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法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司法心理学
  • (美)Lawrence S.Wrightsman著;吴宗宪,林遐等译(堪萨斯大学)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4122X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司法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司法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二、系列爆炸犯7

第四节 什么是犯罪人特征描述7

四、伦理责任32

一、义务33

第四节 具体角色:专家证人33

二、委托人34

三、冲突35

四、伦理责任36

五、道伯特裁决的效果38

第五节 具体角色:准备法庭之友辩护状42

一、义务43

二、心理学家之间的差异45

三、效果46

四、伦理考虑47

五、司法心理学家指导原则48

第六节 概要49

第一节 心理学在警察工作中的作用51

第3章 警察:选拔、培训和评价51

第二节 谁是委托人51

一、公众51

二、警察部门54

第三节 警察的选拔54

一、心理学与警察选拔的历史55

二、心理学选拔工具55

第四节 警察的培训62

一、警察部门中心理学家的活动62

二、培训计划课程64

四、特殊培训65

三、在职培训65

第五节 对警察活动的效能评价68

一、工作适合性评价68

二、社区警务69

第六节 概要69

第一节 犯罪人特征描述与司法心理学71

第4章 犯罪人特征描述71

二、重复发生的神秘现象72

第二节 为什么发展犯罪人特征描述72

一、系列犯罪行为的范围72

三、虚假刻板印象和简单化假设74

第三节 目前对犯罪人特征描述的需要75

一、纵火犯75

一、定义78

二、关于犯罪人特征描述的3种观点79

第五节 警察和联邦调查局使用的犯罪人特征描述程序84

一、“炸弹狂”86

二、程序89

三、如何提高犯罪人特征描述的效果92

第六节 意外死亡或者可疑死亡中的心理学验尸法96

一、概述96

二、一般指导原则98

三、特别案件99

第七节 概要102

第5章 刑事侦查中的催眠与测谎103

第一节 司法心理学与警方侦查技术103

第二节 刑事侦查中的催眠103

一、支持:马丁·赖泽的立场104

二、“山坡扼杀者”案件104

三、对证人和被害人的催眠105

四、支持性研究述评105

五、催眠何时带来益处106

六、结论107

七、法庭裁决107

八、指导原则108

一、使用测谎仪审讯犯罪嫌疑人109

第三节 认知面谈109

第四节 测谎技术109

二、对测谎程序的心理学分析110

三、弗洛伊德·费伊案件113

第五节 研究评价114

一、对有关测谎仪效度观点的批评114

二、目前的法律地位117

第六节 心理学家担任心理测量专家的角色118

第七节 概要120

第6章 改善证人辨认程序121

第一节 向目击证人收集有用的信息121

一、系统变量与估计者变量122

二、不适当的警察程序122

第二节 询问目击证人(信息收集)126

一、缺乏训练127

三、不能认识面谈中的互动关系127

二、面谈内容127

四、提高目击证人信息的准确度129

第三节 列队辨认和照片辨认130

一、常见错误131

二、操作规则133

第四节 儿童担任目击证人134

第五节 公共政策问题134

一、近期的诉讼时效法律134

二、法官对专家证言可采性的裁决135

三、最高法院的裁决137

第六节 概要139

第7章 警察审讯与供述140

第一节 供述的重要性140

一、控告140

第二节 保罗·英格拉姆案件140

二、审讯程序141

三、英格拉姆的反应141

四、对英格拉姆供述的准确性的评价142

五、结果142

第三节 司法心理学家与警察审讯142

第四节 虚假供述心理学143

一、虚假供述的三种类型143

二、有多少供述是虚假的146

三、实验室中的虚假供述147

第五节 警察审讯在获取供述中的作用148

一、审讯的目标150

二、警察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150

一、作为委托人的警察158

第六节 心理学家的贡献158

二、作为委托人的法庭162

三、作为委托人的社会163

第七节 概要164

第8章 非讼纠纷解决和审判准备165

第一节 概述165

一、担任审判顾问的司法心理学家165

二、“审判”顾问还是“诉讼”顾问165

三、调解员:一种不同类型的审判顾问165

四、审前活动166

五、伦理问题167

第二节 非讼纠纷解决167

一、冲突的例子168

二、冲突解决与冲突和解169

