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作物杂交F1数量性状遗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作物杂交F1数量性状遗传](https://www.shukui.net/cover/5/34318231.jpg)
- 蓝天柱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ISBN:7535920896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276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作物杂交F1数量性状遗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目录1
第一章 杂交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的理论分析1
第一节 杂交F1以母性遗传为基础的遗传变异1
第二节 在一定条件下,遗传变异的表现为相对遗传变异2
第三节 遗传变异力,决定于种基基因遗传物质力量的对比2
序(一)3
第四节 遗传变异的表现型,依来自于母本种质的遗传变异显性力而转移5
序(二)5
前言6
第五节 简评孟德尔遗传学对遗传学研究的影响7
绪论8
第二章 杂交F1相对方程式的推导、图解和构成因素的分析10
第一节 F1相对方程式的推导10
一 全因F1相对方程式的推导10
二 全因F1相对方程通式和相互关系式的推导12
三 复因F1相对方程式的推导13
四 单因F1相对方程式的推导14
第二节 F1相对方程式的图解15
一 F1相对方程式通式的图解15
二 F1相对排斥结合变异方程组的图解16
三 F1相对结合排斥变异方程组的图解18
四 F1相对引入缓充变异方程组的图解19
一 F1相对方程式基本构成因素的分析21
第三节 F1相对方程式构成因素的分析和术语、代号的应用21
二 遗传变异力(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和分类22
三 F1相对方程式遗传传递力的分析26
第三章 杂交F1相对方程式的运算和配线27
第一节 两个数量性状遗传例题的资料介绍27
第二节 有性杂交F1相对方程式的求解28
一 遗传变异显性力tanα的计算28
二 激发变异力L的计算31
三 相对缓充变异力u的计算33
四 母本相对遗传递力b的计算34
第三节 有性杂交F1相对方程式的配线35
第二节 F1相对方程式各量离差和标准离差的推导和求解40
一 距回归的离差df1x和标准离差Sf1x40
第一节 F1相对方程式各量离差和误差的由来40
第四章 杂交F1相对方程式各量离差和标准离差40
二 遗传变异显性力tanα的离差dtanα和标准离差Stanα43
三 相对缓充变异力u和激发变异力L离差du和dL以及标准离差Su和SL46
四 后代估计值?1的离差d?1和标准离差S?148
五 后代实测值f1的离差df1和标准离差Sf153
六 母本相对遗传传递力b的离差db和标准离差Sb56
第五章 杂交F1相对方程式各量总体置信区间估计58
第一节 置信区间估计的意义58
第二节 F1相对方程式各量总体置信区间估计通术58
第三节 F1相对方程式各量总体置信区间估计分术60
一 遗传变异显性力tanα总体置信区间估计60
二 相对缓充变异力u和激发变异力L总体置信区间估计61
三 ?1和?1总体置信区间估计63
四 母本相对遗传传递力b总体置信区间估计70
第四节 ?1和?1总体置信区间理论图和检索表的制作71
一 相对遗传变异系数α的引入71
二 ?1和?1总体置信区间理论图和检索表的制作76
第六章 杂交F1相对方程式各量显著性检验84
第一节 显著性检验的意义84
第二节 杂交F1相对方程式各估计量显著性检验通术84
第三节 杂交F1相对方程式各估计量显著性检验各术86
一 遗传变异显性力tanα显著性检验86
二 相对缓充变异力u和激发变异力L显著性检验87
三 ?1和?1显著性检验89
四 母体相对遗传传递力b显著性检验92
第七章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的综合运算95
第一节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的分析95
一 F1相对方程式要求的同一条件,可在不同条件下达到95
二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遗传变异和非遗传变异的分析95
三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的图解96
第二节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的综合运算97
一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综合运算的一般论术97
二 在不同条件下,一个数量性状遗传实例的综合运算98
三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的配线101
第三节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各量的离差和标准离差102
一 在不同条件下,距回归估计的离差d(f1-y).(x-y)和标准离差S(f-y).(x-y)102
三 在不同条件下,激发变异力L的标准离差SL和标准误差?L104
二 在不同条件下,遗传变异显性力tanα的离差dtanα和标准离差Stanα104
四 在不同条件下,?1和f1的标准离差S?1和Sf1105
五 不同年份高梁株高遗传F1相对方程式各量标准离差106
第四节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各量总体置信区间估计和显著性检验108
第八章 假设y=0,F1相对方程式的应用和图解112
第一节 假设y=0,F1相对方程式的应用和图解112
一 假设y=0,F1相对方程式的应用112
二 假设y=0,F1相对方程式的推导和图解112
三 假设y=0,不影响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f1的估计114
第二节 假设y=0,F1相对方程式的运算和配线114
一 两个实例资料的介绍114
二 假设y=0,F1相对方程式的计算116
三 假设y=0,F1相对方程式的配线118
第三节 假设y=0,F1相对方程式各量的离差和标准离差119
一 距回归估计的离差df1x和标准离差Sf1x119
二 遗传变异显性力tanα的离差dtanα和标准离差Stanα120
三 母本相对遗传力W的标准离差Su和标准误差?w121
四 b,?1和f1的标准离差Sb,S?1,和Sf1121
五 相对遗传力(量)系数c的引入122
六 高梁产量遗传F1相对方程式各量标准离差计算的实例123
第四节 假设y=0,F1相对方程式各量总体置信区间估计和显著性检验128
第九章 杂交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现象的分析(一)133
第一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等亲现象133
一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等亲律象133
二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等亲律推律之一135
三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等亲律推律之二136
四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等亲律推律之三137
第二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亲现象138
一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亲律138
二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亲律推律之一138
三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亲律推律之二142
四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亲律推律之三144
第三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亲现象145
一、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亲律145
二、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亲律推律之一146
三、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亲律推律之二148
第四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居亲现象150
