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公共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公共经济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76/34222779.jpg)
- (英)加雷斯·D.迈尔斯(Gareth D.Myles)著;匡小平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730003693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51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公共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公共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1篇 基础理论3
第1章 导论3
1.1 公共经济学3
1.2 动机5
1.3 要效率还是要公平6
1.4 信息7
1.5 方法论8
1.6 内容简介9
1.7 公共部门收支10
1.8 符号含义15
第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17
2.1 引言17
2.2 阿罗-德布鲁经济18
2.2.1 制度框架19
2.2.2 商品19
2.2.3 消费者20
2.2.4 生产者22
2.2.5 均衡24
2.2.6 瓦尔拉斯法则25
2.2.7 标准化26
2.2.8 放宽严格外凸性假定26
2.2.9 均衡的存在性28
2.2.10 政策分析30
2.2.11 经济的核心31
2.2.12 净交易33
2.3 竞争性均衡的福利性质34
2.3.1 基本定义35
2.3.2 第一定理36
2.3.3 第二定理38
2.4 批评性的评价41
2.4.1 一次总付转移支付与税收42
2.4.2 制度性假设46
2.4.3 帕累托最优46
2.5 人际比较与社会福利49
2.5.1 人际比较49
2.5.2 社会选择51
2.5.3 伯格森-萨缪尔森社会福利函数54
2.6 结论55
3.1 引言56
第3章 福利衡量56
3.2 所得衡量57
3.3 等价尺度58
3.3.1 最低需求59
3.3.2 恩格尔与卢斯巴斯方法59
3.3.3 普雷斯和霍斯阿克方法62
3.3.4 巴滕方法62
3.3.5 一般情形65
3.3.6 实际情形66
3.4.1 基本定义67
3.4 不公平程度的衡量67
3.4.2 统计方法68
3.4.3 统计尺度与福利72
3.4.4 福利理论指数78
3.4.5 公理性的不公平衡量标准80
3.4.6 总结83
3.5 贫困的衡量83
3.5.1 相对贫困与绝对贫困84
3.5.3 标准的衡量方法85
3.5.2 贫困线85
3.5.4 公理方法86
3.5.5 可变动的贫困线90
3.6 结论90
第2篇 竞争经济分析93
第4章 商品课税93
4.1 引言93
4.2 研究方法94
4.3.1 经济95
4.3 拉姆齐法则95
4.3.2 推导96
4.3.3 解释98
4.3.4 含义100
4.3.5 逆弹性规则100
4.4 推广至多个家庭的情形101
4.4.1 最优税规则102
4.4.2 简化为拉姆齐规则104
4.4.3 注意事项106
4.5 数值结果106
4.5.1 应用106
4.5.2 进一步的结果109
4.6 广义生产技术110
4.7 非税商品114
4.8 统一税116
4.9 生产效率118
4.10 结论121
第5章 所得课税123
5.1 引言123
5.2 莫里斯经济124
5.2.2 基本结构125
5.2.1 最优化125
5.2.3 效用结构127
5.2.4 自选择130
5.3 最优税收函数的特征131
5.3.1 一般问题132
5.3.2 线性税收132
5.3.3 非线性税收136
5.4 数值结果146
5.4.1 模拟146
5.4.2 表述的选择149
5.5.1 两种形式的劳动152
5.5 扩展与省略152
5.5.2 所得税和商品税153
5.5.3 省略154
5.6 结论155
第6章 政策改革156
6.1 引言156
6.2 改革问题157
6.2.1 生产可行性157
6.2.2 改进型改革161
6.3.1 通过择一定理求解162
6.3 特征描述的可能性162
6.3.2 几何分析164
6.3.3 信息要求170
6.4 生产效率与最大化改革170
6.4.1 无效率的可能性170
6.4.2 解释173
6.4.3 一次总付税174
6.5 逆最优175
6.5.1 理论175
6.5.2 应用177
6.6 税收的边际社会成本179
6.6.1 推导179
6.6.2 经验应用180
6.7 政治约束181
6.8 结论184
第7章 风险185
7.1 引言185
7.2 风险条件下的一般均衡186
7.2.1 阿罗-德布鲁经济中的风险187
7.2.2 效率188
7.2.3 包含时间189
7.2.4 完全市场189
7.2.5 总结191
7.3 私人与社会对风险的态度192
7.3.1 私人的态度192
7.3.2 社会的态度193
7.3.3 总结199
7.4 家庭选择与税收199
7.4.1 财富税200
7.4.2 所得税202
7.4.3 推广206
7.5 劳动供给与职业选择207
7.5.1 劳动供给207
7.5.2 职业选择208
7.6 最优税收211
7.6.1 私人风险211
7.6.2 总体风险214
7.7 结论215
8.1 引言217
第8章 公司税217
8.2 对企业的征税218
8.2.1 投入品税和产品税218
8.2.2 利润税219
8.2.3 个人税220