三、第三方调解员169

四、一种有效谈判的观点171

五、调解效果评价172

第三节 请求变更审判地点172

一、请求的起源172

二、诉讼顾问的活动173

三、审前宣传的效果173

四、听证会上作证175

五、个案研究176

六、秘密的预先审核178

第四节 证人准备178

一、真实例子180

二、恰当的准备和不恰当的准备180

第五节 组织案件182

一、开场陈述182

三、终场辩论185

二、证据展示185

第六节 概要186

第9章 陪审团选择187

第一节 律师和诉讼顾问什么时候有分歧187

一、方式和价值的冲突188

二、律师刻板印象的例子189

三、心理学家可以做什么190

第二节 陪审团选择的两种方法190

一、一般态度与特质190

二、案件特异性方法191

第三节 陪审团偏向的测量191

一、刑事审判192

二、民事审判198

第四节 案件特异性方法200

一、哈里斯堡第七审判200

二、德拉贝克威思重审201

第五节 可以进行科学的陪审团选择吗203

第六节 心理学家帮助进行陪审团选择符合伦理吗204

一、陪审员调查204

二、辅助性陪审员问卷的使用205

三、证据展示与律师工作成果207

四、陪审团选择的公正性207

五、审判顾问与律师的关系208

第七节 概要208

第10章 精神错乱与法律能力210

第一节 概述210

第二节 精神错乱的确定210

一、为什么确定精神错乱很困难210

二、精神错乱与精神病的区别211

一、评价刑事责任215

第三节 心理学家在精神错乱案件中的作用215

二、担任专家证人出庭作证216

三、欣克利审判217

四、达莫审判218

五、终极问题证言220

第四节 法律能力评价221

一、概述221

二、认罪能力222

三、受审能力223

四、少年的法律能力226

第五节 危险评价227

一、自杀预测227

二、对他人危险的预测228

第六节 诈病229

第七节 概要230

第一节 家庭暴力的性质231

第11章 受虐妇女综合征与家庭暴力231

一、虐待者的特征232

二、司法心理学家的作用232

第二节 家庭暴力和配偶虐待的程度233

一、发生率报告233

二、全国性数据234

第三节 关于受虐妇女的谬论235

一、谬论的主要内容235

二、对这类谬论的经验性评价236

三、为什么会产生这些谬论238

第四节 受虐妇女综合征239

一、什么是综合征239

二、受虐妇女综合征的成分240

四、司法心理学家在受虐妇女综合征评价中的作用241

三、受虐妇女综合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241

一、杀害虐待者的受虐妇女244

二、对杀死虐待者的妇女的可利用辩护244

第五节 法庭中的受虐妇女综合征244

三、自卫245

四、精神错乱辩护247

第六节 对受虐妇女的交叉询问247

第七节 让心理学家担任受虐妇女综合征的专家证人248

一、概述248

二、使用专家证人的理由249

第八节 使用专家证人的程序和伦理问题251

一、专家证言的可采性251

二、专家证言的立场——客观性或者辩护性?251

第九节 陪审员对作为辩护证据的受虐妇女综合征的反应252

第十节 对使用受虐妇女综合征和受虐妇女防卫的批评253

一、审判中妇女的辩护253

三、受虐妇女综合征的科学效度254

第十一节 概要254

二、利用被动、无助的受虐妇女刻板印象254

第12章 强奸创伤综合征256

第一节 典型的强奸案件256

第二节 本章的目的256

第三节 什么是强奸创伤综合征256

一、第一阶段:突发性危机阶段258

二、第二阶段:长期反应259

三、强奸创伤综合征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关系261

第四节 心理学家可以干什么262

第五节 评价262

第六节 专家证言263

一、同意问题263

四、对强奸幸存者过错行为进行辩护的证言264

第七节 心理学证言的可采性264

二、自命被害人的行为问题264

三、民事诉讼中对损害赔偿诉讼请求的支持264

第八节 对强奸创伤综合征的科学研究状况267

第九节 用创伤后应激障碍取代强奸创伤综合征268

第十节 概要269

第13章 儿童性虐待270

第一节 对儿童性虐待关注的兴起270

第二节 麦克马丁幼儿园案件270

一、起诉和审判270

二、学校和日托中心的儿童性虐待271

第三节 心理学家的作用271

一、评价儿童272

二、评价作证能力272

三、训练儿童作证272

第四节 确定儿童是否有作证能力273

四、作为专家证人作证273

一、面谈技术273

二、标准化内容分析技术274

三、使用符合解剖学要求的精致玩偶276

四、改善方法的建议278

第五节 确定儿童的作证能力278

第六节 儿童作证时的权利279

第七节 作为专家证人的心理学家281

一、为控方提供的证言281

二、为辩方提供的证言283

