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殷墟甲骨文引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殷墟甲骨文引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238397.jpg)
- 马如森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0675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686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714页
- 主题词:甲骨文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殷墟甲骨文引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胡厚宣序1
上编 甲骨学简述3
第一章 甲骨的出土和甲骨文的发现3
第一节 甲骨的出土、地点、时间和命名3
一、关于甲骨的出土3
二、甲骨出土地点的认定4
三、关于甲骨出土的时间问题6
孙常叙序7
四、甲骨文的命名7
第二节 甲骨被误为“龙骨”8
第三节 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9
第四节 继王懿荣之后的两位甲骨收藏家——刘鹗和罗振玉13
李学勤序15
第五节 发掘甲骨的四个历史时期16
第一节 甲骨学的建立27
第二节 甲骨文的重大意义27
第二节 甲骨学的辅助学科和相关学科30
第三节 甲骨学与考古学32
第四节 甲骨学与历史学36
第五节 甲骨学与天文、气象、历法学42
一、对天体气象的记载42
二、对天体星辰的记载44
三、历法47
第六节 甲骨学与农业科学52
第七节 甲骨文在语言文字研究中的重要作用57
一、殷商以前文字的推测57
二、甲骨文与汉字学65
三、甲骨文与汉语语法学68
四、甲骨文与上古音韵学73
第三章 甲骨文研究76
第一节 甲骨文著录76
第二节 甲骨文论著80
第三节 从事甲骨文研究的几位学者87
第四章 甲骨文的骨版研究104
第一节 甲骨的来源104
第二节 甲骨骨版的结构分析106
一、龟甲骨版分析106
二、家畜骨和兽骨骨版分析113
第三节 甲骨骨版的分类113
第四节 甲骨骨版的缀合122
一、甲骨缀合的原因、基本原则和专书简介122
二、甲骨缀合的几种类型125
(一)同一骨版分散在不同著录著作中的缀合125
(二)龟腹甲骨版的缀合134
(三)肩胛骨版的缀合139
第五章 占卜、骨版的凿钻、灼龟、吉凶143
第一节 对占卜的认识143
一、龟骨的取材144
第二节 占卜的准备144
二、龟胛的整治、削锯和刮磨145
三、骨版的凿钻146
第三节 占卜的开始、结束和结尾150
一、灼龟150
二、吉凶说试议152
第六章 甲骨刻辞155
第一节 甲骨刻辞的部位155
一、龟腹甲整版的刻辞部位156
二、龟腹甲断片刻辞部位160
三、肩胛骨刻辞部位169
四、牛头骨刻辞部位173
五、鹿头骨刻辞部位173
六、犀牛肋骨刻辞部位174
八、人头骨刻辞部位175
七、虎骨刻辞部位175
一、占卜刻辞176
第二节 甲骨刻辞的分类176
二、对贞刻辞180
三、记事刻辞180
四、纪时刻辞181
五、兆序刻辞184
六、兆记刻辞184
第三节 甲骨刻辞的内容186
第四节 甲骨刻辞的书法192
一、甲骨文的契刻工具192
二、先书后刻?还是不书即刻?还是兼而有之?194
三、先直后横,是否普遍规律?195
四、单锋字和双锋字196
五、字体形态的不同198
六、卜辞的行款、界划和涂朱201
第一节 商代的社会概况205
第七章 甲骨文的分期断代205
第二节 甲骨文的断代研究208
第三节 甲骨文断代研究“五期”说略述212
第八章 甲骨文字231
第一节 甲骨文字与新的“六书”说231
第二节 甲骨文字形体结构的特点236
一、象物的象形字236
二、象事字237
三、象意字238
四、标示字238
五、形声字239
六、部件通用结构239
七、形体的方位变换240
八、合体部件的移位241
十、部件内外结构242
九、部件上下结构242
十一、繁简字并存243
十二、笔画结构的细微差别243
十三、合文244
第三节 甲骨文字的演变和异字同形例244
一、甲骨文字的演变244
二、异字同形例247
第四节 甲骨文字的考释方法248
一、字形比较法249
二、卜辞文例推勘法251
三、礼俗制度释字法251
下编 可识字形音义简释257
一、凡例257
二、笔画查字表260
第一卷(0001至0054,54字)269
三、殷墟甲骨文可识字形音义简释正文269
第二卷(0055至0143,89字)290
第三卷(0144至0257,114字)323
第四卷(0258至0335,78字)365
第五卷(0336至0427,92字)393
第六卷(0428至0494,67字)427
第七卷(0495至0584,90字)452
第八卷(0585至0655,71字)486
第九卷(0656至0701,46字)513
第十卷(0702至0771,70字)530
第十一卷(0772至0844,73字)556
第十二卷(0845至0940,96字)582
第十三卷(0941至0987,47字)620
第十四卷(0988至1056,69字)640
四、汉语拼音索引670
五、后记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