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
  • (美)Kang-tsung Chang著;陈健飞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122208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地理信息系统-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译者序1

前言1

第1章绪论1

1.1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1

目录1

注释栏1.1地理信息系统产业中的战略伙伴关系2

注释栏1.2地理信息系统与其他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实例3

1.1.1空间数据3

1.1.2属性数据5

1.2地理信息系统操作5

1.2.1空间数据输入6

1.2.4数据探查7

1.2.2属性数据管理7

1.2.3数据显示7

1.2.5数据分析8

1.2.6地理信息系统建模9

1.3本书的结构9

1.4概念与实践10

重要概念和术语11

应用:入门12

习作1 Arc View入门12

习作2 ARC/INFO入门13

参考文献13

2.2地理格网15

2.1 引言15

第2章地图投影和坐标系统15

2.3地图投影17

注释栏2.1如何在球面上量算距离17

2.3.1常用的地图投影20

2.3.2基准面21

2.4 坐标系23

2.4.1通用横轴墨卡托格网系统23

2.4.2通用极射格网系统24

2.4.3国家平面坐标系统24

2.4.4公用土地调查系统25

2.5 在ArcView中进行投影25

注释栏2.2爱达荷州域横轴墨卡托坐标系参数25

重要概念和术语26

应用:地图投影和坐标系27

习作1 使用Arc View中的Projection27

习作2 从文本文件创建shapefile,并用Arc View的Projection Utility对其进行投影28

习作3 用ArcView的Projection Utility对shapefile重新投影29

参考文献30

第3章矢量数据模型31

3.1 引言31

3.2矢量数据的表示32

3.2.1几何对象32

3.2.2拓扑关系33

注释栏3.1邻接和关联34

3.3拓扑数据结构35

注释栏3.2拓扑与非拓扑38

3.5高级对象38

3.4非拓扑关系的矢量数据38

3.5.1不规则三角网39

3.5.2区域40

注释栏3.3一个基于区域的火情图层42

3.5.3动态分段43

3.6面向对象的数据模型44

3.6.1对象的结构方面45

3.6.2对象的行为方面45

3.6.3面向对象数据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45

3.7.1地图比例尺、空间分辨率和空间数据准确度46

注释栏3.4面向对象的用户界面和编程46

3.7空间数据概念46

注释栏3.5地图精度标准47

3.7.2定位准确性和拓扑准确性47

3.7.3定位数据的准确度和精确度47

重要概念和术语48

应用:矢量数据模型48

习作1 ARC/INFO的图层和shapefile的数据文件结构49

习作2用ArcView作不规则三角网、区域和动态分段49

习作3 用ARC/INFO作不规则三角网、区域和动态分段50

参考文献52

4.2现有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54

4.1 引言54

第4章矢量数据输入54

4.2.1公共数据55

4.2.2私人公司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56

4.3元数据56

4.4现有数据的转换57

4.4.1直接转换57

4.4.2中性格式58

4.5创建新数据58

4.5.1遥感数据59

4.5.2全球定位系统数据59

注释栏4.1全球定位系统数据的一个实例60

4.5.3数字化仪数字化61

4.5.4扫描64

4.5.5屏幕数字化66

4.5.6源地图的重要性67

4.6几何变换67

4.6.1仿射变换69

注释栏4.2变换系数的估算71

4.6.2变换系数的几何解释71

注释栏4.3 由ARC/INFO的TRANSFORM命令得到的结果72

4.6.3均方根误差72

注释栏4.4 由ARC/INFO的TRANSFORM命令得到的均方根报告72

重要概念和术语74

习作2用ArcView作屏幕数字化75

9.6.3地图比较 175

习作1 从互联网上下载数字地图75

