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富与精神 关于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财富与精神 关于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
  • 王博伦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36694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81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603页
  • 主题词:经济学(学科: 哲学 学科: 研究) 经济学 哲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财富与精神 关于经济学基本问题的哲学思考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价值理论在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意义2

人类生活循环体的概念及其分析方法4

第一篇 人类生活13

第一章 人类生活的本质13

人类生活与动物生活的本质区别13

精神的存在和发展是人类生活的一般本质17

人类生活的内在形式和外在形式21

精神的起源28

第二章 精神的起源和精神的升华28

精神的生理效应33

精神的升华36

关于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概念的辨析41

第三章 生活目的44

思维分解和思维组合45

生活目的的概念51

生活目的与生活知识的关系问题55

两类基本生活目的57

目的构成和目的系统61

第四章 生活目的的实现66

内对应和外对应66

内外对应关系70

内外对应的两类基本形式74

第五章 人类生活的社会性质79

人类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及其本质79

人类生活是充满社会意义的精神生活84

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概念89

人类生活循环体的社会形式91

第六章 生活内容和生活时间97

生活内容和生活时间的概念97

精神生活内容的深度和广度103

精神生活内容的主次性107

精神生活内容的社会适应性112

精神生活内容的可变性114

第七章 精神发展构成118

精神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势119

深化精神和俗化精神121

深化精神和俗化精神的社会划分125

基础精神和没落精神130

基础精神和没落精神的社会划分134

时代精神138

第八章 精神本身的物质规定性143

广义精神和狭义精神的概念144

精神实体所具有的一般物质属性148

确认精神实体物质性的经济学意义152

劳动是精神支配下的人类活动159

第二篇 劳动和产品159

第九章 劳动的本质及其自然形态159

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外在经济形式165

广义劳动和狭义劳动170

认识性劳动和创造性劳动173

关于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辨析178

关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辨析182

第十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187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含义187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转化为劳动内部的质与量190

抽象劳动的客观恒定性196

抽象劳动比202

第十一章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08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概念208

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对立统一关系212

个人劳动比和社会劳动比218

社会劳动的交换性及其基本交换形式223

第十二章 产品的内涵和外延230

产品的社会内涵和自然内涵231

产品自然内涵对产品外延的规定性235

产品不包括人本身239

第十三章 产品物质实体的基本存在形式244

即逝产品和非即逝产品245

形象产品和抽象产品249

信息产品和非信息产品252

关于劳务产品的辨析258

第十四章 产品的经济空间265

产品空间的概念265

产品的经济空间269

经济产品和非经济产品277

第十五章 产品物质的质与量281

产品物质的质及其自然属性281

产品物质的量与质的关系285

第十六章 个人产品和社会产品290

个人产品和社会产品的概念及对立统一关系290

社会产品的交换性及其基本交换形式296

支配关系的概念304

第十七章 精神对劳动的支配关系304

第三篇 支配关系和创造关系304

支配关系的质与量309

支配关系的形式313

第十八章 劳动能力317

劳动能力的概念317

劳动能力的范围321

劳动能力的相对有限性324

劳动能力发展的绝对无限性328

第十九章 劳动资料332

劳动资料的概念333

劳动资料在劳动过程中的特殊地位337

劳动过程三要素的辩证关系340

个人劳动资料和社会劳动资料345

第二十章 创造关系的形式351

创造关系的外部形式352

劳动力概念的辨析356

创造关系的内部形式359

第二十一章 社会经济关系366

劳动过程的组织关系367

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371

劳动资料的所有关系377

劳动产品的交换关系384

劳动产品的消费关系390

第二十二章 技术关系与社会关系的矛盾399

技术关系与组织关系401

技术关系与分配关系404

技术关系与所有关系410

技术关系与交换关系415

技术关系与消费关系418

第二十三章 劳动生产率427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427

人类精神对劳动生产率的制约作用433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生产力的关系问题437

第四篇 效应关系和效用关系445

第二十四章 效应关系445

产品效应的概念445

产品的生理效应448

产品效应的质与量454

产品效应的社会性459

第二十五章 效用关系466

产品效用的概念466

产品效用的客观规定性472

正效用和负效用477

正效用和负效用的相对性481

效用关系的转移484

个人效用和社会效用的概念488

第二十六章 个人效用和社会效用488

个人效用和社会效用的对立统一形式493

个人效用和社会效用的辩证关系497

研究效用社会性质的经济学意义504

第二十七章 产品效用的量508

选择次序和分配次序508

产品效用是抽象劳动的函数514

产品效用现实地表现为货币量的函数518

产品效用量的可变性及其本质原因524

个人效用量和社会效用量的规定性539

第二十八章 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545

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的概念546

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对生产行为的指导意义548

主观效用和客观效用的辩证统一关系553

第二十九章 关于效用问题的辨析555

关于使用价值概念的辨析555

关于西方效用概念的辨析562

关于对西方效用学说批判的思考565

关于《财富与精神》下卷的说明5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