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预防医学统计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预防医学统计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9/34233630.jpg)
- 徐宝华,张一鸣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05669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50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预防医学统计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一、预防医学统计学的任务和内容1
二、统计工作的步骤1
三、统计资料的类型2
四、统计中的几个基本概念2
五、统计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5
上篇 基本统计方法7
第一章 平均数与变异指标7
1·1 频数表及其编制7
1·2 平均数8
一、算术均数9
二、几何均数11
三、中位数及百分位数12
四、众数14
1·3 变异指标15
一、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15
二、方差和标准差16
三、变异系数19
1·4 正态分布及其应用19
一、正态分布的概念和特征19
二、正态曲线下面积的分布规律及其应用20
二、均数的标准误23
一、抽样误差的概念23
第二章 均数的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23
2·1 均数的抽样误差23
2·2 t分布24
2·3 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25
2·4 假设检验的意义和一般步骤27
2·5 均数的u检验29
一、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29
二、两个大样本均数的比较29
三、两个中位数的比较30
二、配对计量资料的比较32
一、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的比较32
2·6 均数的t检验32
三、两样本均数的比较34
四、两样本几何均数的比较36
2·7 两个方差的齐性检验与t′检测37
一、两个方差的齐性检验37
二、t′检验38
2·8 两类错误39
2·9 应用假设检验的注意问题40
第三章 方差分析41
3·1 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41
3·2 单因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42
3·3 双因素多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44
3·4 各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46
3·5 拉丁方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48
3·6 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51
3·7 多个方差的齐性检验54
3·8 变量变换56
一、平方根变换56
二、对数变换57
三、反正弦变换58
一、率60
二、构成比60
4·1 相对数的概念60
4·2 常用相对数60
第四章 相对数60
三、相对比61
4·3 动态数列61
4·4 应用相对数应注意的问题63
4·5 标准化法65
一、标准化的意义65
二、标准化率的计算66
二、总体率的区间估计70
一、率的标准误70
5·1 率的抽样误差70
第五章 率的抽样误差与假设检验70
5·2 率的u检验72
一、样本率与总体率的比较72
二、两个样本率的比较72
5·3 x2检验73
一、四格表资料的x2检验73
二、行×列表资料的x2检验77
三、配对计数资料的x2检验78
5·4 四格表的确切概率法81
5·5 行×列表的x2分割83
5·6 同组中构成比的比较85
一、同组中两个构成比的比较86
二、同组中多个构成比的比较86
三、同组中多个构成比的两两比较87
第六章 二项分布与Poisson分布88
6·1 二项分布88
一、二项分布的概念及应用条件88
二、二项分布的图形90
三、二项分布的均数与标准差90
四、二项分布的应用91
五、疾病的聚集性研究91
二、Poisson分布的概率函数及图形93
6·2 Poisson分布93
一、Poisson分布的概念及应用条件93
三、Poisson分布的性质94
四、Poisson分布的应用94
第七章 秩和检验99
7·1 非参数统计的概念99
7·2 配对资料比较的秩和检验99
7·3 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01
7·4 单因素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05
7·5 单因素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的秩和检验107
一、各样本含量相等的两两比较107
二、各样本含量不等时的两两比较108
7·6 双因素多个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110
第八章 Ridit分析114
8·1 Ridit值的计算方法114
8·2 ?值的假设检验115
8·3 两组平均Ridit比较117
8·4 多组平均Ridit的比较118
第九章 直线相关与回归121
9·1 直线相关121
一、相关系数的意义121
二、相关系数的计算122
三、相关系数的假设检验123
四、两直线相关系数的比较与合并124
9·2 直线回归125
一、求直线回归方程125
二、绘制回归方程126
三、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126
四、两直线回归方程的比较127
9·3 进行相关和回归分析应注意的问题129
9·4 等级相关130
第十章 曲线回归132
10·1 曲线回归的用途与拟合步骤132
一、指数曲线的拟合133
10·2 指数与对数曲线的拟合133
二、对数曲线的拟合136
10·3 双曲线的拟合138
10·4 抛物线的拟合140
一、二次抛物线的拟合140
二、三次抛物线的拟合143
10·5 曲线方程的假设检验和拟合优度145
第十一章 正常值范围的制定148
11·1 制定正常值的原则148
11·2 制定正常值范围的方法150
一、正态分布法150
二、百分位数法156
11·3 如何选取正常值范围的界限157
第十二章 调查设计161
12·1 医学科研中的统计设计161
12·2 调查计划161
12·3 调查方法165
12·4 整理分析计划167
12·5 抽样设计168
12·6 样本含量估计172
12·7 非抽样误差的控制174
一、处理因素176
13·1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176
第十三章 实验设计176
二、受试对象177
三、实验效应178
13·2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179
一、随机化原则179
二、对照的原则180
三、重复的原则181
四、均衡的原则183
13·3 常用的几种实验设计方法184
一、交叉设计184
三、配对设计185
二、完全随时设计185
四、配伍组设计186
五、拉丁方设计186
六、正交设计187
七、盲法设计188
第十四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189
14·1 统计表189
一、制表的基本要求189
二、统计表的种类190
14·2 统计图190
一、制图的基本要求190
二、常用统计图及其绘制方法191
第十五章 寿命表及减寿年数分析201
15·1 寿命表的概念201
15·2 寿命表指标及其计算202
一、寿命表指标、符号及含义202
二、寿命表各项指标的计算202
15·3 简略寿命表的编制方法204
15·4 寿命表的分析应用205
