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经济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1-2-3 for Windows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经济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1-2-3 for Windows](https://www.shukui.net/cover/3/34223173.jpg)
- 郑永福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华夏出版社
- ISBN:750802413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76页
- 文件大小:147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经济管理与计算机应用 1-2-3 for Windows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Lotus 1-2-3基础知识1
1.1 安装、启动和退出1
1.1.1 1-2-3的安装1
1.1.2 1-2-3的启动3
1.1.3 1-2-3的退出4
1.2 1-2-3基本概念5
1.2.1 窗口界面5
1.2.2 屏幕元素8
1.2.3 工作窗口11
1.3 1-2-3基本操作12
1.3.1 使用菜单命令12
1.3.2 使用对话框14
1.3.3 使用键盘17
1.3.4 移动指针或窗口22
1.3.5 使用帮助25
第2章 在工作表中输入数据31
2.1 数据类型31
2.1.1 数值型31
2.1.2 标号型32
2.1.3 日期型33
2.1.4 公式型33
2.2 输入数据33
2.2.1 从键盘输入数据34
2.2.2 工作表单元之间的数据传输35
2.2.3 从文件中输入数据36
2.2.4 输入不同类型数据的规则36
2.2.5 编辑数据37
2.3 建立公式37
2.3.1 运算符37
2.3.2 建立公式的方法39
2.4 引用区域40
2.4.1 用两个表单元地址说明一个区域40
2.4.2 用$符号说明不同类型的区域41
2.4.3 扩展工作表指针说明一个区域42
2.4.4 用区域名说明一个区域43
2.4.5 记忆命令区域43
2.4.6 修改已经被引用的区域名定义的区域45
2.5 特殊字符输入47
第3章 文件管理47
3.1 文件类型和命名规则47
3.2 打开与合并文件47
3.2.1 建立新文件48
3.2.2 打开文件51
3.2.3 文件合并53
3.2.4 打开文本文件54
3.2.5 打开最近用过的文件54
3.3 保存与关闭文件55
3.3.1 保存一个已命名的文件55
3.3.2 存入文件并命名57
3.3.3 保存文本文件58
3.3.4 关闭文件59
3.4 打印与输出文件59
3.4.1 打印机设置60
3.4.2 预览和页面设置65
3.4.3 输出到打印机66
3.4.4 输出到文件67
第4章 编辑67
4.1 编辑数据67
4.1.1 在单元中插入字符68
4.1.2 在单元中修改字符68
4.1.3 在内容框中编辑69
4.2 复制数据69
4.2.1 复制和粘贴72
4.2.2 复制和选择性粘贴72
4.2.3 拖动复制73
4.2.4 向下复制73
4.2.5 向右复制75
4.3 移动数据75
4.3.1 剪切和粘贴75
4.3.2 剪切和选择性粘贴76
4.3.3 拖动移动77
4.4 1-2-3的撤消功能78
4.5 清除数据78
4.5.1 仅删除内容78
4.5.2 有选择性地删除79
4.5.3 删除单元格式信息79
4.5.4 拖动清除79
4.6 查找和替换81
4.7 插入与删除81
4.7.1 插入行、列与选区84
4.7.2 删除行、列与选区86
4.7.3 插入工作表86
4.7.4 删除工作表87
4.8 OLE链接和嵌入87
4.8.1 创建链接91
4.8.2 嵌入对象92
4.8.3 管理链接93
4.8.4 1-2-3文件链接95
第5章 改变外观及设置95
5.1 设置字体和颜色95
5.1.1 利用选区属性框设置96
5.1.2 利用状态条设置97
5.1.3 设置工作表的缺省字体和颜色97
5.1.4 设置新工作簿的缺省字体和颜色97
5.2 设置数据对齐方式97
5.2.1 利用属性框设置99
5.2.2 利用状态条设置99
5.2.3 设置工作表的单元缺省对齐方式100
5.3 设置数字格式100
5.3.1 利用选区属性框设置101
5.3.2 利用状态条设置101
5.3.3 设置工作表的缺省数字格式102
5.3.4 数字格式分类说明104
5.4 颜色、图案和线条样式105
5.4.1 利用选区属性框改变选区样式106
5.4.2 设置工作表的缺省颜色和图案107
5.4.3 设置新工作簿的缺省颜色107
5.4.4 利用绘图属性框设置绘图对象的样式108
5.4.5 利用图形属性框设置图形对象的样式108
5.4.6 利用状态条设置图形对象的样式108
5.5 已命名样式108
5.5.1 创建已命名样式109
5.5.2 套用已命名样式110
5.5.3 把单元样式重设为已命名样式110
5.5.4 重定义已命名样式110
5.5.5 重命名已命名样式111
5.5.6 删除已命名样式111
5.5.7 从单元中删除已命名样式112
5.5.8 删除已命名样式的其他方法112
5.6 使用样式库与快速格式化112
5.6.1 使用样式库112
5.6.2 快速格式化选区样式113
5.7 调整行高和列宽113
5.7.1 使用拖动法和双击调整113
5.7.2 利用选区属性框设置114
5.7.3 设置工作表的缺省行高和列宽114
5.7.4 设置新工作簿的缺省行高和列宽115
5.8 隐藏与显示115
5.8.1 隐藏或显示选区内容116
5.8.2 利用拖动法隐藏行116
5.8.3 利用拖动法显示行116
5.8.4 利用拖动法隐藏列117
5.8.5 利用拖动法显示列117
5.8.6 利用属性框隐藏或显示行、列117
5.8.7 隐藏工作表118
5.8.8 显示隐藏工作表118
5.8.9 隐藏和显示图表部件119
5.8.10 隐藏和显示图表数据119
