章丰富与时尚:当代城市青年的闲暇与消费196
闲暇内容:学习与娱乐并重196
闲暇容量:业余时间超过工作时间196
一、新技术、新条件下的城市青年闲暇生活196
二、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206
92.8%的城市青年每天看电视1小时206
68.4%的城市青年第一娱乐方式为看电视。206
专栏6—3电视让我添了毛病206
专栏6—4你是否患有“电视病”206
专栏6—5印度的“电视一代”206
专栏6—6他们是当代各种时尚潮流的代言人206
三、品牌时代的城市青年消费220
衣着最讲究,装备最现代,二三十岁的青年人是城市高收入高消费人群主体。220
专栏6—7当代青年婚礼消费的6个特点220
专栏6—8中国21世纪的消费模式220
专栏6—9“网络一代”的消费观220
专栏6—10民族工业——是否到了最危险的时候232
国货洋货你爱谁?232
四、城市青年消费中的中西之争232
第七章交流与冲突:当代城市青年生活的社会网络239
一、解读城市青年社会网络构成图239
学校(工作单位)、社区、家庭、大众传媒织构城市青年生活网络。239
专栏7—1戴尔·卡耐基谈交友秘诀241
专栏7—3“同代代沟”你我之间有吗241
专栏7—2自白:独生子女很难做朋友241
日后事业的基础。241
青年走向独立的桥梁241
二、同伴间的交往241
三、家庭、社区与城市青年249
父母成为良师益友,仍免不了代际冲突249
“现代社区病”危及城市青年。249
四、青年组织:服务与吸引252
参加活动要有自主性、目的性、趣味性。252
专栏7—4一个女大学生眼中的父母252
专栏7—5都市里的俱乐部252
专栏7—7因特网上过新261
专栏7—6如何面对网上爱情261
五、数字时代的交往261
“生活本来是平静的,后来计算机想要互相对话,情况就大变了。”261
附章当代城市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273
之一:城市青年犯罪新态势273
从80年代后期起,“无正当职业的社会游动群体”成为城市青年犯罪的主体。273
专栏附—1西方青少年犯罪日益“冷血”273
全国200万吸毒大军中,青年少年有180万人。289
专栏附—2为什么毒品难以摆脱289
青少年在吸毒者中所占比例高达90%289
之二:中国青少年吸毒与毒品犯罪问题289
之三: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296
发达国家中,犯罪与城市化伴随而至296
城市化是我国的必由之路296
如何面对城市化中的犯罪?296
专栏附—3天津市青少年犯罪与中、老年犯罪比较296
专栏附—4青少年与信息犯罪296
附录:数据资料317
之一:1997年全国千分之一人口抽样调查数据317
之二: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状况调查问卷及统计结果317
后记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