一、评价居民健康状况205
二、研究某种死因对居民预期寿命的影响207
一、减寿年数的计算及性质211
15·5 减寿年数及其在死因分析中的应用211
四、研究疾病的发展过程及预后211
三、分析人口再生育情况211
二、减寿年数指标与其他死亡指标的比较212
第十六章 圆形分布资料的统计分析214
16·1 圆形分布的一般概念214
16·2 圆形分布资料的图示215
16·3 角的均数和标准差216
16·4 平均角的假设检验218
16·5 两个或多个样本角均数间的比较220
一、两个样本角均数的比较220
二、多个样本角均数的比较223
第十七章 相对危险度分析224
17·1 概述224
17·2 队列研究中累积发病率资料的分析225
一、不分层资料的分析225
二、分层资料的分析227
17·3 队列研究中发病密度资料的分析229
一、不分层资料的分析229
二、分层资料的分析231
17·4 成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234
一、不分层资料的分析234
二、分层资料的分析235
17·5 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的分析237
一、1∶1配对资料的分析237
二、1∶R配对资料的分布239
第十八章 半数效量241
18·1 概述241
18·2 概率单位法242
一、目测法(图解法)242
二、最小二乘法(直线回归法)245
18·3 加权概率单位法247
18·4 寇氏法249
18·5 序贯法251
第十九章 多元分析简介253
19·1 多元分析的特点、内容与方法253
一、多元分析的特点253
二、多元分析的主要内容253
三、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254
19·2 多元线性回归254
一、多元回归方程的用途254
二、方法和步骤255
三、例题256
19·3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257
三、方法和步骤258
二、方法258
一、用途258
四、例题259
19·4 Logistic回归模型259
一、Logit变换260
二、比数比OR260
三、Logistic回归模型的种类261
四、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261
五、Logistic回归模型的建立262
六、Logistic回归模型的主要指标263
七、例题263
1·1 疫情统计265
一、概述265
下篇 预防医学业务统计265
第一章 防疫工作统计265
二、疫情报告管理质量指标266
三、疫情报告质量的综合评价269
四、疫情统计常用指标272
五、疫情资料的分析273
六、疫情预测预报277
1·2 预防接种统计280
一、预防接种资料的收集280
三、预防接种完成情况指标281
二、制定预防接种的指标281
四、接种反应观察指标283
五、效果观察指标284
六、综合评分法288
1·3 疾病防治统计291
一、痢疾防治统计291
二、疟疾防治统计297
三、病毒性肝炎防治统计302
四、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防治统计304
五、流行性出血热防治统计310
六、钩虫病防治统计316
七、丝虫病防治统计320
八、地方性甲状腺肿与地方性克汀病防治统计323
九、克山病防治统计331
十、心血管疾病防治统计334
十一、恶性肿瘤防治统计338
十二、精神病防治统计356
十三、意外死亡统计358
十四、结核病防治统计362
第二章 环境卫生监测统计367
2·1 环境卫生监测统计的意义和任务367
2·2 资料来源367
一、环境质量资料367
三、人群健康状况资料368
二、环境污染源情况资料368
2·3 环境监测常用指标369
一、常用的率369
二、移动平均数369
2·4 环境质量统计的评价371
一、环境质量指数的统计分析评价371
二、大气污染指标372
三、水质质量指数375
四、土壤质量指数375
2·5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376
二、回归方程预测法377
一、利用动态数列进行预测预报377
2·6 环境质量预测预报377
第三章 营养卫生及食品卫生监测统计379
3·1 营养调查379
一、膳食调查379
二、体格营养状况检查结果评价382
三、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价387
四、营养缺乏症检查结果的综合评价387
3·2 食品卫生监测工作统计389
一、资料来源389
二、常用统计指标390
二、调查设计391
一、生长发育统计指标的建立391
第四章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统计391
4·1 资料的来源391
4·2 生长发育的评价392
一、指数法392
二、离差法393
三、百分位数法396
四、相关回归分析法396
五、体型图法399
六、发育年龄评价法399
七、生长速度曲线402
八、其它单项评价方法402
九、综合评价法404
第五章 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统计408
5·1 劳动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统计内容408
5·2 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408
一、基础资料408
二、生产环境和生物材料监测资料409
三、监测及资料整理时的几个问题409
四、监测结果分析的常用指标410
五、职业病体格检查及发病资料的统计分析411
六、专题调查分析412
一、生产性粉尘资料的收集和评价422
5·3 矽肺防治统计422
二、矽肺健康检查及防尘效果的评价425
三、矽肺的长期动态观察428
第六章 卫生检验质量控制431
6·1 概述431
6·2 内容及方法431
一、内容431
二、基本条件的控制432
三、工作人员素质和自我控制432
四、室内质控432
六、室间质量控制及其评价434
五、室内质控的评价方法434
6·3 质量控制常用统计指标437
一、室内精密度与室间精密度437
二、变异系数(CV)440
三、变异指数440
6·4 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方法与质控图441
一、质量控制常用统计方法441
二、质控图442
附 统计用表453
附表1 标准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453
附表2 t界值表455
附表3 F界值表(方差齐性检验用)456
附表4 F界值表(方差分析用)457
附表5 q界值表(Newman—Keuls检验用)461
附表6 百分率的可信限462
附表7 x2界值表466
附表8 阶乘的对数表467
附表9 poisson分布λ的可信区间468
附表10 T界值表(配对比较的符号秩和检验用)469
附表11 T界值表(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用)470
附表12 H界值表(三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用)472
附表13 M界值表(配伍组比较的秩和检验用)473
附表14 r界值表474
附表15 r界值表476
附表16 百分数与概率单位对照表477
附表17 正态性D检验界值表479
附表18 随机数字表480
附表19 随机排列表(n=20)481
附表20 配对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482
附表21 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时所需样本含量483
附表22·1 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单侧)484
附表22·2 两样本率比较时所需样本含量(双侧)485
附表23 圆形分布r的界值486
附表24 Watson与Williams检验用的校正因子,K值表487
附表25 加权系数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