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发展经济学 超边际与边际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发展经济学 超边际与边际分析](https://www.shukui.net/cover/71/34331537.jpg)
- 杨小凯著;张定胜,张永生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90065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发展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发展经济学 超边际与边际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古典发展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发展1
1.2第一次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衰落和新古典发展经济学6
1.3回到古典发展经济学10
1.4发展经济学的科学方法15
关键术语和复习16
进一步阅读17
思考题17
第一部 分发展经济学的微观机制28
第2章 驱动力Ⅰ:外生比较优势和交易效率28
2.1运用一般均衡概念理解经济发展机制28
2.2有外生比较优势和交易成本的李嘉图模型30
2.3发展的决策分析与均衡分析36
2.4人均真实收入、GDP、GNP和PPP42
2.5经济发展和贸易政策44
2.6比较禀赋优势和交易效率49
关键术语和复习56
进一步阅读56
思考题57
习 题60
第3章 驱动力Ⅱ:内生比较优势和交易效率62
3.1 内生与外生比较优势62
3.2斯密模型中的模式和角点解64
3.3市场如何利用网络效应来协调分工和促进经济发展71
3.4更多的例子77
3.5贸易模式82
关键术语和复习83
进一步阅读84
思考题84
习 题87
第4章 驱动力Ⅲ:规模经济和交易效率89
4.1规模经济和经济发展89
4.2有规模经济、消费多样性及交易成本两难冲突的经济发展一般均衡模型90
4.3有交易成本的埃塞尔模型95
4.4墨菲-谢勒夫-维西尼的大推进工业化模型100
4.5有规模经济、内生工业化程度及交易成本的萨克斯-杨小凯模型103
关键术语和复习107
进一步阅读107
思考题107
习 题109
第5章 内生与外生比较优势共存和发展与贸易模式111
5.1不发达现象和具有失业的二元结构111
5.2一个在经济发展的转型阶段具有二元结构的斯密模型112
5.3一般均衡和它的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115
5.4 内生和外生比较优势共存条件下的贸易模式与收入分配和发展之间的关系119
5.5发展策略和贸易模式121
5.5.1 一个消费者的决策问题121
5.5.2可能的贸易结构122
5.5.3农产品z的生产123
5.5.4最终工业品y的生产123
5.5.5 中间物品的生产124
5.5.6结构A的局部均衡124
5.5.7 结构C的局部均衡124
5.5.8 结构D的局部均衡125
5.5.9 结构E的局部均衡127
5.5.10 结构F的局部均衡127
5.6一般均衡和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128
5.7 同基于不变规模报酬模型的传统观点的比较130
关键术语和复习133
进一步阅读134
思考题134
习题137
第6章 结构变化、贸易和经济发展141
6.1 内生贸易理论和内生消费品的种类数141
6.2一个具有固定学习费用的发展模型143
6.3个人的专业化水平是如何确定需求和供给函数的145
6.4最优决策的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148
6.5市场如何确定社会的分工水平?149
6.6一般均衡的超边际比较静态分析和许多发展现象共生151
6.7 国内贸易如何发展到国际贸易155
6.8分工和消费多样化同时演进156
6.9专业商人的出现和贸易模式158
6.10 专业化经济和协调费用之间的两难冲突161
关键术语和复习162
进一步阅读162
思考题162
习 题165
第二部 分企业制度、内生交易费用和经济发展171
第7章 经济发展、企业制度和企业家精神171
7.1什么是企业制度171
7.2为什么企业剩余索取权对培育企业家精神至关重要?模型背后的故事172
7.3企业从分工演进中出现174
7.3.1迂回生产经济174
7.3.2四个结构中的角点均衡175
7.3.3一般均衡交易和剩余权结构179
7.4事前和事后生产函数的区别以及新兴古典的需求和供给分析181
7.5分工经济、企业经济和科斯定理183
关键术语和复习186
进一步阅读186
思考题187
习 题190
第8章 内生交易成本、合约和经济发展192
8.1 内生交易成本和经济发展192
8.2由道德风险引起的内生交易成本195
8.3对策模型和内生交易成本206
8.3.1对策模型206
8.3.2纳什均衡206
8.3.3子对策完美均衡208
8.3.4 贝叶斯均衡210
8.3.5序贯均衡210
8.4纳什议价对策对减少由贸易磨擦引起的内生交易成本的作用213
8.5 由信息不对称和敲竹杠引起的内生交易成本216
8.5.1 经济发展和逆选择引起的内生交易成本216
8.5.2 内生专业化模型里的交替议价对策218
