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文化与CI策划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企业文化与CI策划 第2版
  • 张德,吴剑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7302070601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14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30页
  • 主题词:企业文化;企业形象-设计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企业文化与CI策划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企业文化热透视1

第一节 世界企业文化热2

一、日本经济崛起之谜2

二、美国的“文化觉醒”8

三、儒家文化与亚洲四小龙16

第二节 中国企业文化热21

一、对传统文化的反思22

二、对外国经验的借鉴24

三、国家竞争力的启示26

四、对企业传统的扬弃29

五、面对市场的企业文化运作31

第一节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第一次飞跃37

第二章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企业管理的软化趋势37

第二节 从科学管理到文化管理的第二次飞跃39

一、温饱问题的解决与“经济人”假设的困境39

二、脑力劳动比重的增加与“外部控制”方式的局限41

三、服务致胜时代的到来与“理性管理”的没落41

四、战略管理的崛起与企业哲学的导航功能43

五、分权管理的发展与企业精神的凝聚作用44

六、网络经济的兴起与虚拟企业的运作46

第三节 文化管理的特点和标志48

一、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48

二、下功夫培育共同价值观49

三、企业制度与共同价值观协调一致50

四、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到观念层51

五、实行“育才型”领导52

六、建立学习型组织53

七、软管理与硬管理巧妙结合54

第三章 市场经济与文化竞争力56

第一节 什么是企业文化56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56

二、企业文化的结构和内涵57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63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66

第二节 企业文化的影响因素66

一、民族文化因素66

二、制度文化因素67

三、外来文化因素68

四、企业传统因素70

五、个人文化因素71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文化竞争力72

一、“青蛙”变“王子”的启示72

二、韦尔奇“奇”在哪里74

三、从“站着开会”想到的77

四、同仁堂何以“长生不老”78

五、“海尔文化”出奇迹82

第四节 文化竞争力的理性思考85

一、企业理念与市场竞争85

二、管理理念与工作效率87

三、核心价值观与企业凝聚力90

四、企业道德与持续发展93

五、企业形象与名牌效应95

一、什么是企业形象97

第四章 企业形象策划97

第一节 企业形象与CI97

二、CI的概念和内涵104

三、CI的导入程序与效果评价110

四、从CI战略到CS战略112

第二节 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113

一、传播媒介与企业公共关系113

二、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像117

三、CI策划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119

第三节 CI策划的原则120

一、全方位推进原则121

二、以公众为中心原则122

三、实事求是原则125

四、求异创新原则127

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原则128

第五章 企业文化精神层设计——MI策划130

第一节 企业理念的设计原则130

一、实践性原则131

二、个异性原则131

三、持久性原则132

四、系统性原则132

第二节 企业理念的来源132

一、民族文化精华133

二、先进社会文化134

三、国外先进企业理念135

四、我国企业优良传统136

一、企业愿景的设定137

第三节 企业理念要素设计137

二、企业哲学的提炼141

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提出145

四、企业宗旨的制定151

五、企业精神的概括153

六、企业道德的确定155

七、企业作风的设计159

第四节 企业理念设计的科学与艺术161

一、企业理念的内敛理论161

二、企业理念的外张理论164

三、企业理念的表达技巧167

第五节 中国优秀企业理念的特点170

二、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171

一、富强中华的共同理想171

三、科技兴企的发展思路172

四、开拓创新的变革精神172

五、以客为尊的服务态度173

六、追求卓越的竞争意识173

七、合法求利的效益观念174

八、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174

九、唯物辩证的策略思维175

十、走向世界的战略眼光175

第六章 企业文化制度层设计——BI策划177

第一节 企业制度的设计177

一、企业制度体系及其内容177

二、企业制度体系的设计原则178

三、工作制度设计185

四、责任制度设计205

五、特殊制度设计207

第二节 企业风俗的设计209

一、企业风俗的类型、性质与作用210

二、企业风俗的影响因素213

三、设计和培育新的企业风俗214

四、对现有企业风俗的改造216

五、优良企业风俗举例218

第三节 员工行为规范的设计219

一、员工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219

二、员工行为规范案例分析225

三、员工行为规范的设计原则231

第七章 企业文化物质层设计——VI策划234

第一节 视觉层是理念层的外化和载体234

一、企业物质条件是理念层的载体234

二、企业器物文化是理念层的外化236

第二节 企业视觉识别的基本要素设计237

一、企业名称设计237

二、企业标志设计241

三、企业标准字设计248

四、企业标准色设计254

五、VI辅助要素的设计258

第三节 企业物质环境的设计260

一、企业自然环境与建筑布局设计260

二、厂房设计264

三、办公室设计267

四、商店设计270

第四节 企业产品的造型包装设计273

一、产品外形包装的价值273

二、产品造型设计274

三、产品包装设计277

第五节 企业文化传播网络的设计280

一、企业文化传播的正式网络280

二、企业文化传播正式网络的建设284

三、企业文化非正式传播网络的建设287

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性质、对象与职能289

一、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的区别289

第八章 企业公共关系策划289

二、公共关系的对象292

三、公共关系的职能294

第二节 公共关系活动的原则299

一、实事求是原则299

二、双向沟通原则300

三、共同受益原则302

四、系统性原则303

五、平衡性原则305

六、有效性原则307

第三节 公共关系战略的实施程序310

一、公共关系调查310

二、公共关系策划313

三、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317

四、公共关系结果的评估320

一、传播媒介322

第四节 传播媒介与企业公共关系战略的实施322

二、企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关系325

三、与新闻界交往的方法与艺术326

第五节 企业公共关系战略的实施艺术328

一、与顾客的关系328

二、与经销商的关系329

三、与供应商的关系330

四、与社区的关系331

五、与政府的关系331

六、与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关系332

第九章 名牌战略与企业形象塑造334

一、品牌335

第一节 名牌与名牌文化335

二、名牌339

三、名牌文化343

第二节 企业形象与企业竞争力347

一、产品竞争力347

二、名牌效应与竞争力348

第三节 中国企业的名牌战略与企业形象塑造350

一、“森达”的大名牌战略351

二、国际市场上打出的“海尔”牌352

三、科龙集团多品牌闯世界353

四、“一致”从品牌到名牌355

五、康力名牌与康力文化356

六、从谷底飞出的雪驰名牌358

七、对中国企业名牌战略的思考359

第四节 企业兼并中的文化融合与形象扩张362

一、企业兼并中的无形资产重组363

二、企业兼并中的文化融合365

三、企业兼并中的形象扩张370

第十章 迎接中国第二次企业文化热潮372

第一节 回首第一次企业文化热372

一、经济领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373

二、企业改革的推动力和润滑剂376

三、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377

第二节 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378

一、企业竞争力三要素379

二、文化力日益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380

一、变调的人财物大合唱382

第三节 人才争夺激化与企业文化建设热382

二、人才是最稀缺的第一资源385

三、中国加入WTO后的人才争夺战387

第四节 中国企业文化的变革389

一、企业文化变革的必然性和迫切性390

二、企业文化变革的原则392

三、企业文化变革四要素396

四、典范转移、制度创新与国有企业的文化变革400

第五节 对第二次企业文化热的展望402

一、经济“入世”与文化“入世”402

二、从“利润导向”到“诚信导向”404

结束语408

主要参考文献4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