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史寻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史寻证
  • 李学勤,郭志坤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ISBN:754282892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71页
  • 文件大小:132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史评(地点: 中国 年代: 古代) 史评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史寻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总序1

李序3

郭序6

第一章 走出疑古与古史溯源17

关于古代史19

世纪风云中的古史研究及其价值认同19

疑古思潮的历史作用及其深远影响21

疑古思潮的过犹不及28

古史辨与神话传说30

传说与古史35

疑古、释古与重建古史36

第二章 二重证据法与现代考古学45

关于考古学47

古代观、古史重建与现代考古学47

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建立49

王国维及其“二重证据法”52

“二重证据法”与“三重证据法”55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及其特色56

比较研究及其在考古学中的运用59

古代研究中的中外比较研究63

比较研究适用的范围与层次65

考古与思想文化史及边疆史地研究70

历史学与考古学的交流沟通74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新趋势77

第三章 古书反思与典籍解读81

关于文献学83

古籍研究的新纪元83

对古书认识的反思85

古文献学前人成就评价87

以考古成果印证古文献91

出土材料与文献典籍的互相印证94

出土古籍与古文献研究98

出土古书与传世典籍断代100

出土古籍与考古研究103

古书辨析新认识104

出土古籍与古籍校勘107

出土文献典籍整理研究的课题和任务111

第四章 文字考释与史实探索115

关于古文字学117

古文字与古史研究117

中国文字起源探索118

文字起源探索的中外比较研究120

中外古文字异同122

古文字学研究对象及其发展123

古文字释读125

古文字学与考古学128

古文字学与语言学131

古文字学与文献学133

古文字学与古代思想文化史研究135

古文字学分支学科136

战国秦汉古文字材料分类137

古文字学人才培养142

古文字学治学方法145

古文字研究“六戒”148

古文字学论著举要150

第五章 甲骨发现与分期研究155

关于甲骨学157

甲骨学与古史研究157

甲骨文和甲骨学159

甲骨文的考释160

卜法·占卜程序·卜辞161

卜辞研究的钥匙164

卜辞的史料价值166

甲骨搜集和殷墟发掘168

甲骨文的著录和整理170

甲骨缀合172

甲骨分期及其新说173

周原遗址与西周甲骨176

甲骨学的新成就与新进展179

甲骨学的当前课题181

第六章 青铜时代与文化艺术185

关于青铜器研究187

青铜器与古史研究187

青铜时代及青铜器的演变190

青铜器铭文的史料价值193

中国青铜器的艺术价值196

青铜器的科技史价值202

青铜器的湮没与重现206

青铜器的年代确定及其特点209

青铜器研究及其成果213

青铜器文化及其地域特征217

中心文化圈及其转移221

不同文化圈的相互影响与交融224

青铜时代的吴文化228

第七章 简帛研究与学术思想235

关于简帛学237

从“竹帛烟销”到“发现时代”237

简帛书的版本学价值244

简帛书对于学术史的意义248

从稷下学宫看春秋战国学术繁荣250

从出土简帛书看秦汉学术文化传流252

出土简帛与楚文化255

重写学术史259

学术史的总结与任务261

第八章 礼乐典章与古史解读265

晓礼与识史267

关于古代礼制研究267

文明初绽与礼仪起源270

礼制与礼学273

礼仪典籍及其流传277

古代礼制的概括和分类--五礼280

乐在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283

《乐记》及其作者285

考古发现与乐史揭秘288

丧葬礼俗与古代社会演进291

爵制·宗法·姓氏295

第九章 文明起源与文明进程301

关于古代文明303

中国古代文明初绽探究及其特点303

古代文明的标准309

青铜时代与文明起源312

文字产生与文明起源315

城市出现与文明起源320

礼制形成与文明起源324

贫富分化与文明起源328

人牲人殉发端与文明起源331

中国古代文明探源334

第十章 年代学与多学科结合337

关于“夏商周断代工程”339

断代--历史的必然339

探索--时代的局限与呼唤341

中外年代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343

“工程”的目标和途径350

夏代探索与商史研究352

夏商周之关系356

三代的远近与通向三代的门径359

“工程”的多学科分工与合作361

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课题与前景364

中国古代研究的必由之路3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