应用:矢量数据输入75

习作3在ArcView中增加事件专题77

习作4在ArcView中读.dgn文件78

习作5用扫描输入空间数据78

习作6 在ARC/INFO中对新的数字化地图使用TRANSFORM命令79

参考文献81

5.2数字化错误类型82

5.2.1定位错误82

5.1 引言82

第5章空间数据编辑82

5.2.2拓扑错误83

5.3拓扑与非拓扑编辑85

注释栏5.1用于拓扑编辑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包85

5.4拓扑编辑86

5.4.1概述86

5.4.2订正数字化错误86

注释栏5.2 CLEAN中的默认参数值87

注释栏5.3未能分类的错误89

5.5边缘匹配90

注释栏5.4 ArcView中的合并90

5.6非拓扑编辑91

5.6.1删除、移动、剪切和粘贴91

5.6.2整形91

10.5.1用ArcView作地图操作 192

5.6.3分割和合并93

5.6.4多边形要素的处理94

5.7其他类型地图要素的处理94

5.7.1线条的简化、加密和平滑94

5.7.2地图要素从一幅地图到另一幅地图的传递95

重要概念和术语96

习作1 在ARC/INFO中订正拓扑错误97

应用:空间数据编辑97

习作2边缘匹配/地图拼接/融合98

习作3用ArcView编辑空间数据100

参考文献102

第6章属性数据的输入与管理103

6.1 引言103

6.2.1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联103

6.2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属性数据103

6.2.2属性数据的类型105

6.3关系数据库模型105

6.3.1 MUIR:关系数据库举例107

6.3.2正规化107

6.3.3关系类型110

6.3.5 用ARC/INFO管理属性数据112

6.4.1字段定义112

6.3.4用ArcView管理属性数据112

6.4属性数据输入112

6.4.2数据输入方法113

6.5属性数据校核113

6.6.1属性数据分类114

6.6.2属性数据计算114

6.6 由现有数据生成新的属性数据114

重要概念与术语115

应用:属性数据输入与管理115

习作1 在Arc View中输入属性数据116

习作2 Arc View中表格的关联116

习作3 ArcView中表格的连接117

习作4 ArcView中的属性数据分类117

习作5属性数据的计算118

参考文献118

第7章栅格数据120

7.1 引言120

7.2栅格数据模型要素120

注释栏7.1决定分类单元格数值的规则121

7.3栅格数据类型122

7.3.1卫星影像122

注释栏7.2 7.5分数字高程模型中的非数据之破碎多边形123

7.3.2数字高程模型123

7.3.3数字正射影像124

7.3.7特定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栅格数据125

7.3.6图形文件125

7.3.4二进制扫描文件125

7.3.5数字栅格图形125

7.4栅格数据结构、压缩和文件126

7.4.1数据结构126

7.4.2数据压缩128

7.5栅格数据的投影与几何变换129

7.4.3栅格数据文件129

7.6数据转换131

7.7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的综合132

注释栏7.3矢量数据与遥感影像的链接132

重要概念与术语133

习作1 在ArcView中看USGS数字高程模型数据134

习作2 在ArcView中看卫星影像134

应用:栅格数据134

参考文献135

习作3从矢量到栅格的转换135

第8章数据显示与地图制图137

8.1 引言137

8.2地图符号系统138

8.2.1空间要素与地图符号138

8.2.2色彩的运用139

8.3地图的种类140

注释栏8.1点描法地图上点的定位141

注释栏8.2绝对值和派生值制图142

8.4地图注记142

注释栏8.3有关字体变化的术语142

8.4.1字体的变化142

8.4.2字体变化的选择143

8.4.3文字注记的摆放144

8.5地图设计147

8.5.1版面布局147

8.5.2视觉层次149

8.6软拷贝地图与硬拷贝地图152

重要概念和术语153

应用:数据显示和地图制图154

习作1制作一幅等值区域图155

习作2分级符号、线状符号和注记设计156

习作3文字注记的标注158

参考文献159

第9章数据探查161

9.1 引言161

9.2交互式数据探查161

