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科学社会主义简明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简明教程
  • 河南大学编写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0096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4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科学社会主义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论1

第一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及其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1

一、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特点1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与体系4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地位6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与发展7

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7

二、科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10

三、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18

第三节 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和方法21

一、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21

二、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22

第一章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5

第一节 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25

一、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25

二、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一个历史过程29

三、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情况不会改变其必然灭亡的命运31

第二节 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和共产主义的建设者37

一、无产阶级是伟大的革命阶级37

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是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直接动力42

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46

第二章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斗争53

第一节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道路53

一、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条件53

二、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夺取国家政权56

三、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形式59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63

一、社会主义革命能够在一国或几国首先获得胜利63

二、不发达国家先于发达国家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特殊条件65

三、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的状况68

第三节 无产级阶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72

一、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72

二、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74

第四节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同盟军77

一、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77

二、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79

三、实行正确的战路策略82

第三章 无产阶级政党87

第一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87

一、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87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90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作用92

第二节 无产阶级政党的自身建设96

一、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重要性96

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主要内容99

三、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方法107

第四章 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112

第一节 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必然性11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112

二、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115

三、过渡时期的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117

四、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国家政权122

第二节 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任务125

一、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125

二、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127

三、进行思想教育,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129

四、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抵御外敌的侵略132

第五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和阶级结构13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136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136

二、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140

第二节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143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工人阶级143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农民阶级146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知识分子149

一、社会主义时期统一战线的内容和性质152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爱国统一战线152

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155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6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核心161

一、社会主义时期还需要国家政权161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区别165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内容和形式168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169

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172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设175

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必要性175

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内容和意义178

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途径182

第七章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1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必然性190

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基本含义190

二、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193

三、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196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道路199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199

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自我完善202

三、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道路的多样性207

第八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217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高度发展217

二、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基本指导方针2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27

一、社会主义思想建设227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34

三、知识分子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239

第九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关系243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与内容243

一、民族特征及社会主义民族的特点243

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形成与发展248

三、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及其实质25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政策256

一、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256

二、实行符合本国民族实际的基本政策260

三、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265

第十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教问题272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宗教272

一、宗教的产生、发展与消亡272

二、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根源、特点和作用27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宗教问题的政策284

一、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284

二、团结宗教信仰者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89

第十一章 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关系29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性质293

一、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历史发展293

二、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和平性质294

一、独立自主原则298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原则298

二、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原则301

三、和平共处原则305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任务309

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09

二、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友好合作,支持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正义斗争310

三、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加强经济文化往来313

四、发展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的关系,加强国际无产阶级的团结与合作31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32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320

一、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320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322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最终要过渡到共产主义326

一、共产主义是最美好的社会326

二、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长期性和多样性330

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