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法视野里的公物利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侯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30373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48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公共物品-行政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法视野里的公物利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行政法学亟需公物研究1
一、问题的引出1
二、公物研究的现实意义3
三、公物研究的理论意义5
四、公物理论研究概况8
五、研究路径与方法11
第一章 何谓公物13
第一节 公物概念的源与流13
一、古罗马法之溯源13
二、法国之滥觞与演变15
三、德国之继受与发展18
四、日本之吸纳与改造19
五、我国台湾地区之移植与徘徊20
六、其他国家之境况21
七、我国之现状22
八、本书之见解24
第二节 公物的判定标准——兼论公物的范围25
一、公物的判定标准26
二、公物的具体范围29
第三节 公物的特性36
一、公物不可让渡36
二、公物不受时效限制38
三、公物原则上不得成为民事强制执行的标的45
四、公物不得被征用45
第四节 公物的设定、变更与废止46
一、公物的设定46
二、公物的变更55
三、公物的废止57
第五节 公物的分类60
一、自然公物与人工公物60
二、公众用公物与行政用公物61
三、国有公物、集体公物和私有公物64
四、绝对公物和相对公物65
五、自有公物和他有公物65
六、融通公物和不融通公物66
七、法律上的公物与事实上的公物66
第二章 公物利用的理论基础67
第一节 法国公产利用理论基础的演变67
一、公产所有权否认说68
二、公产所有权说69
三、法国的实践73
第二节 德国和日本公物利用理论基础的嬗变74
一、公法上的所有权说75
二、公法上的所有权否认说77
三、修正的私有所有权说78
四、独立的公共财产权理论79
五、不问所有权归属说——日本之鼎新80
第三节 美国公物利用理论——公共信托理论的形成与发展83
一、信托理论的起源83
二、信托理论的承继——公共信托理论86
三、公共信托理论在美国的发展90
四、公共信托理论的作用93
五、公共信托理论对公物制度的意义98
第四节 我国公物利用理论基础的定位99
一、公物利用各种理论基础之评析99
二、我国公物利用理论基础的萌动101
三、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公物利用理论基础102
第三章 公物利用的基本原理105
第一节 公物利用关系探微105
一、公物利用关系的意义106
二、公物利用关系的成立107
三、公物利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剖析109
第二节 公物利用的方式、原则、界限及其保护120
一、公物利用的方式120
二、公物利用的原则125
三、公物利用的界限127
四、公物利用的保护131
第三节 公共利益——公物利用的核心135
一、公共利益——公物利用的核心135
二、从公用到公共服务——法国公产利用中公共利益的演变137
三、公共使用——公共利益在美国的体现139
四、如何在公物利用中最大限度地维护公共利益146
第四节 公物利用中的相邻关系与行政役权147
一、相邻关系简介148
二、公法上的相邻关系153
三、公物利用中的相邻关系157
四、行政役权(公共役权)159
第四章 公物的一般利用164
第一节 公物一般利用的性质164
一、公物一般利用的意义164
二、公物一般利用的界定165
三、公物一般利用的性质167
第二节 公物一般利用的原则175
一、自由利用原则175
二、平等利用原则178
三、无偿利用原则180
第三节 公物一般利用的新趋势183
一、公物管理的革新183
二、公物的私法利用185
三、私人之物上设定公物188
第四节 公物一般利用事例研讨——兼谈我国公物利用中存在的问题190
一、圆明园湖底防渗膜事件——对公物所有权与管理权的追问190
二、门票频涨为哪般——公物无偿利用之殇191
三、“电子眼”执法之质疑——公物执法的合法性与正当性何在193
四、“禁乞”之风何太急——公物自由利用的尴尬与无奈195
第五章 公物的特别利用198
第一节 公物特别利用概述198
一、公物特别利用的内涵198
二、公物特别利用人的权利和义务200
三、公物特别利用关系的变更和消灭201
第二节 公物许可利用203
一、公物许可利用概要203
二、公物许可利用的性质与种类204
三、公物许可利用中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冲突与协调206
第三节 公物特许利用208
一、公物特许利用之认知208
二、公物特许利用的方式212
三、公物特许利用权的性质213
四、公物特许利用人的权利和义务217
第四节 自由与限制之间的抉择:公物特别利用中的基本权利保障——以美国公共场所言论自由为例220
一、言论自由何以重要220
二、公共论坛理论——公共场所言论自由的界定228
三、对公共场所言论自由的限制及其界限231
四、反思与借鉴235
第六章 公物利用的特殊形态——公用事业237
第一节 公用事业之基本认知237
一、公用事业概述237
二、公用事业的产生方式与类型238
三、公用事业利用关系的性质240
四、公用事业利用的形态244
五、公用事业利用规则245
第二节 公用事业之新趋势——民营化246
一、民营化:一股势不可当的世界潮流246
二、民营化与私有化248
三、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本质249
四、民营化的意义250
五、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方式251
六、公用事业民营化的界限253
七、中国公用事业民营化历程256
第三节 对公用事业的法律规制259
一、公用事业的监管260
二、公用事业的准入制度262
三、对公用事业内部业务之监管265
四、对公用事业外部经营之规范266
五、法律责任273
六、对监管者的规制274
第四节 对公用事业的法律规范——以民营公用事业为中心275
一、对民营公用事业的监管275
二、对具有垄断地位的公用事业的特别规制278
三、对民营公用事业的法律保护280
第七章 公物利用之救济286
第一节 公物利用纠纷概述286
一、传统公物利用纠纷解决机制之缺憾286
二、公物纠纷类型化的意义287
第二节 公物纠纷之类型289
一、基于行政侵权产生的纠纷289
二、基于行政合同产生的纠纷292
三、基于公法上的无因管理产生的纠纷292
四、基于公法上的不当得利产生的纠纷299
第二节 公物救济途径之探索303
一、公法救济与私法救济303
二、救济渠道之拓展304
结束语307
附论:行政法学体系构筑之尝试——行政法律关系论310
一、行政法学方法论概观310
二、以行政法律关系论构筑行政法学体系316
三、以请求权和防御权构筑法律关系理论317
附录一:本书常用法文缩略语说明322
一、有关判例的缩略语322
二、有关文献的缩略语322
附录二:参考文献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