5.9 保护与取消保护119
5.9.1 给工作簿加口令以防止他人打开119
5.9.2 修改与取消工作簿口令120
5.9.3 使部分选区成为未保护选区121
5.9.4 锁定工作簿内容以防止修改122
5.9.5 改变锁定工作簿的口令123
5.9.6 取消锁定工作簿123
5.9.7 锁定单独的工作表和对象123
5.9.8 取消锁定工作表124
5.9.9 锁定或取消锁定图形对象124
5.9.10 使用存取权防止修改冲突125
5.10 强制分页125
5.10.1 添加或取消行间分页线126
5.10.2 添加或取消列间分页线126
5.11 1-2-3的分级属性126
5.11.1 创建分级129
5.11.2 折叠分级以显示较少明细信息129
5.11.3 扩展分级以显示明细信息130
5.11.4 升级行和列130
5.11.5 清除分级130
5.12 工作表分组130
5.12.1 工作表分组的作用130
5.12.2 工作表分组的优点131
5.12.3 工作表分组的步骤131
5.12.4 清除工作表分组132
5.13 设置工作表或工作簿的查看惯用选项132
5.13.1 设置工作簿的查看惯用选项133
5.13.2 设置当前工作表的查看惯用选项134
5.14 工作表缺省设置134
5.15 1-2-3的惯用选项设置135
5.15.1 通用设置136
5.15.2 设置新工作簿的缺省字体、颜色和行列大小136
5.15.3 设置文件位置136
5.15.4 重算设置138
5.15.5 传统键设置141
第6章 查看141
6.1 工作表的查看比例141
6.1.1 定制比例142
6.1.2 缩放143
6.2 冻结标题144
6.2.1 行方式144
6.2.2 列方式145
6.2.3 行列方式145
6.2.4 清除标题145
6.3 拆分窗口146
6.3.1 水平拆分147
6.3.2 垂直拆分148
6.3.3 交叉拆分148
6.4 窗口元素的隐藏和显示149
6.5 窗口排列153
第7章 数据管理与分析153
7.1 选区名称154
7.1.1 直接指定名称155
7.1.2 使用标签命名156
7.1.3 删除选区名称157
7.1.4 使用选区名称157
7.2 版本管理器157
7.2.1 版本的建立159
7.2.2 显示不同的版本160
7.2.3 删除版本160
7.2.4 版本组162
7.2.5 版本情况报告164
7.3 填充167
7.4 排序168
7.5 解析170
7.6 转置170
7.6.1 转置行和列171
7.6.2 转置列和工作表171
7.6.3 转置行和工作表172
7.7 分析172
7.7.1 试算表175
7.7.2 逆向求解器177
7.7.3 频数分布177
7.7.4 回归分析178
7.7.5 矩阵求逆179
7.7.6 矩阵乘法181
第8章 图形处理181
8.1 图表181
8.1.1 创建图表182
8.1.2 改变图表的类型183
8.1.3 修改图表属性186
8.1.4 打印图表187
8.2 地图189
8.3 绘图191
8.4 文本191
8.5 按钮193
第9章 1-2-3在财政决算中的应用193
9.1 决算报表的建立193
9.1.1 单文件单工作表方式193
9.1.2 单文件多工作表方式197
9.1.3 报表公式的建立198
9.1.4 区域保护198
9.2 决算审核表的建立199
9.3 决算报表的汇总199
9.3.1 单工作表汇总200
9.3.2 多工作表汇总201
9.4 决算报表的数据交换201
9.4.1 调用低版本1-2-3数据201
9.4.2 1-2-3与其他软件的数据交换203
第10章 1-2-3常用函数203
10.1 1-2-3函数概况203
10.2 统计函数206
10.2.1 一般统计函数206
10.2.2 平均数函数209
10.2.3 预测分析函数213
10.2.4 概率函数221
10.3 数据库函数232
10.4 查询函数235
10.5 逻辑函数237
10.6 日期与时间函数241
10.6.1 日期计算函数241
10.6.2 时间计算函数244
10.6.3 计算当前的日期与时间函数245
10.7 信息函数246
10.8 正文函数254
10.9 财务函数259
10.10 数学函数271
10.11 工程函数280
第11章 宏命令285
11.1 宏命令基础285
11.1.1 宏的设计285
11.1.2 创建宏命令286
11.1.3 记录宏290
11.1.4 命名宏291
11.1.5 运行宏293
11.1.6 调试宏295
11.2.7 解释宏296
11.2 宏命令297
11.2.1 对等的按键宏命令297
11.2.2 控制流程宏命令299
11.2.3 窗口及屏幕显示宏命令307
11.2.4 用户环境宏命令312
11.2.5 文件宏命令324
11.2.6 样式宏命令332
11.2.7 方向宏命令341
11.2.8 编辑宏命令345
11.2.9 数据处理宏命令350
11.2.10 选区宏命令353
11.2.11 图表宏命令359
11.2.12 数据库宏命令367
11.2.13 便捷图标宏命令375
11.2.14 文本文件处理宏命令376
11.2.15 工具宏命令379
11.2.16 版本管理器宏命令383
11.2.17 求解器宏命令388
11.2.18 DDE及OLE宏命令390
第12章 线性方程组求解方法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399
12.1 线性方程组399
12.1.1 一元一次方程399
12.1.2 二元一次方程组399
12.1.3 三元一次方程组400
12.1.4 元一次方程组400
12.1.5 求和号∑401
12.2 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运算401
12.2.1 矩阵入门401
12.2.2 三个重要的矩阵402
12.2.3 线性方程组的矩阵表示404
12.2.4 矩阵运算405
12.2.5 1-2-3矩阵运算求解线性方程组406
12.3 线性方程组在投入产出分析中的应用410
12.3.1 投入产出方法的基本概念410
12.3.2 投入产出综合平衡模型411
12.3.3 投入产出综合平衡模型的基本方程组412