第八节 概要284

第14章 儿童监护决定285

第一节 儿童监护纠纷的激烈程度285

一、婚姻顾问286

二、调解员286

第二节 心理学家能够扮演什么角色286

三、儿童治疗专家287

四、法庭指定评价员288

五、专家证人289

六、应用研究人员289

第三节 为三种不同类型委托人的需要服务289

一、儿童290

二、父母290

三、法官290

第四节 法庭指定评价员的作用290

一、监护纠纷的解决标准290

二、种族混合案件或涉及同性恋父母案件的监护判决292

三、伦理问题和诱惑293

四、预测起诉结果335

三、测量信念335

第五节 概要336

五、重建工作场所336

第二节 司法心理学家为什么参与死刑案件338

第一节 死刑受刑能力338

第17章 死刑审判与上诉338

第三节 司法心理学家的作用339

一、过程概述与可能的作用340

二、心理学家的作用必定是辩护吗341

三、对死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与评价342

第四节 对无辜者的有罪判决与执行342

一、对错判有罪数量的估计342

二、对无辜者执行死刑344

三、兰德尔·戴尔·亚当斯案件345

四、错判有罪的审判相关理由347

第五节 上诉法院与死刑352

第六节 美国最高法院对死刑上诉的反应352

第七节 司法心理学家的具体活动353

一、减轻评价354

二、法律能力评价354

三、辩护理由评价357

四、对死刑效果的研究358

第八节 概要360

一、心理学家与立法机关361

第18章 影响公共政策361

第一节 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法律政策决定361

第二节 法庭之友辩护状的使用362

三、心理学家与法庭362

二、心理学家与行政机关的决定362

一、心理学与法庭关系的历史363

三、巴刘诉佐治亚案件:太迟了吗364

二、影响法庭的直接尝试364

二、美国心理学会科学转换法庭之友辩护状368

一、对美国心理学会法庭之友辩护状的分类368

第四节 美国心理学会的参与368

一、怎样测量效果?369

第五节 美国心理学会法庭之友辩护状的效果369

二、被忽视或者遭拒绝是否更好一些370

一、概述371

第六节 美国心理学会法庭之友辩护状与最高法院裁决371

二、阿克诉俄克拉何马州案件:一个效果不太清楚的案例373

三、洛克哈特诉麦克里案件:对美国心理学会法庭之友辩护状的拒绝375

一、深藏价值观的影响力378

第七节 从个案分析中可以学到什么378

二、准确识别和描述心理学家的目标379

第八节 概要380

译后记382

四 定期租船合同(土产格式)476

四 定期租船合同(土产格式)476

五 定期租船合同(波尔太摩格式)481

五 定期租船合同(波尔太摩格式)481

六 中外定期租船合同487

六 中外定期租船合同487

七 中国租船公司定期租船合同493

七 中国租船公司定期租船合同493

八 光船租赁合同501

八 光船租赁合同501

九 航次租赁合同510

九 航次租赁合同510

十 油轮程租船合同515

十 油轮程租船合同515

十一 土地借用合同517

十一 土地借用合同517

十二 馆舍租赁合同520

十二 馆舍租赁合同520

十三 公寓租赁合同522

十三 公寓租赁合同522

十四 房舍租赁合同524

十四 房舍租赁合同524

十五 车库租赁合同525

十五 车库租赁合同525

一 融资租赁合同(一)529

一 融资租赁合同(一)529

二 融资租赁合同(二)531

二 融资租赁合同(二)531

三 融资租赁合同(三)535

三 融资租赁合同(三)535

四 融资租赁合同(四)536

四 融资租赁合同(四)536

五 融资租赁合同(五)538

五 融资租赁合同(五)538

六 融资租赁合同(六)540

六 融资租赁合同(六)540

七 融资租赁合同(七)547

七 融资租赁合同(七)547

八 融资租赁申请书552

八 融资租赁申请书552

第一篇 国内知识产权转让和使用许可合同555

第一章 著作权转让和使用许可合同555

一 图书约稿合同(一)555

第一章 著作权转让和使用许可合同555

第一篇 国内知识产权转让和使用许可合同555

一 图书约稿合同(一)555

二 图书约稿合同(二)557

二 图书约稿合同(二)557

三 图书出版合同(一)559

三 图书出版合同(一)559

四 图书出版合同(二)561

四 图书出版合同(二)561

五 图书出版合同(三)562

五 图书出版合同(三)562

六 图书出版合同(四)563

六 图书出版合同(四)563

七 图书自费出版合同565

七 图书自费出版合同565

八 协作出版合同(一)567

八 协作出版合同(一)5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