9.3矢量数据查询162

9.3.1属性数据查询162

注释栏9.1 ARC/INFO中的查询操作164

注释栏9.2结构化查询语言语句的更多例子167

9.3.2空间数据查询168

注释栏9.3 ArcView中空间关系的表达169

9.4栅格数据查询170

9.4.1 由单元值查询170

9.6地理可视化171

9.6.1数据分类171

9.5统计图171

9.4.2用图形方法查询171

注释栏9.4数据分类方法172

9.6.2空间集合173

重要概念和术语176

应用:数据探查177

习作1 ArcView中的数据探查综览177

习作2属性数据查询178

习作3关系数据库查询179

习作4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组合查询180

习作5栅格数据查询181

参考文献182

第10章矢量数据分析183

10.1 引言183

10.2缓冲183

10.3地图叠加185

10.3.1要素类型与地图叠加186

10.3.2地图叠加方法187

注释栏10.1地图叠加方法187

注释栏10.2用ArcView作地图叠加操作189

10.3.3破碎多边形189

10.4距离量测191

10.3.4地图叠加中的误差传递191

10.5地图操作192

10.5.2 ARC/INFO中的地图叠加操作193

重要概念和术语195

应用:矢量数据分析195

习作1 缓冲、叠加和Avenue Script的应用196

习作2距离量测197

参考文献197

第11章栅格数据分析199

11.1 引言199

11.2数据分析环境199

11.3.1单一格网的局部运算200

11.3局部运算200

注释栏11.1如何制作掩模格网200

11.3.2多个格网的局部运算201

11.3.3 ArcView中的局部运算201

11.3.4局部运算的应用202

11.4邻域运算203

11.4.1 ArcView中的邻域运算203

11.4.2邻域运算的应用203

11.5分带运算205

11.5.1 ArcView中的分带运算206

11.5.2分带运算的应用206

注释栏11.2 在ARC/INFO GRID中计算区域圆度207

11.6距离量测运算207

11.6.2成本距离量测运算208

11.6.1 自然距离量测运算208

注释栏11.3用于管线选址分析的成本格网209

注释栏11.4最小累积成本格网的生成211

11.6.3 ArcView中的距离量测运算212

11.6.4距离量测运算的应用212

11.7空间自相关213

重要概念和术语215

应用:栅格数据分析215

习作1局部和邻域运算215

习作2分带运算216

习作3 自然距离量测216

习作4最小累积成本距离示例217

参考文献218

第12章地形制图与分析220

12.1 引言220

注释栏12.1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包中的地形分析功能概览220

12.2用于地形制图和分析的数据220

12.2.1数字高程模型220

12.2.2不规则三角网221

12.3地形制图223

12.3.1等高线法223

注释栏12.2等高线223

12.3.2垂直剖面法224

12.3.3地貌晕渲法225

12.3.4分层设色法226

12.3.5透视图法226

注释栏12.3计算相对辐射的实例226

12.4地形分析228

12.4.1坡度和坡向228

注释栏12.4利用格网计算坡度和坡向的实例231

注释栏12.5利用不规则三角网计算坡度和坡向的实例232

12.4.2表面曲率233

注释栏12.6计算表面曲率的实例233

12.4.3视域分析234

12.4.4流域分析235

12.5格网和不规则三角网的比较235

注释栏12.7 ARC/INFO和ArcView中的不规则三角网236

重要概念和术语237

习作1 利用数字高程模型进行地形制图与分析238

应用:地形制图与分析238

习作2视域分析241

习作3 ArcView中不规则三角网的建立和显示241

习作4 ARC/INFO中不规则三角网的建立和显示242

参考文献243

第13章空间插值245

13.1 引言245

注释栏13.1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包中的空间插值概览245

13.2控制点246

13.3全局方法247

13.3.1趋势面分析247

注释栏13.2趋势面分析的例子248

13.3.2回归模型249

注释栏13.3趋势面分析的Avenue程序脚本250

1 3.4局部方法250

13.3.3 ARC/INFO和ArcView中的全局方法250