四、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亲律推律之三150
一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居亲律151
二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居亲律推律之一153
三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居亲律推律之二156
四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居亲律推律之三158
第十章 杂交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现象分析(二)161
第一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均亲现象161
一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均亲律161
二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均亲律推律之一163
三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均亲律推律之二165
四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均亲律推律之三167
一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均亲律168
第二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均亲现象168
二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均亲律推律之一169
三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均亲律推律之二170
四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超均亲律推律之三171
第三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均亲现象171
一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均亲律171
二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均亲律推律之一172
三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均亲律推律之二173
四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弱均亲律推律之三173
第四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偏亲现象174
一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偏亲律174
二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偏亲律推律之一178
三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偏亲律推律之二181
四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偏亲律推律之三183
第十一章 杂交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现象的综合分析186
第一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现象的综合分析186
一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现象的综合论述186
二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现象的综合分析187
三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现象的综合图解187
第二节 实例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现象的分析196
第十二章 杂交F1相对方程式中(tanα)L项的特性分析203
第一节 F1相对方程式中(tanα)L项对F1遗传现象的影响和对育种实践的意义203
一 F1相对方程式中(tanα)L项对遗传现象的影响203
二 F1相对方程式中(tanα)L项对育种实践的意义204
第二节 不同条件和不同抽样求解得(tanα)L的实例介绍和初步分析204
一 抽样资料的来源和抽样205
三 抽样组平均数的计算206
二 不同抽样组计算(tanα)L,tanα和L的结果206
四 各抽样组计算结果的初步分析207
五 各抽样组tanα和L值的调整209
第三节 不同条件和不同抽样,F1相对方程式中(tanα)L的标准离差和显著性检验210
一 F1相对方程式中(tanα)L的标准离差S(sinα)L210
二 抽样组平均数的标准误差的计算211
三 各抽样组F1相对方程式中(tanα)L项分别显著性检验212
四 各抽样组F1相对方程式中(tanα)L项比较显著性检验213
第四节 有性杂交F1相对方程式中(tanα)L项的特性分析215
一 在同一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数量性状预测实例资料介绍217
第十三章 杂交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数量性状的预测和检验217
第一节 在同一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数量性状的预测217
二 在同一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1的预测218
三 在同一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预测?1总体置信区间估计218
四 在同一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未知后代预测?1显著性检验222
第二节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数量性状的预测222
一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数量性状预测实例222
二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未知预测?1的预测223
三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预测?1总体置信区间估计225
四 在不同条件下,F1相对方程式对后代预测?1显著性检验229
一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和差式简介232
二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乘积式简介232
第一节 有关杂交数量性状遗传F1公式的简介232
第十四章 有性杂交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回归式和其他式的比较232
第二节 以母性遗传为基础相对遗传变异理论与裴新澍相对遗传力理论的共同点和分岐233
一 裴新澍相对遗传力理论和公式简介233
二 以母性遗传为基础相对遗传变异理论与裴新澍相对遗传力理论的共同点和分岐234
第三节 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回归式和其他式的比较235
一 F1相对回归式与和差式的比较235
二 F1相对回归式与和差式实验资料分析比较236
三 F1相对面回归式与乘积式实验资料比较238
第十五章 正交和反交240
第一节 正交和反交资料介绍240
第二节 正交和反交资料一般分析242
一 正交和反交资料总体对比分析242
二 正交和反交资料系列对比分析243
三 正交和反交资料每对对比分析245
第三节 作物杂交F1相对数量性状遗传理论对正交和反交的认识251
一 F1相对方程式对正交和反交资料估测251
二 正交和反交回归估计?1系列对比分析256
三 正交和反交回归估计?1每对对比分析258
第四节 某些正交和反交表现为一样的分析263
一 亲本遗传和变异因素分析263
二 f1为均亲现象时,正交和反交为一样265
三 f1为互补现象时,正交和反交为一样267
四 f1为大均亲现象时,正交和反交为一样269
五 质量性状遗传正交和反交为一样271
附录 t-分布表273
后记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