8.2.4 为什么对公司课税220
8.3 税收归宿221
8.3.1 哈伯格经济中的税收归宿221
8.3.2 扩展情形227
8.4 税收与融资231
8.4.2 确定条件下的融资和投资232
8.4.1 公司税制和个人税制232
8.4.3 不确定性238
8.5 结论243
第3篇 放宽假设247
第9章 共用品247
9.1 引言247
9.2 定义248
9.2.1 纯共用品248
9.2.2 非纯共用品和拥挤249
9.3.1 纯共用品250
9.3 最优提供250
9.3.2 自由处置(权)252
9.3.3 存在拥挤现象252
9.3.4 投入型共用品253
9.4 个性化价格与林达尔均衡254
9.4.1 简单模型255
9.4.2 一般分析257
9.4.3 核心等价性261
9.4.5 总结262
9.4.4 成本分担均衡262
9.5 共用品的私人提供263
9.5.1 均衡263
9.5.2 帕累托改进266
9.5.3 供给数量267
9.5.4 家庭数目268
9.5.5 不变性结论270
9.5.6 其他替代表述法271
9.6.1 完全相同的消费者273
9.6 以税收融资273
9.5.7 总结273
9.6.2 有差别的家庭277
9.6.3 总结278
9.7 机制设计278
9.7.1 定义279
9.7.2 支配型策略280
9.7.3 纳什均衡286
9.8 试验证据与市场数据288
9.8.1 试验证据288
9.7.4 贝叶斯均衡288
9.7.5 总结288
9.8.2 市场数据291
9.9 结论292
第10章 外部性293
10.1 引言293
10.2 外部性294
10.2.1 定义294
10.2.2 表述295
10.3.1 均衡与无效率296
10.3 市场无效率296
10.3.2 与帕累托效率无关的外部性298
10.4 科斯定理299
10.4.1 科斯定理299
10.4.2 外部性市场300
10.4.3 市场的非存在性303
10.4.4 讨价还价306
10.4.5 总结310
10.5 福利改进型变动310
10.5.1 局部结果310
10.5.2 全面结论312
10.6 矫正税313
10.6.1 非统一课税314
10.6.2 统一课税316
10.6.3 总结319
10.7 可交易许可证320
10.7.1 确定的成本与收益320
10.7.2 价格与数量321
10.7.3 非线性定价323
10.8 内在化323
10.9 结论324
11.1 引言325
第11章 不完全竞争325
11.2 不完全竞争与一般均衡326
11.2.1 客观需求与主观需求326
11.2.2 价格标准化328
11.2.3 经济328
11.3 不完全竞争与福利331
11.3.1 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331
11.3.2 福利损失的衡量332
11.4 商品课税334
11.4.1 税收归宿334
11.4.2 最优税收338
11.5 从价税与从量税344
11.5.1 税收归宿344
11.5.2 最优组合346
11.6 生产效率与劳动课税349
11.6.1 生产效率350
11.6.2 劳动课税354
11.7 其他形式的规制354
11.8 结论356
12.1 引言357
第12章 逃税357
12.2 逃税规模358
12.3 逃税作为一种有风险的决策359
12.4 最优审计与惩罚362
12.5 逃税与劳动供给363
12.5.1 劳动供给364
12.5.2 工作时数的分配364
12.6 共用品366
12.6.1 公共资金的赋值367
12.6.2 拥挤性共用品368
12.7 经验证据371
12.8 诚实与社会准则372
12.9 税务当局独立条件下的最优审计374
12.10 企业的逃税378
12.10.1 竞争性的企业378
12.10.2 不完全竞争379
12.11 逃税条件下的最优税收380
12.11.1 商品课税381
12.11.2 所得课税382
12.12 结论383
13.1 引言387
第4篇 引入实时因素387
第13章 代际重叠经济387
13.2 代际重叠交换经济388
13.2.1 萨缪尔森经济389
13.2.2 作为阿罗-德布鲁经济的代际重叠经济391
13.2.3 货币、动态分析和不确定398
13.2.4 总结404
13.3 总体生产经济404
13.3.1 消费者405
13.3.2 生产406
13.3.3 均衡407
13.3.4 稳态解409
13.3.5 黄金律411
13.3.6 帕累托最优413
13.4 结论414
第14章 社会保障416
14.1 引言416
14.2 完全基金制与现收现付制417
14.3 最优计划418
14.4.1 劳动供给与退休421
14.4 某些扩展421
14.4.2 对储蓄和资本的影响425
14.4.3 李嘉图等价原理427
14.4.4 人口统计特征429
14.5 决定及其理由431
14.5.1 投票均衡432
14.5.2 利他主义433
14.5.3 短视436
14.5.4 不确定性438
14.6 生命周期中的不确定性443
14.6.1 对称信息444
14.6.2 逆向选择445
14.6.3 道德风险450
14.7 结论451
第15章 债务与税收452
15.1 引言452
15.2 债务的效应453
15.2.1 外债与内债453
15.2.2 债务的效应454
15.3.1 一次总付税与债务460
15.3 债务优化与一次总付税460
15.3.2 最优一次总付税与债务462
15.3.3 总结465
15.4 债务中性466
15.4.1 两种特殊情形466
15.4.2 代际利他主义467
15.4.3 推广473
15.5 所得与利息税474
15.6 结论479
参考文献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