12.3.4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413
12.3.5 1-2-3在求解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应用418
第13章 线性规划求解方法及其在经济中的应用423
13.1 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423
13.2 线性规划的数学模型423
13.3 线性规划求解方法426
13.3.1 线性规划问题的几何图解法426
13.3.2 线性规划1-2-3求解方法429
13.3.3 线性规划问题特殊解的几种情况431
13.4 1-2-3求解器的定义、答案与报告434
13.4.1 1-2-3“求解器定义”434
13.4.2 1-2-3“求解器答案”435
13.4.3 1-2-3“求解器报告”436
13.5 线性规划在经济中的应用437
13.5.1 农业经济管理中常用的线性规划问题438
13.5.2 人员配备线性规划问题443
13.5.3 工业生产计划与排料线性规划问题446
13.5.4 最佳投资收益线性规划问题450
13.5.5 运输线性规划问题456
第14章 经济预测求解方法及其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459
14.1 经济预测概述459
14.1.1 经济预测459
14.1.2 经济预测分析方法462
14.1.3 经济预测分析的一般步骤463
14.2 1-2-3线性回归分析求解方法465
14.2.1 相关关系、因果关系与回归分析465
14.2.2 1-2-3线性回归方程求解方法468
14.2.3 用虚拟变量建立回归预测方程473
14.2.4 1-2-3生成动态相关矩阵方法475
14.3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应用477
14.3.1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基本公式477
14.3.2 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检验与验证481
14.3.3 一元线性回归预测486
14.3.4 一元线性方程在教育事业支出预测中的应用488
14.4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应用492
14.4.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公式492
14.4.2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参数求解方法494
14.4.3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统计检验498
14.4.4 经济预测501
14.4.5 序列相关检验503
14.4.6 1-2-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基本步骤506
14.5 非线性回归模型及其应用507
14.5.1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确定与预测步骤508
14.5.2 非线性回归模型求解方法508
14.5.3 非线性模型求解实例511
14.6 回归模型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514
14.6.1 时间序列预测的基本概念514
14.6.2 长期趋势的测定514
14.6.3 预测方法的选择522
14.6.4 预测方程的修正523
第15章 我国公共支出预算分配现状分析与改革建议525
15.1 我国公共支出预算分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525
15.2 优化公共支出结构配置需要科学的方法528
15.3 公共支出预算分配原则、机制和方法的设想529
15.3.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是合理分配预算的依据和标准529
15.3.2 “可预见、透明的”分配机制是规范、优化结构的必要制导530
15.3.3 公共支出预算分配方法改革的设想531
15.4 公共支出预算分配方法的框架设计532
15.4.1 公共支出预算需求总量发展趋势的测定532
15.4.2 供给主体预算需求总量发展趋势的测定535
15.4.3 供给主体预算总量的分解535
15.4.4 滚动计划与目标的实现536
第16章 规范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分析与设计537
16.1 规范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目标的选择537
16.2 建立规范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遵循的原则538
16.2.1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规范化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依据和标准539
16.2.2 “可预见、透明的”机制是规范、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制导539
16.3 地方人均财政收入能力的分析与度量540
16.4 地方人均公共服务支出需求及成本差异的分析与度量542
16.4.1 地方人均公共服务支出需求计算公式542
16.4.2 支出成本差异系数的计算方法543
16.4.3 人均支出需求与收入能力的差异544
16.5 财政转移支付分配模型的分析与设计544
16.5.1 财政转移支付优化分配模型的分析与设计544
16.5.2 当前可行性转移支付应采用的分配模式546
16.6 转移支付均衡状态的度量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