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写作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写作美学
  • 普颍华 著
  • 出版社: 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4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写作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美的摇篮1

一、中华文化的特点1

二、多民族国家的形成5

三、汉化——民族融合的凝聚力7

四、和亲推进了民族文明的进程11

五、汉族——主华的主体民族16

六、汉文化——中华文明的摇篮19

七、中华民族文化的第一曲34

八、“五”字的探秘36

九、阴阳说与中华文化美38

第二章儒学与美46

一、人类自我优越的族类本质47

二、中华民族的史前辟体50

三、中华民族的国家与家庭的群体性特征53

四、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据56

五、儒家思想的现实精神59

六、 “仁”字的原始观念及儒学化61

七、 “仁爱”的社会安定性因素63

八、天命观与中国文化65

九、鬼神论与中国文化70

十、儒家思想的历史命运74

第三章审美理想81

一、关于“美”字的考辨82

二、鲍姆嘉通给《美学》命名的本意84

三、美感产生于欲望的满足85

四、劳动创造了美并使人获得了审美资格86

五、灵与人生“大欲”——理想的关系90

六、审美理想的早期艺术表现93

七、”希望与鼓舞”是审美理想的真魂108

八、审美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112

九、审美理想的形式及其表现形式118

十、审美理想是完成美育的核心131

十一、美育与诸种教育的关系133

第四章中和美论147

一、审美理想的时代性147

二、审美理想的民族性160

三、民族审美理想的亲记方式161

1.“比德”是中华民族审美理想的亲记方式161

2.“比德”方式集萃162

3.“比德”审美理想个性化165

四、中庸思想与民族审美理想167

1.中庸观念的产生168

2.中庸观念与原始辨证思想169

五、中和美论的理性价值171

1.中华民族性格——中和性172

2.民族性格的灵魂——“至诚”176

1.化悲剧为喜剧的审美模式176

六、大团园的审美理想的特性177

2.形成大团园审美模式的两种力量180

七、中和之美与中国式爱情的美学表现183

1.中国式爱情文学的特征183

2.中国古代爱情诗的艺术典型186

3.爱情与中国式人伦关系195

4.“美人”形象及其理想寄托197

八、审美理想的阶级性——“忠君”之美199

1.中国农民的集权主义思想199

2.清官、酷吏及其艺术表现202

3.“忠君”之美的艺术表现205

4.《离骚》中的忠君意识206

5.《水浒传》与忠君观念207

6.诗圣杜甫的思君意识212

九、中和美论和当代开拓精神216

1.中和性格的美学表现——“忍”218

2.中和性格美的艺术典型220

3.中和理想的民族性与审美解放229

十、蔡元培与中和主义230

1、群伦美的理想232

2.中和主义与社会发展234

3.中和主义的辨证内蕴235

4.中和主义与倾向性237

2.原始思维形态239

1.原始思维产生239

一、人类思维简史239

第五章审美思维论239

3.原始形象思维的表现形式240

4.原始形象思维产物241

5.抽象思维产生243

6.当代思维研究前景244

7.古代宗教六通说与特异功能246

二、关于多维世界的思考251

三、 “无限”在思维领域内的魅力259

1.“道”是什么?264

2.怎么去命名“道”呢?265

3.什么是“大”的内涵呢?266

4.关于“大音希声”及“大象无形”267

5.天地有大美271

6.神仙及仙境美273

四、中国式艺术思维281

1.“象”、“形”、“形象”282

2、具象物的抽象化284

3.模糊思维意与象286

4.关于艺术思维的概念系列292

五、解梦与艺术美294

1.直是与想象294

2.梦与艺术美296

3.解与艺术美301

第六章意境美论306

一、视觉思维与意境306

2.视觉思维中的审美联觉307

1.视觉思维的本质307

3.视觉思维中的审美心理背景308

4.视觉思维的构象产物—意境310

二、境界与意境310

三、唐代法佛论与意境313

四、意象—境声论317

五、兴趣—意声论318

六、神韵—意声论323

七、王国维与意声论326

八、意境审美论327

1.文学的原质328

2.关于意声的评价和形态分析329

3.关于艺术家的研究332

4.意声创造340

九、伟大的半成品345

第七章禅思与审美354

一、佛教传播的魅力—汉明市因梦术法354

二灾难是佛教传播的土壤358

三、佛教为什么胜过道教359

四、佛极教乐世界与艺术美364

十一、诗佛王维与诗教静美366

五、佛教—精致的哲学368

六、佛教曾是人才荟萃的处所372

七、般若与禅学377

八、禅与禅宗381

九、禅定机锋与艺术思维388

十、中国文人与禅392

十二、禅与妙悟399

一、文学创作动机的审美研究404

1.鲜明的创作动机404

第八章运美成文404

2.金钱与文学创作动机412

3.中国古代的段酬—润笔413

4.感情动机与文学创作415

5.痛苦、意与文学创作动机417

二、写作中感情状态的研究—畅神421

1.美感辨424

三、美感与美感形式研究424

2.变化与形式美425

3.体裁—形式美的依范428

四、文学本品效应的美学评价437

1.接受美学的延生437

2.接受美学的内容及评价438

3.玩味—中国式的鉴赏440

4.重新认识该者的概念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