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泉腔南戏概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泉腔南戏概述](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4310626.jpg)
- 刘浩然著 著
- 出版社: 泉州:泉州市刺桐文史研究社;泉州:泉州市菲律宾归侨联谊会
- ISBN: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134页
- 文件大小:5MB
- 文件页数:1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泉腔南戏概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引言1
南戏与戏文1
一、关于戏文1
二、关于徐文长的“……实首之”2
三、关于“鹘伶声嗽”3
四、“戏文”与“南戏”有别4
五、“南戏”一词之使用6
六、“戏文”一词之涵盖7
七、“南戏”始于何时8
八、泉腔南戏9
九、再释“实首之”一语10
南戏声腔述略12
一、专家对戏曲声腔的论述12
三、杭州、温州南戏声腔记述14
二、声腔与戏文14
四、“南戏”有关文本16
五、宋元南戏与诗词之关系17
六、南音的主要乐器18
南音、西音与泉腔南戏22
甲、南音与西音22
一、南音的组成22
二、关于南音的起源23
三、西音和南音23
乙、南音与古曲谱26
一、泉腔与闽语27
二、南音曲体结构28
三、明代福建声腔剧种29
四、福建声腔发展有利条件31
丙、南音与南戏33
一、古乐南传33
二、泉州南音源自唐乐34
三、泉腔南戏——梨园戏起源于唐代36
四、南音与七子班的关系36
五、国外名家对南音的评价37
傀儡、肉傀儡与小梨园39
一、唐代木偶已十分兴盛39
二、傀儡同佛教的关系41
三、傀儡戏与肉傀儡43
四、傀儡与小梨园44
五、傀儡戏给予小梨园七子班的影响46
(一)演出仪式方面46
(二)演出科步方面47
(三)小梨园源自傀儡的系列科步49
(四)《过殷府》的十八罗汉科50
六、关于“嗹哑哩唠嗹,嘉礼(傀儡)十八仙”53
八、关于傀儡是“戏祖”54
七、小梨园乐曲乐器与傀儡雷同54
九、关于“唐以人演傀儡”55
十、小结55
梨园子弟和小梨园戏57
一、“梨园”和“梨园子弟”57
二、简单的历史回顾58
三、教坊、“梨园子弟”和小梨园戏60
四、安、史之乱的影响63
五、别有特色的器具行头65
六、演出特点66
七、跳加冠、面具及其他67
八、严格的师承关系67
九、小结68
宋代杂剧与戏文69
一、关于杂剧69
二、南戏演出实况69
三、关于南戏定义范围71
四、宋初即有南曲73
五、关于高则诚及永嘉杂剧74
六、关于《琵琶记》的一些情况76
莆仙戏与宋元南戏78
一、莆仙戏渊源甚早78
二、剧目多而古老79
三、古乐曲保存甚多79
四、有利的社会基础79
五、宋代歌舞之风甚盛80
六、音乐家南来入闽80
七、统治阶级的倡导81
八、“书会先生”的出现81
九、“南戏”始于南渡之后82
十、莆仙戏和泉腔南戏83
泉腔南戏——杂剧余绪84
一、杂剧之兴起84
二、南宋杂剧85
三、“勾栏”之由来87
四、“瓦舍”、“才人”及“书会”87
五、杂剧很“杂”88
六、宋杂剧的提高89
七、杂剧馀绪,南戏遗响90
八、宋代漳、泉禁戏90
九、由禁戏给予的启示92
戏路随商路94
一、海上交通十分发达94
二、关于“戏路随商路”95
三、福建的“鲍老社”96
四、戏文沿商路扩散97
五、杭州与泉腔南戏98
六、从文人著作看福建戏优情况100
七、唐代福州音乐歌舞十分盛行101
八、明代泉州七子班103
泉腔南戏生存发展的沃壤105
一、简单历史回顾105
二、中原几次移民给予泉州文化的影响107
三、泉腔南戏107
四、泉腔南戏生存发展的沃壤108
(一)语言环境109
(二)文化环境110
(三)造型艺术繁荣110
(四)政治环境111
(五)经济基础112
(六)唐宋泉州宗教兴盛112
五、宗教与戏曲113
(一)关于“唠哩琏”114
(二)宗教对戏曲的影响114
(四)南戏中的法曲115
(三)“啰哩嗹”的内涵115
六、泉州宋代文化风尚的遗存116
梨园戏三个流派述略119
一、“下南”流派剧目特点119
二、宣和间的泉腔南戏120
三、关于南戏始于光宗朝121
四、关于七子班122
五、七子班的特点122
六、关于“上路”流派123
七、三个流派的内在联系124
八、几个特点125
梨园的传统剧目《荔镜传》127
一、唱本丰富了戏曲128
二、《陈三五娘》的海内外版本129
三、泉州人写泉州戏131
简单的结语133
后记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