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260267.jpg)
- 王一丁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18551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货币的本质、职能与货币制度1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1
一、商品内在矛盾的运动促进了货币的1
产生1
二、商品交换中价值形式的演化3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保留货币的客观9
经济基础9
一、货币是一般等价物12
第二节 货币的本质12
二、货币体现着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14
第三节 货币的职能与作用17
一、货币的职能17
二、货币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21
第四节 货币制度23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24
二、货币制度演进27
第二章 货币流通32
第一节 货币流通概述32
一、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32
二、货币流通形式34
三、货币流通渠道37
四、货币流通层次及其划分40
第二节 货币流通规律42
一、货币流通规律的实质42
二、纸币流通规律45
三、货币流通规律的客观要求与作用47
范围47
第三节 货币流通正常化的标志与条件50
一、确定货币流通正常与否标志的理论50
基础50
二、衡量货币流通正常化的主要标志51
三、实现货币流通正常化的条件54
第四节 通货膨胀59
一、通货膨胀的概念59
二、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影响60
三、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对策63
四、资本主义国家通货膨胀理论简介67
第三章 信用的本质与作用70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70
一、商品经济萌芽和发展时期的高利贷70
信用70
信用73
二、商品经济高度发达时期的资本主义73
三、商品经济继续存在的社会主义时期的信76
用基础76
第二节 信用的形式78
一、商业信用79
二、银行信用80
三、国家信用83
四、消费信用85
五、其它信用86
一、利息的性质87
第二节 利息和利息率87
二、利息率的确定及其变化89
三、我国社会主义利息和利息率92
第四节 社会主义信用的职能和作用95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的信用关系95
二、社会主义信用的职能与作用97
三、社会主义信用资金的来源与应用102
第四章 资本主义银行106
第一节 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与发展106
一、前资本主义时期的货币经营业106
二、现代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107
三、资本主义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08
四、帝国主义时期银行的新作用110
第二节 资本主义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111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111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115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118
四、商业银行经营原则120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中央银行123
一、资本主义中央银行的产生123
二、资本主义中央银行的职能与作用124
措施128
三、资本主义中央银行调节经济的128
第四节 资本主义的专业银行与非银行金融130
机构130
一、投资银行130
二、不动产抵押银行131
三、储蓄银行131
四、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132
第五章 社会主义银行133
第一节 我国社会主义银行的建立和发展133
一、革命根据地银行的建立133
二、对民族资本主义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34
三、我国社会主义银行体系的确立与完善135
一、专业银行的性质与作用137
第二节 我国的专业银行137
二、专业银行的业务140
三、专业银行的经营和管理144
第三节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147
一、金融信托投资机构147
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49
三、城乡信用合作社149
第四节 我国的中央银行151
一、我国中央银行单独设立的客观必要性151
与职能152
二、我国社会主义中央银行的性质、地位152
三、我国中央银行的组织机构153
四、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管理153
第六章 我国中央银行对宏观经济的控制和调节155
第一节 我国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155
一、我国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客观依据156
二、我国中央银行实施宏观调控的可能性157
三、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基本任务160
第二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163
一、什么是货币政策163
二、货币政策目标概述166
三、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168
第三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171
一、计划管理172
二、再贷款175
三、存款准备金177
四、利息率179
五、其他货币政策工具180
第四节 我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指标181
一、确定中介指标的必要性和条件181
二、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184
三、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和选择188
一、货币政策总体上应服务于国民经济计划192
第五节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其它宏观经济192
政策的协调192
二、货币政策必须适应国家的产业政策194
三、货币政策要与财政政策相配合196
第七章 对外金融关系201
第一节 国际收支201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201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及其主要内容202
三、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204
第二节 外汇与汇率208
一、外汇与外汇管制209
二、汇率的概念及标价方法212
三、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及汇率变动对214
经济的影响214
四、人民币汇价218
第三节 利用外资和外债管理221
一、我国利用外资的必要性221
二、利用外资的原则222
三、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223
四、国家对外债的管理226
一、国际结算的概念229
第四节 国际结算229
二、国际结算方式230
第五节 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机构232
一、国际金融市场简介232
二、全球性的国际金融机构234
第八章 金融市场239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239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状况239
二、金融市场概念的界定240
三、金融市场的作用242
四、金融市场的分类242
一、金融市场的参与者245
第二节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及中介机构245
二、金融市场的中介机构246
第三节 金融市场的交易工具248
一、金融市场交易工具的概念248
二、投资者选择金融工具应考虑的因素249
三、交易工具的种类250
第四节 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252
一、储蓄与投资252
二、金融市场的运行257
三、金融市场的结构、层次263
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概况266
第五节 我国金市场现状与展望266
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68
三、对我国金融市场近期发展的展望269
附录: 当代西方金融理论评介273
第一节 凯恩斯的货币金融理论273
一、凯恩斯早期的货币金融理论274
二、凯恩斯成熟的货币金融理论277
三、对凯恩斯货币金融理论的评价281
第二节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282
一、货币理论282
二、货币政策主张290
三、对弗里德曼货币金融理论的评价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