8.5.3 经济发展和由敲竹杠引起的内生交易成本219
8.5.4如何通过信誉来消除内生交易成本221
8.6格罗斯曼-哈特-莫尔的不完全契约模型222
8.7不可信的承诺和软预算约束225
关键术语和复习227
进一步阅读227
思考题228
习题231
第9章 交易风险、财产权、保险和经济发展234
9.1交易的不确定和产权经济学234
9.2经济发展和分工经济与协调可靠性之间的两难冲突238
9.3 内生每次交易的协调可靠性同竞争及较好地行使产权之间的替代240
9.4保险为什么能够促进经济发展248
9.5经济发展和由道德风险引起的内生交易成本252
关键术语和复习258
进一步阅读258
思考题259
习 题262
第三部 分城市化和工业化267
第10章 城市化、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发展267
10.1城市为何及如何从分工中出现267
10.2基于规模经济和交易成本两难冲突的福基塔-克鲁格曼城市化模型269
10.3城乡二元结构从分工中出现271
10.4为什么交易的地理集中能提高交易效率?274
10.5分工水平、居住地理分布、交易地理模式以及土地价格的同时内生278
关键术语和复习288
进一步阅读288
思考题288
习 题289
第11章 工业化、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和迂回生产的分工291
11.1工业化的特征291
11.2工业化和迂回生产中的分工演进295
11.3角点均衡和新行业的出现296
11.4一般均衡、工业化和结构变化299
11.4.1 工业和农业部门就业份额的变化300
11.4.2 当迂回生产中的分工演进时,可能的交易结构的种类数的增长会超比例增长302
11.5中间产品种类数的进展和经济发展304
关键术语和复习308
进一步阅读308
思考题309
习 题312
第四部 分经济发展的动态机制317
第12章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317
12.1外生和内生增长317
12.2拉姆齐模型和AK模型319
12.3 以研究发展为基础的内生增长模型325
关键术语和复习329
进一步阅读330
思考题330
习 题331
第13章 分工的内生演进产生的经济发展334
13.1 熟能生巧和分工的内生演进334
13.2一个有熟能生巧的斯密-杨格动态模型336
13.3熟能生巧的最优速度和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337
13.3.1 契约的功能337
13.3.2 个人的动态决策问题338
13.3.3动态均衡339
13.4市场容量、贸易依存度的内生演进、内生比较优势和经济结构347
13.5经验证据和对内生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348
关键术语和复习354
进一步阅读354
思考题355
习题356
第14章 社会试验和经济发展知识的演进357
14.1社会获得的组织知识如何决定经济发展357
14.2一个内生迂回生产链条长度和内生分工水平的静态模型361
14.3动态决策和组织信息演进之间的相互作用362
14.4瓦尔拉斯序贯均衡和组织信息及分工的同时演进366
关键术语和复习373
进一步阅读373
思考题374
习题375
第五部 分发展的宏观经济学379
第15章 投资和储蓄理论379
15.1新古典投资和储蓄理论379
15.2新古典自我储蓄和人际借贷模型382
15.3新兴古典投资和储蓄理论385
15.3.1模型385
15.3.2 决策模式序列和市场结构序列386
15.3.3在16个结构序列中的动态角点均衡388
15.4迂回生产中的投资、资本及分工390
15.4.1动态一般均衡391
15.4.2 经济增长的非拓扑性质以及利率的突然下降394
15.4.3 内生决策时间长度和自由化改革对有利的投资机会的效果396
关键术语和复习397
进一步阅读397
思考题397
习题398
第16章 货币、分工和经济发展399
16.1新古典与古典货币理论399
16.2一个内生货币制度和经济发展的斯密模型402
16.3可能的结构和货币制度403
关键术语和复习409
进一步阅读409
思考题410
习 题410
第17章 新兴古典景气循环和失业理论412
17.1重新思考宏观经济学412
17.2长期有规律有效率的景气循环、周期性失业、长期经济增长以及417
耐用商品生产上的分工417
17.3一个景气循环、失业的新兴古典动态均衡模型420
17.4周期性与非周期性角点均衡422
17.4.1 制度设定、模式及市场结构422
17.4.2 自给自足中的动态角点均衡422
17.4.3 市场结构C423
17.4.4 市场结构P425
17.4.5模型的福利和政策含义427
17.5一般价格水平、景气循环和失业率428
17.6企业和纸币从分工中出现430
关键术语和复习432
进一步阅读432
思考题433
习 题434
第18章 经济转轨439
18.1理解经济转轨439
18.2社会主义体制和劳动分工的演进441
18.3转轨的推动机制448
18.4与宪政规则的转轨相结合的市场导向型改革449
18.5缺乏宪政秩序条件下的市场导向型改革452
18.6可靠性与劳动分工正网络效应之间和激励提供与稳定性之间的两难冲突457
关键术语和复习461
进一步阅读462
思考题462
习题463
参考文献465
索 引513
后记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