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水资源环境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水资源环境工程
  • 胡振鹏等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
  • ISBN:781075312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5页
  • 主题词:水资源-环境工程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水资源环境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水资源持续利用/1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战略/3

1.1.1可持续发展战略/3

1.1.2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机制/5

1.1.3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7

第二节 水资源持续利用/11

1.2.1 水资源的自然属性与开发利用特点/11

1.2.2我国水资源状况/12

1.2.3水资源持续利用/14

1.2.4我国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举措/15

第三节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18

1.3.1 改善生态环境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功能之一/19

1.3.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21

案例一埃及阿斯旺高坝/23

案例二三门峡水利工程/26

案例三都江堰水利工程/28

第四节 水资源环境工程/37

1.4.1 引言/37

1.4.2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38

1.4.3水资源环境工程/42

第二章水体污染及其评价/45

第一节 水体污染/47

2.1.1水体和水污染/47

2.1.2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49

2.1.3天然水体污染特点/61

案例四 2001年我国主要江河水体污染情况/65

第二节 水体污染源/70

2.2.1水体污染物质的主要来源/70

2.2.2污染源分类/72

2.2.3污染物控制/75

2.2.4污染源评价/79

案例五太湖富营养污染/81

第三节 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84

2.3.1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目的与基本步骤/84

2.3.2水环境评价的单要素分析/86

第四节 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92

2.4.1水污染综合指数法/92

2.4.2 W分级法/95

第三章水质预测和水环境容量/99

第一节 污染物在水流中的扩散与衰减/101

3.1.1水体自净/101

3.1.2扩散规律/103

3.1.3扩散基本方程/105

第二节 一般水质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06

3.2.1水质数学模型/106

3.2.2静水扩散方程的求解/107

3.2.3对流扩散方程的求解/113

3.2.4紊动扩散方程的求解/115

第三节 河流水质模型/122

3.3.1单纯混合模型/122

3.3.2河流pH模型/123

3.3.3河流水温模型/124

3.3.4河流BOD-DO耦合模型/125

3.3.5多河段水质模型/128

第四节 湖泊和水库水质模型/130

3.4.1湖泊水库水环境特征/130

3.4.2湖库水质模型/131

第五节 水质模型的识别与参数估值/139

3.5.1水质模型的识别/140

3.5.2水质模型的参数估值/140

第六节 水环境容量/146

3.6.1水环境容量的基本概念/146

3.6.2经济排污量和水资源持续利用排污量/148

3.6.3河流水环境容量的简化算法/149

第四章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157

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主要对策/159

4.1.1 加强流域综合管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160

4.1.2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与水污染防治相结合/161

4.1.3天然水域功能分区,水资源分类管理/162

4.1.4以污染物总量控制为原则,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和人工治污相结合/163

4.1.5以源头控制为主,点源和面源治理相结合/165

第二节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治理/166

4.2.1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治理的对策/166

4.2.2污水处理技术/171

4.2.3工业废水处理工艺流程/173

4.2.4城市生活污水处理/174

第三节 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176

4.3.1农村面源污染/176

4.3.2水土保持/177

4.3.3发展生态农业/178

案例六 江西千烟洲红壤丘陵区立体种养生态经济模式/182

第四节 水资源保护规划/185

4.4.1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基本原则/185

4.4.2水资源保护规划的内容/187

4.4.3水资源保护规划的编制/190

案例七 LH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规划/192

第五节 水环境管理/197

4.5.1水环境管理的手段/197

4.5.2排污权交易/201

4.5.3排污权交易的定量分析/203

案例八上海黄埔江排污权有偿转让/208

第五章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211

第一节 水库对天然径流的影响/213

5.1.1水库对天然经流的影响/213

5.1.2蓄水对上游的直接影响/215

5.1.3水库对下游的影响/217

5.1.4水库蓄水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18

案例九丹江口水库的径流调节作用/219

第二节 水库的气候效应/220

5.2.1水面面积与淹没范围的计算/220

5.2.2蒸发、气温和风/222

5.2.3降水/223

5.2.4水库渗漏/224

5.2.5局部气候效应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预测/225

案例十 丹江口水库的局部气候效应/226

5.3.1水库的水温结构/228

第三节 水库水温结构和下游河道水温/228

5.3.2大坝下游河道的水温变化/231

5.3.3水温结构预测/232

案例十一丹江口水库的水温结构及下游河道水温的变化/234

第四节 水库水质结构和下游河道水质/237

5.4.1水库水质/238

5.4.2水库水质预测和水污染防治/240

5.4.3下游河道水质/241

案例十二 官厅水库的污染/242

案例十三 丹江口水库的水质结构/243

5.5.2水库淤积形态及其判断/245

第五节 水库淤积/245

5.5.1水库淤积问题/245

5.5.3水库淤积的演变/249

5.5.4水库淤积的防治/250

案例十四丹江口水库泥沙淤积情况/252

第六节 水库下游河道形态演变/255

5.6.1水库运行与下游河道形态的相互作用/255

5.6.2河道形态变化的估算/258

案例十五 丹江口水库下游河道形态演变情况/259

5.7.1水库诱发地震简况/264

第七节 水库诱发地震/264

5.7.2水库地震与构造地震的区别/266

5.7.3水库诱发地震的有关因素/267

案例十六新丰江水库地震/269

第八节 水库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与影响/276

5.8.1陆生生物/277

5.8.2水生生物/278

案例十七 丹江口水库对汉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系统的调整/280

第九节 围湖造田与生态环境系统/289

5.9.1引言/289

5.9.2过度围垦减少洪水调蓄能力/291

5.9.3围垦对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293

5.9.4解决过度围垦的对策/294

案例十八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295

第十节 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99

5.10.1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99

5.10.2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不利影响的措施/301

案例十九大坳水利枢纽施工用地规划与管理/302

第十一节 水利工程开发性移民/304

5.11.1水利工程建设的移民问题/304

5.11.2 开发性移民/306

第六章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311

第一节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概论/313

6.1.1 引言/313

6.1.2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314

6.1.3评价内容/317

第二节 综合评价与方案选择/322

6.2.1利奥波德矩阵法/323

6.2.2层次分析法/325

6.2.3现行环境影响评价方法述评/327

第三节 自然资源与环境要素的经济价值评估/328

6.3.1 劳动价值理论与资源环境因素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328

6.3.2西方经济学关于资源环境要素的价值理论/335

第四节 环境质量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的价值分析/336

6.4.1资源环境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框架/336

6.4.2环境质量作为要素投入的价值分析/339

6.4.3环境质量作为要素投入的价值估算方法/341

第五节 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计算/344

6.5.1资源环境要素影子价格的基本模型/344

6.5.2天然水资源影子价格的定量分析/347

案例二十PX市水资源的影子价格求算/348

附录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5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代替GB8978—88)/35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