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调实验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语调实验研究
  • 林茂灿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0821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357页
  • 主题词:汉语-语调-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语语调实验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总论1

1.1研究汉语语调的理论、方法、步骤和目标1

1.1.1汉语语调研究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赵元任语调学说的核心思想1

1.1.2本书研究汉语语调的理论、方法、步骤和目标3

1.2各章的主要内容4

第2章 声调9

2.1普通话声调的声学表现9

2.1.1音高显示器的普通话声调声学分析11

2.1.2用《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单音节词的声调声学分析19

2.1.3普通话声调的声学表现23

2.2普通话声调征兆的感知实验26

2.2.1实验方法26

2.2.2实验结果28

2.2.3实验结论33

2.2.4讨论两个问题34

2.3普通话声调信息域的感知实验35

2.3.1实验方法36

2.3.2实验结果37

2.3.3讨论和结论43

第3章 正常重音45

3.1词重音45

3.1.1两音节词重音的实验研究46

3.1.2三音节词重音的实验研究57

3.1.3普通话词正常重音的声学表现、特征及其听感74

3.2普通话四音节词和短语中的声调协同发音75

3.3普通话两音节间基频过渡及其感知——声调音高与基频(F0)之间非线性关系的又一例证86

3.3.1普通话基频过渡的声学分析86

3.3.2普通话两音节词基频过渡的感知实验90

3.3.3福州话VV和VmV中“降调+升降调”的声学表现及其感知95

3.3.4结论和讨论97

第4章 轻声和词重音类型100

4.1轻声100

4.1.1轻声与词义、语法成分100

4.1.2轻声在普通话中的地位102

4.1.3关于轻声的不同意见103

4.1.4普通话轻声声学性质的实验研究103

4.1.5轻声是弱重音的实验研究115

4.2词重音类型123

4.2.1两音节词重音类型123

4.2.2三音节词重音格式127

4.3普通话词重音的声学表现、特征及其听感127

4.4词重音与韵律词重音127

第5章 焦点重音129

5.1焦点重音与音高129

5.1.1宽焦点和窄焦点129

5.1.2焦点重音130

5.1.3有关学者关于焦点重音与音高关系的研究结论130

5.2焦点重音的声学表现及其特征131

5.2.1研究语料131

5.2.2研究方法132

5.2.3研究结果135

5.2.4窄焦点重音与宽焦点重音的范畴问题145

5.3从语法与句重音关系得到的焦点重音性质145

5.3.1句法重音146

5.3.2语义重音191

5.3.3强调重音211

5.3.4对比重音214

5.3.5焦点重音的声学表现及其特征217

第6章 功能语气219

6.1汉语语调研究进展219

6.1.1赵元任的汉语语调学说219

6.1.2汉语语调与音高曲线220

6.1.3句末调观点221

6.1.4区分疑问语调和陈述语调的两种机制222

6.1.5 Fujisaki Model与广东话的疑问语调合成222

6.2英语语调研究进展223

6.3疑问句离开上下文后有不同疑问强度224

6.3.1语料225

6.3.2疑问在离开上下文后的强度变化226

6.3.3是非问短语在离开上下文后有不同强度的初步解释227

6.4回声问与边界调——探索性实验228

6.4.1回声问的边界调及其声学表现228

6.4.2疑问语气与陈述语气的区分存在于边界调——合成听辨实验证明233

6.4.3边界调的声学关联物是其音高曲拱的起点高低和斜率大小235

6.4.4边界调的初步结论和讨论237

6.5普通话疑问语调和陈述语调的产生与感知239

6.5.1“疑问音高与陈述音高的差值”声学分析239

6.5.2互换末音节的感知实验245

6.5.3普通话数字串短语的疑问边界调和陈述边界调音高活动方式248

6.5.4疑问边界调和陈述边界调音高表现的再验证249

6.5.5结论和讨论252

6.6普通话疑问边界调和陈述边界调的音高模式252

6.7疑问边界调和陈述边界调与声调关系的实验研究——兼论赵元任的“代数和”学说254

6.7.1赵元任汉语语调的“代数和”学说254

6.7.2疑问边界调和陈述边界调与单字调关系的实验研究255

6.8疑问句句末基频“上升尾巴”与语气助词——赵元任先生“连续叠加”说初探259

6.8.1赵元任提出的“同时叠加”和“连续叠加”259

6.8.2赵元任认为“上升尾巴”和“下降尾巴”是助词260

6.8.3“上升尾巴”是助词的实验260

6.9汉语无标记感叹句语调研究269

6.9.1汉语感叹语调研究现状269

6.9.2研究范围与方法270

6.9.3声学分析270

6.9.4合成与听辨实验274

6.9.5结论276

6.10普通话命令语气277

6.10.1祈使句与命令句277

6.10.2边界调的声学分析278

6.10.3命令句的音系描述与语音实现282

6.10.4结论283

第7章 汉语语调的双要素模型与句子节奏及汉语语调的表述284

7.1重音和疑问等的边界调是赵元任语调学说中说的“大波浪”284

7.2 AM理论与调群理论的异同284

7.3 Gu等(2006)利用Fujisaki模型(1984)实现广东话疑问和重音的合成285

7.4语调短语里的音高(及时长)做有规律变化286

7.5汉语语调的双要素模型289

7.6汉英语调模型的异同290

7.7汉语句子节奏291

7.8汉语语调的表述293

附录1语音音段的一些基础知识294

1.1语音的产生294

1.2声音的频谱295

1.3频谱的形成297

1.4元音的声学表现299

1.5辅音的声学表现301

附录2元音固有强度307

2.1元音固有强度307

2.2影响元音强度的三个因素308

2.3元音固有响度309

附录3 M和F念不同声母的单音节表和单音节时长311

附录4 M和F念两音节表和三音节表314

参考文献330

后记3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