13.4.1泰森多边形251

13.4.2密度估算251

注释栏13.4核估算的例子253

13.4.3反距离权重插值254

注释栏13.5用反距离权重法估算的例子254

13.4.4薄板样条函数法255

注释栏13.6薄板样条函数法的例子258

13.4.5克里金法258

注释栏13.7用普通克里金法估算的例子262

注释栏13.8通用克里金法估算的例子264

13.4.6各种局部方法的比较266

重要概念和术语267

13.4.7 ARC/INFO和ArcView中的局部方法267

应用:空间插值268

习作1 用Avenue Script程序脚本进行趋势面分析268

习作2核密度估算269

习作3 用IDW进行空间插值269

习作4两种薄板样条函数法的比较270

习作5用Avenue Script程序脚本进行普通克里金法插值271

参考文献272

第14章地理信息系统模型与建模274

14.1 引言274

14.2地理信息系统建模274

注释栏14.1查询或地图叠加275

14.3二值模型275

14.4指数模型278

注释栏14.2 ArcView中的Model Builder280

14.5回归模型282

1 4.6过程模型283

重要概念和术语284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建模284

习作1建立基于矢量的二值模型284

习作2建立基于栅格的二值模型285

习作3建立基于矢量的指数模型285

习作4建立基于栅格的指数模型286

习作5用ModelBuilder建立基于栅格的指数模型287

参考文献288

15.2地理区域291

15.2.1均匀区域291

1 5.1 引言291

第15章区域291

15.2.2等级区域292

15.3区域数据模型的应用293

15.3.1创建地理区域293

15.3.2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中合并空间尺度293

注释栏15.1地图比例尺和空间尺度294

15.4创建区域295

注释栏15.2 Shapefiles文件与区域295

15.4.1交互式创建区域296

15.4.2由数据转换创建区域298

注释栏15.3将现有弧段转换成区域299

15.4.3用关联表创建区域299

1 5.7基于区域的查询和叠加302

15.6用区域管理属性数据302

1 5.5淘汰或转换区域302

15.4.4用基于区域的命令创建区域302

注释栏15.4用逻辑表达式选择区域304

15.8 ARC/INFO中基于区域的工具304

重要概念和术语307

应用:区域307

习作1 在ArcView中显示和查询区域307

习作2 在ARC/INFO中由现有多边形创建区域308

习作3用基于区域的命令创建区域308

习作4区域叠加制表310

习作5完成基于区域的叠加310

参考文献311

16.2 网络313

16.2.1链路阻抗313

16.1 引言313

第16章网络和动态分段313

16.2.2转弯阻抗314

16.2.3单行道或封闭的街道314

16.2.4天桥和地下通道315

16.2.5建立街道网络315

注释栏16.1转弯角317

16.3 网络应用318

16.3.1最短路径分析318

16.3.2最近设施320

16.3.3配置320

16.3.4定位与配置321

注释栏16.2线性定位参照系统326

16.4动态分段326

16.3.5城市交通规划模型326

16.4.1在新弧段上建立路径327

16.4.2在现有弧段上建立路径327

16.4.3建立不同类型的路径328

16.4.4用Measured Polyline Shapefiles建立路径329

16.5 事件表330

16.5.1用点或多边形图层制备事件表330

16.5.2以INFO文件制备事件表334

16.6动态分段的应用337

16.6.1用事件进行数据查询337

16.6.2用事件和路径进行数据分析337

重要概念和术语337

习作1查找最佳路径338

应用:网络和动态分段338

习作2查找最近设施339

习作3查找服务范围340

习作4 在ArcView中显示道路系统的点事件340

习作5 在ARC/INFO中创建自行车路径341

参考文献342

附录A国外出版的地理信息系统教材目录343

附录B国外地理信息系统期刊杂志目录345

附录C美国现有州级GIS数据网站网址346

附录D蒙大拿州各县大城市地图元数据349

附录E常用换算关系354

附录F UTM(通用横轴麦卡托)分带355

附录G美国1983年的国家平面坐标系统(SPCS)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