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伤寒论新解 《伤寒论》的逻辑学科学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伤寒论新解 《伤寒论》的逻辑学科学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
  • 马堪温,赵洪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089527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35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伤寒论新解 《伤寒论》的逻辑学科学学和中西医结合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伤寒论》的逻辑原理1

第一节 逻辑、科学与伤寒学2

一、逻辑与科学著作2

二、逻辑与伤寒学研究13

三、古代伤寒学简介16

四、再谈逻辑与伤寒学——逻辑与实验21

五、逻辑学史和科学史简述23

六、中外文化与逻辑学25

七、逻辑与思维31

八、《伤寒论》与辩证逻辑37

第二节 古希腊应用逻辑的典范与《伤寒论》39

一、《几何原本》与公理体系39

二、《伤寒论》的初始概念和公理初探43

第三节 《伤寒论》的逻辑原理54

一、《伤寒论》是一种公理体系54

二、《伤寒论》的自然和生理公理、定理58

三、《伤寒论》的病理公理、定理64

四、《伤寒论》的脉象公理、定理70

五、八纲辨证定理71

六、《伤寒论》的治则定理75

七、《伤寒论》的治法和方药公理或定律77

第二章 《伤寒论》基本概念与六经各篇 新解87

第一节 伤寒杂病新解88

第二节 六经新解96

第三节 传经新解103

第四节 六经纲领新解107

第五节 中风伤寒新解110

第六节 太阳篇 新解113

第七节 阳明篇 新解137

第八节 少阳篇 新解147

第九节 太阴篇 新解151

第十节 少阴篇 新解153

第十一节 厥阴篇 新解163

第三章 《伤寒论》要方、危证中西医结合新解174

第一节 桂枝汤新解175

附一:续伸桂枝汤新解182

附二:三伸桂枝汤新解187

第二节 麻黄汤新解——中西医结合论发汗和解热192

第三节 四逆汤新解——试论仲景治休克207

第四节 柴胡汤新解——中西医结合论和法215

第五节 五苓散新解——试论仲景治脱水227

第六节 伤寒死证新解231

第四章 《伤寒论》与西医热病学比较研究237

第一节 东西方思维与热病学体系异同240

一、阴阳结构模式与单子结构模式241

二、三阴三阳与解剖生理系统249

三、热病、风寒与致病微生物252

第二节 中西医热病治疗原则比较254

一、关于病因疗法、对症疗法、支持疗法和护理调养254

二、中西医结合解八法258

三、关于扶正祛邪262

四、关于标本缓急263

第三节 中西医观察和处理发热比较265

一、关于发热及其程度265

二、关于发热与恶寒266

三、关于发热与汗出267

四、关于寒热往来269

五、关于发热与厥270

六、关于发热与渴272

七、关于发热与小便273

八、关于发热与头痛275

第四节 西医常见热病与仲景伤寒比较277

一、感冒与伤寒277

二、厥阴病与急性上腹痛279

三、胆道感染与少阳病280

四、流感与伤寒280

五、肺炎与伤寒282

六、肠伤寒与伤寒282

第五章 《伤寒论》体系补苴288

一、某些定理不和谐289

第一节 《伤寒论》的逻辑缺陷289

二、六经纲领归纳不全294

三、概念与“伤寒例”296

四、仲景之推理301

五、古人对仲景的批评304

第二节 《伤寒论》与当代逻辑307

一、《伤寒论》与自然演绎系统307

二、《伤寒论》与多值逻辑310

三、《伤寒论》与模态逻辑312

四、《伤寒论》与模糊逻辑313

五、《伤寒论》与归纳逻辑314

六、《伤寒论》与递归论315

第六章 《伤寒论》的科学反思317

第一节 科学和《伤寒论》的科学性319

第二节 《伤寒论》和近代科学精神324

第三节 近代科学起源与中国329

第四节 中西医体系互补与理论结合335

第五节 《伤寒论》和科学反思传统342

第六节 自然哲学医学与实验医学353

第七节 关于医学的精确性357

附一:阴阳学说的逻辑值360

附二:八纲辨证研究中的逻辑问题368

附三:《伤寒论》白文3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