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229048.jpg)
- 于光远等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ISBN:7535507654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78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研究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几篇带前言性质的短文2
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 于光远2
我为什么为青年研究工作者写这许多封信 于光远4
在写完了第五十封信之后 于光远6
坚持——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于光远8
关于五十封信的次序编排 于光远9
了解·理解·谅解·宽容 忠东10
“坚持是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 黄小祥11
正确认识与解决“代沟”问题——兼议两代人对话的重要意义 朱争鸣13
反馈的反馈 肖炼15
书面对话的方法好 王师勤16
写在把《对话》送到出版社之前 于光远18
第二部分 于光远写给研究生的五十封信22
导师和研究生间两代人的友谊22
我对写博士论文的要求25
再讲一下博士论文问题28
选择研究的题目30
谈谈“选题论证”32
谈谈论文答辩34
谈谈青年学者的知识结构36
坦率地讲讲我的一个想法38
重视研究生的研究集体的作用40
坦率告诉你们我不适应现行研究生培养制度42
“语义哲学”与“不讲语义的哲学”44
每个经济学家要有一部自己的“词典”48
做一个研究学问的有心人49
提倡“多愁善感”51
注意——认识中主观能动性原理在实践中的一例52
抓住,想开去,想下去54
漫步和伏案56
从“23干”说开去58
“学聪明日记”60
勤的认识论上的意义63
介绍我在“想”、“讲”、“写”方面的一些习惯66
对“贝尔纳现象”我的看法72
评青年研究工作者常有的一种想法74
突出一个“严”字76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78
三十岁左右和六十岁左右79
惜时、创时、善于用时乃长寿之道81
立足于“早”84
希望做到这十二个“开”字87
不让自己的研究成果异化为自己的主人89
不只记住导师的一句话92
从我的一句座右铭说开去94
希望你们成为马克思主义者95
我站在中间,但不承认自己是折衷主义者98
辩证唯物务求彻底101
攻读经济学的研究生要多研究一些历史103
科学性保证革命性106
革命性保证科学性108
个人奋斗和共同努力111
要反对的是自我至上主义或自我中心主义114
对自己的创造力要有信心116
思考一下这件事情119
“我跟你没完!”121
“应当论”123
希望看一下《评所谓人体特异功能》125
再次希望看一下《评所谓人体特异功能》127
“深入浅出”和“浅入深出”130
加强责任感,研究责任学133
跨世纪的人与跨世纪的思想136
学一点老年学138
第三部分 研究生对上述信件的反应和于光远对这些反应的反应142
继承、创新 黄小祥142
尊重、获取、发展 肖炼144
谈导师和博士生之间的友谊 于光远146
关于“五阶段论”的断想 朱争鸣148
我打算怎样写博士论文 肖炼150
对博士论文“五分法”的思索 王师勤152
我对如何确定学位论文题目的思考 忠东154
开拓思维的视野 黄小祥156
分类是选择的前提 肖炼158
补充一点关于选题的意见 于光远160
对“选题论证”的一点想法 王师勤161
一点启示 肖炼162
目标:广博与精深 黄小祥164
附:我的计划与设想166
对博士生还是不能要求“博大精深” 于光远168
改善知识结构的粗略想法 王师勤169
谈谈我的知识结构 肖炼171
“两个独立中心”及“合二为一” 肖炼173
导师同研究生的关系及研究生之间的关系 肖炼175
何谓研究生 忠东177
运用语言的自由 忠东179
坚持研究中讲求语义的确切性 黄小祥181
浅谈“不讲语义的哲学” 肖炼183
思想家要有特有的概念 忠东185
不能要求所有的经济学家都是思想家 于光远187
拆掉小平房,修建经济学的整体大厦 忠东188
零抓碎取与洋洋大观 黄小祥190
有心者事竟成 肖炼192
我对“多愁善感”的体会 肖炼194
从注意力谈开去 朱争鸣195
提高注意力是增进知识和能力的前提 肖炼197
要善于捕捉闪光的思想 肖炼199
从“漫步”转向“伏案”的实质 忠东200
创造性才能的培养 黄小祥202
我把导师作为我的一个学聪明的对象 黄小祥204
我打算写一点“学聪明日记”肖炼206
试写一则学聪明笔记 王师勤207
要勤,不要接受劝“惰”的那些说法 黄小祥209
关键在于方法 肖炼211
提高自己的创造力 黄小祥212
贝尔纳成败谈 王师勤215
我对青年研究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的道路的思考 黄小祥217
要严在点子上 肖炼219
我想到了“推理”的问题 王师勤221
关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于光远223
一个痛苦的年龄区——三十岁左右 忠东225
希望寄托于四十岁左右 肖炼227
对时间概念的反思 朱争鸣228
“创时”和“用时” 肖炼230
对导师的时间观作一次“案例分析” 肖炼232
“十二开”的启示 朱争鸣233
创新与否定是我们应采取的态度 黄小祥235
众里寻我 忠东237
恐怕不能这样理解“美”在认识中的作用 于光远240
不只记住导师的几句话 朱争鸣242
理论的生命在于严谨 朱争鸣244
我印象最深的两句格言 肖炼246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 忠东248
信念是治学之本 朱争鸣250
学业的精深要与思想的进化相统一 黄小祥252
我对青年研究工作者马克思主义水平的一些分析 肖炼254
关于怎样才能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于光远256
我不愿站在中间 忠东259
的确不要做折衷主义者 于光远260
青年经济学研究者谈哲学 王师勤261
学史使人明智 王师勤263
历史研究与现代人的眼光 于光远264
真正的革命性是科学热情 朱争鸣265
革命性和科学性之我见 肖炼267
也谈“个人奋斗与共同努力” 朱争鸣269
谈谈“自我至上主义” 朱争鸣271
关于我和至上主义 于光远273
必须有创造性的思维 黄小祥274
科学发明的遭遇 忠东276
用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的回信 于光远278
创造力与兴趣 忠东279
辩证思维的力量——读《应当论》后 朱争鸣281
人体科学与“特功热” 忠东283
评所谓人体特异功能 朱争鸣285
也想讲一讲“深”和“浅” 忠东287
浅出和深入 于光远289
责任之我解 忠东290
面向未来 王师勤292
谈点未来学 于光远294
学点老年学,增进两代人之间的友谊 王师勤296
第四部分 研究生对通信讨论总的反应和于光远对这次对话告一段落的一封信300
读了导师给我的复信之后 忠东300
我对导师复信的两点思考 黄小祥306
读了导师的反应之后 朱争鸣311
反应的反应 肖炼316
第二回合的反应 王师勤321
利用春节的时间再给你们写几句,作为这一次对话的结束 于光远324
我想试着招若干“通信弟子”334
附录部分 于光远推荐给研究生的自己的文章334
一、关于招收“通信弟子”334
把招收“通信弟子”这件事讲得更具体些338
给要求作“通信弟子”的同志的信342
二、关于两代人的交流与进步345
“一二·九”——当时的和今天的青年345
两代人思想感情上差距的一个数学公式348
我希望和青年一起进步352
三、关于治学与处世的格言356
教书育人 双向导航——《导师与研究生的对话》编后 龚曼群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