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南京市土地资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南京市国土管理局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19809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18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南京市土地资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况1
第一节 地理位置1
第二节 区位条件2
第三节 行政区划3
第四节 土地利用简史3
第五节 土地资源概述5
第二章 土地自然环境7
第一节 地貌7
一、地貌构成7
二、地貌类型8
第二节 气候9
一、气候概况9
二、气候特征10
三、气候区划12
四、气象灾害12
五、城市热岛效应13
第三节 土壤13
一、自然土壤类型13
二、耕作土壤14
三、土壤肥力状况15
一、次生植被16
二、人工植被16
第四节 植被16
第五节 矿产资源17
一、矿产类型和分布17
二、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18
第六节 景观资源18
一、自然景观18
二、人文景观19
一、公路运输20
二、铁路运输20
第三章 社会经济环境20
第一节 交通运输20
三、水路运输21
四、航空运输21
五、邮电通讯21
六、管道运输24
第二节 人口与劳动力24
一、人口数量和分布24
二、人口变迁25
三、劳动力资源26
一、经济发展28
第三节 社会经济28
二、产业结构29
三、教育与科技29
第四章 土地权属33
第一节 土地权属概述33
一、土地权属资料的获得33
二、土地权属现况34
三、土地权属变动对土地利用的影响34
一、国有土地的数量和分布35
第二节 国有土地35
二、国有土地的使用特点36
第三节 集体土地39
一、集体土地的数量和分布39
二、集体土地的使用特点40
第四节 权属未定土地41
一、境界线及权属界线状况41
二、权属争议的原因42
一、飞地的数量和分布43
第五节 飞地43
四、权属未定土地的利用43
三、权属未定土地的数量和分布43
二、飞地形成的原因和利用44
第五章 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分析45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45
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依据45
二、土地利用类型的含义4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47
一、土地利用现状类型的构成47
二、土地利用现状结构的特点50
三、土地利用结构的演变51
第三节 耕地53
一、耕地的数量54
二、耕地的分布55
三、耕地的质量56
四、耕地的利用57
第四节 园地60
一、果园的数量和分布60
二、桑园的数量和分布60
三、茶园的数量和分布60
一、林地的分布61
第五节 林地61
四、其他园地的数量和分布61
二、林地的特征62
三、林地的利用63
第六节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63
一、城镇用地64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67
三、独立工矿用地68
四、特殊用地68
第七节 交通用地69
一、铁路用地69
三、农村道路用地70
二、公路用地70
四、其他交通用地71
第八节 水域71
一、水域的类型71
二、水域的利用74
第九节 未利用土地74
一、未利用土地的分布74
二、未利用土地的成因75
三、未利用土地的利用77
三、分区的指标78
二、分区的原则78
第六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区78
一、分区的目的78
第一节 分区的目的和方法78
四、分区的方法8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区91
一、分区界线的确定91
二、各区土地利用现状及结构分析94
三、土地产出率和产值占地率区际比较97
第三节 土地利用分区描述98
一、北部丘陵岗地农业土地利用区98
二、中部江河沿岸平原谷地农业土地利用区100
三、西南及东部丘陵岗地农业土地利用区101
四、南部圩区岗地农业土地利用区103
五、中部城市土地利用区105
第七章 土地资源评价与价值核算107
第一节 土地生产力评价107
一、土地生产力评价的依据107
二、土地生产力的分级标准107
三、土地生产力评价107
二、土地适宜性评价范围的界定111
第二节 土地适宜性评价111
一、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目的与原则111
三、土地适宜性的一般分析113
四、土地适宜性与土地利用现状比较114
五、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114
第三节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115
一、农业土地生产潜力评价115
二、农业后备土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116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评价116
一、规划期内对城市用地的需求117
第四节 城市建成区土地潜力分析117
二、规划期建成区用地潜力分析119
三、城市土地潜力的效益分析121
四、挖掘城市土地潜力的途径122
第五节 耕地资源价值量的核算122
一、耕地资源价值核算的思路122
二、不同区域耕地潜在生产力评价122
三、耕地社会经济条件评价124
四、耕地生态环境条件评价125
五、耕地资源综合评价及基准地价测算126
一、南京市建成区市地基准地价131
第六节 市地基准地价131
二、县城镇市地基准地价139
第八章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开发利用对策148
第一节 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需求量预测148
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和原则148
二、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的需求148
三、土地供需平衡分析150
第二节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150
一、土地利用结构模型150
二、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59
三、土地利用时空布局162
第三节 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对策165
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165
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具体对策167
三、基本农田保护对策169
四、建设用地管理对策169
附录171
1.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含义218
2.市、县、区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成果数据218
后记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