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医养生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学梓,钱秋海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ISBN:7506725355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90页
- 文件大小:59MB
- 文件页数:8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医养生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理论篇3
第一章 绪论3
第一节 养生与养生学3
第二节 中医养生学的性质和特点4
第三节 养生保健的目的和意义7
第二章 中医养生学发展史略9
第一节 上古时期9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11
第三节 秦汉晋唐时期15
第四节 宋元明清时期22
第五节 近现代养生学复兴发展时期29
第三章 著名中医典籍养生述要32
第一节 《黄帝内经》对养生学的贡献32
第二节 《伤寒论》养生著述概要55
第三节 《金匮要略》有关养生保健的论述58
第四节 《温病》有关预防的养生特点65
第四章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72
第一节 延缓衰老72
第二节 形神合一81
第三节 天人相应87
第五章 养生学的现代研究92
第一节 衰老的原因92
第二节 现代医学有关衰老的学说94
第三节 延缓衰老的现代实验研究97
第四节 延缓衰老的几种措施与方法99
第六章 中医养生学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103
第一节 正气为本103
第二节 预防为主105
第三节 整体观念106
第四节 审因施养107
第五节 清静养神131
第六节 节欲保精132
第七节 阴阳平衡134
第八节 畅通经络135
第九节 协调脏腑136
第十节 饮食有关137
第十一节 起居有常139
第十二节 和于术数140
中篇 临床养生篇145
第七章 精神养生145
第一节 精神养生的概念与特点145
第二节 精神养生的原理146
第三节 精神养生的意义与作用147
第四节 精神养生的原则151
第五节 精神养生的常用方法152
第八章 饮食养生163
第一节 饮食养生的概念与特点163
第二节 饮食养生的原理164
第三节 饮食养生的意义与作用167
第四节 饮食养生保健的原则与方法170
第五节 食养品的种类及基本制作方法174
第六节 中医医疗保健食品的概念与分类176
第七节 常用的养生保健食谱180
第八节 食物的配伍应用245
第九节 饮食应用禁忌246
第九章 运动养生249
第一节 运动养生的概念与特点249
第二节 运动养生的原理250
第三节 运动养生的意义与作用250
第四节 运动养生的原则252
第五节 运动养生的常用方法253
第六节 病后运动养生调摄要点272
第十章 起居养生274
第一节 起居养生的概念与特点274
第二节 起居养生的意义276
第三节 起居养生的原则278
第四节 起居养生的常用方法283
第五节 病后起居养生调摄要点298
第十一章 环境养生300
第一节 环境养生的概念与特点300
第二节 环境的分类301
第三节 人类适宜的环境301
第四节 不良的环境因素304
第五节 常用环境养生的措施与方法306
第十二章 睡眠养生310
第一节 睡眠养生的概念310
第二节 睡眠的生理310
第三节 睡眠养生的意义311
第四节 睡眠养生的原则与方法311
第五节 失眠的处理与预防318
第六节 梦与养生321
第十三章 房事养生330
第一节 房事养生的概念与特点330
第二节 房事养生的基本原理330
第三节 房事养生的意义333
第四节 房事养生的要领334
第五节 房事养生保健常用方法337
第六节 性保健与食物349
第七节 房事禁忌与注意事项358
第八节 性疾病与性保健362
第十四章 推拿按摩养生372
第一节 推拿养生的概念与特点372
第二节 推拿养生的作用及原理372
第三节 推拿养生的施术原则374
第四节 推拿养生的主要原则374
第五节 推拿养生的取穴与定位375
第六节 推拿养生的常用手法377
第七节 推拿养生常用保健穴383
第八节 身体各部位养生保健推拿法402
第十五章 针灸养生408
第一节 针灸养生概念与特点408
第二节 针灸养生的基本原理409
第三节 针灸养生的意义与作用415
第四节 针灸养生的要领417
第五节 针灸养生的常用穴位420
第六节 针灸养生的常用刺激方法446
第七节 常见病的针灸养生保健459
第十六章 气功养生464
第一节 气功养生的概念与特点464
第二节 气功养生的原理469
第三节 气功养生的意义475
第四节 气功养生的习练要领476
第五节 气功养生的基本方法479
第六节 练功时间与方位484
第七节 练功常用的窍穴485
第八节 练功中的触动与偏差499
第九节 常用的养生气功502
第十七章 浴身养生516
第一节 浴身养生的概念与特点516
第二节 浴身养生的原理516
第三节 浴身养生的意义517
第四节 浴身养生的分类517
第五节 常用浴身养生方法517
第十八章 刮痧养生529
第一节 刮痧养生的概念529
第二节 刮痧养生的基本原理529
第三节 刮痧养生的意义544
第四节 刮痧养生的基本手法545
第五节 刮痧养生的注意事项545
第六节 刮痧治疗的步骤546
第七节 刮痧禁用、慎用症547
第八节 人体分部位刮痧方法547
第九节 扯痧、挤痧、揪痧、放痧疗法与养生550
第十九章 脐疗与养生554
第一节 脐疗养生的概念、特点554
第二节 脐疗养生的理论基础555
第三节 脐疗养生的作用机制560
第四节 脐疗养生的功用适应症562
第五节 脐疗的用药特点及剂型563
第六节 常用脐疗养生方法564
第二十章 足心疗法与养生572
第一节 足心疗法的概念与特点572
第二节 足心疗法养生的理论依据及作用原理574
第三节 足心疗法养生的功用及适应症581
第四节 足心疗法养生的用药原则与剂型583
第五节 足心疗法养生的注意事项583
第二十一章 穴位贴敷与养生586
第一节 穴位贴敷养生的概念与特点586
第二节 穴位贴敷与养生的理论依据和作用原理589
第三节 穴位贴敷疗法的功用及适应症595
第四节 穴位贴敷养生的用药原则与精要选穴596
第五节 穴位贴敷与养生的注意事项598
第二十二章 药物养生600
第一节 药物养生的概念与特点600
第二节 药物养生的原理601
第三节 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606
第四节 常用养生保健天然药物611
第五节 益寿延年常用名方647
第六节 美容养颜名方举隅680
第七节 常用健脑益智方剂702
下篇 疾病养生康复篇709
第二十三章 疾病养生康复原则709
第一节 未病先防709
第二节 既病防变711
第三节 病后防复711
第二十四章 内科疾病养生康复要点713
第一节 呼吸系统疾病713
第二节 消化系统疾病720
第三节 循环(心血管)系统疾病730
第四节 泌尿系统疾病734
第五节 血液系统疾病738
第六节 内分泌代谢疾病741
第七节 风湿性疾病745
第二十五章 外科疾病养生康复要点748
第一节 外科感染性病症748
第二节 外科急腹症750
第三节 外科乳腺疾病752
第四节 外科周围血管疾病753
第五节 外科肛肠疾病755
第二十六章 妇科疾病养生康复要点759
第一节 月经病759
第二节 妊娠病763
第三节 产后病症765
第四节 妇科杂病767
第二十七章 儿科疾病养生康复要点770
第一节 新生儿疾病770
第二节 常见传染病772
第三节 儿科常见病与杂症774
第二十八章 皮肤科常见疾病养生康复要点777
第一节 分类和范围777
第二节 疾病特点777
第三节 养生康复要点和方法777
第四节 常见皮肤病养生康复方法778
第二十九章 骨科疾病养生康复要点780
第一节 骨折780
第二节 脱位782
第三节 伤筋783
第四节 骨病785
第三十章 肿瘤疾病养生康复要点787
第一节 分类和范围787
第二节 疾病特点787
第三节 养生康复要点787
第四节 常见肿瘤疾病养生康复方法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