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实用医院药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实用医院药学
  • 胡晋红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235425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732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759页
  • 主题词:药房(学科: 药政管理) 药房 药政管理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实用医院药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医院药学概述2

第二节 研究医院药学的目的3

第三节 医院药学的发展5

一、调剂(配方)为主时期5

二、制剂业务为主时期5

三、临床药学7

四、医院药学的未来--药学服务7

第四节 医院药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8

一、与药学专业各分支学科的关系8

二、医院药学与医学各学科的关系8

三、医院药学与电子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关系8

四、医院药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8

第五节 医院药学的科研9

一、医院药学的研究内容9

三、医院药学研究方法10

二、医院药学研究选题的基本原则10

第二章 医院11

第一节 医院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1

一、医院的性质11

二、医院的地位和作用12

第二节 医院的种类、规模和功能12

一、医院的种类12

二、医院的规模13

三、医院的功能14

第三节 医院工作的特征、原则和管理模式15

一、医院工作的特征15

二、医院工作的原则16

三、医院的管理模式17

第四节 医院的系统构成和科室设置18

一、医院的系统构成18

二、医院的科室设置19

一、医院人员的职类和职称23

第五节 医院的人员编配、床位编设和业务分类23

三、医院的病床编设24

二、医院的人员编配24

四、医院的主要业务分类25

第六节 医院主要业务科室及其对药学部(科)的需求26

一、门诊部26

二、急诊科27

三、住院部27

四、护理部28

五、医技科室29

第七节 医院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医院药学的影响30

一、电脑网络的高度普及30

二、保险和慈善业的介入31

三、 社会型医院 和 医院联合体 的出现31

四、人才高度流动31

五、药学及护理等部门将自成系统31

九、管理岗位职业化32

八、医院建筑追求现代化,仪器设备更新周期进一步缩短32

六、生物技术药品成为医院用药的比例大幅度上升32

七、医院从医疗型逐步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32

十、全科医师和中医师在医院受到欢迎33

十一、职业道德建设仍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33

十二、医院庭园化、病房家庭化33

第三章 医院药学部(科)体制与组织机构34

第一节 医院药学部(科)的体制34

一、医院药学部(科)的体制沿革34

二、国内医院药学部(科)体制的现状35

三、面向21世纪医院药学部(科)体制建设要求39

第二节 药学部(科)的组织机构与职能41

一、医院药学管理组织机构42

二、医院药学部(科)的职能44

第三节 医院药学部(科)的人员编配46

一、医院药学部(科)主任的编配及知识结构46

二、Ⅰ期临床试验49

二、医院药学部(科)技术人员的编制及学历要求49

一、医院药学部(科)目标管理模式51

第四节 医院药学部(科)的管理模式51

二、医院药学部(科)全面质量管理模式52

三、医院药学部(科)承包责任制管理模式54

四、医院药学部(科)系统工程管理模式55

五、医院药学部(科)标准化管理模式57

第四章 医院药学部(科)的布局与要求59

第一节 总体布局与原则要求59

一、药学部(科)的建筑面积59

二、药学部(科)的布局原则60

一、药库的建筑和设备要求61

三、药学部(科)的环境要求61

第二节 配方供应系统61

二、调剂室建筑和设备要求63

第三节 制剂系统的布局和要求65

一、场地选择65

二、建筑面积65

三、室内布局67

四、基本设施要求70

二、建筑面积71

一、场地选择71

第四节 药品质量检验系统的布局和要求71

三、室内布局72

四、基本设施要求72

第五节 临床药理部门的布局和要求72

第六节 临床药学部门的布局和要求76

第五章 药品的监督管理79

第一节 医院严格执行药政法规的必要性79

一、药政法规的概念及发展史79

二、药品管理法在中国法群体系中的地位85

三、医院执行药政法规的意义87

第二节 药政管理法规91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91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91

三、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规定(暂行)92

四、药品广告管理办法92

五、医院药剂管理办法92

六、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93

七、关于药品批准文号的有关规定93

八、麻醉药品管理办法94

九、精神药品管理办法94

十、医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94

十一、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94

十二、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94

十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95

第三节 特殊药品管理95

一、麻醉药品的监督管理95

二、精神药品的监督管理103

三、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监督管理104

四、放射性药品监督管理105

五、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标签规定107

六、生物制品的管理107

三、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任务109

一、医院的药事管理109

二、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组成109

第四节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109

四、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的活动110

五、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作用110

第五节 医院药品质量监督管理110

一、药品质量监督110

二、医院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111

三、医院制剂质量监督管理111

二、管理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113

三、管理的基础原理113

一、管理学的概念113

第一节 科学管理的基本原理113

第六章 医院药学部(科)科学管理113

第二节 医院药学部(科)管理方式114

一、行政管理114

二、业务管理115

三、科研管理115

四、经济管理115

第三节 医院药学部(科)管理的主要内容115

一、工作人员的素质管理115

二、各科室工作及产品的质量管理115

三、药物治疗管理116

四、指标管理116

五、总体工作发展目标管理119

第四节 医院药学部(科)管理规范119

一、医院药学部(科)的总任务119

二、药学部(科)工作通则119

三、药学部(科)直属工作室工作规则120

四、药学部(科)药品供应科工作规则121

五、药学部(科)调剂科(室)工作职责123

六、药学部(科)制剂生产科工作规则126

七、药学部(科)药检科(室)工作规则132

八、药学部(科)药学科研实验室规则136

第五节 医院药学部(科)管理评估137

二、执行药品管理法状况137

一、工作人员数额、学历水平、职务设置状况137

八、工作关系及服务水平138

第六节 医院药学管理的研究138

九、发表论文及科技成果138

十、学科带头人及技术班子是否形成138

七、业务技术培训执行情况138

六、仪器、设备配置及完好率状况138

五、工作布局与工作环境状况138

四、展开业务技术工作项目状况138

三、建立各项工作制度及执行状况138

一、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139

二、医院药学管理研究139

三、医院药学管理研究的分类140

第七章 计算机在医院药学中的应用141

第一节 计算机基础知识141

一、硬件141

二、软件142

第二节 国内外医院药学电子计算机应用概况143

一、门诊药房管理系统144

第三节 计算机在医院药学管理方面的应用144

二、住院药房管理系统146

三、药库管理147

四、制剂管理148

五、临床药学150

六、行政管理152

第四节 医院药学咨询系统数据库152

第五节 医院药学计算机网络系统155

一、网络基础知识155

二、医院药学计算机网络系统概述156

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选择157

四、网络运用介绍157

一、《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与国家基本药物160

第八章 药品采购与仓储管理160

第一节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制度160

二、公费医疗药品报销范围161

三、医疗保险基本药物162

四、单位基本药物163

五、基本药物与基本药物外药物的关系163

第二节 药品采购原则164

一、药品选购的基本原则164

一、库存药品储备限量167

三、药品验收入库167

二、药品采购的步骤和方法167

第三节 药品存量控制与库存药品的管理167

二、仓库药品管理168

第四节 灾害与急救药品储备173

一、灾害与急救药品储备173

二、灾害与急救药品管理173

第五节 药品仓库的设施与设备174

一、药品仓库的基本要求174

二、药品仓库的位置和布局176

三、药品仓库必备设施和设备177

四、药品仓库工作的展开178

一、药品帐务的重要性179

二、药品帐务种类和使用179

第六节 药品帐务管理179

三、账册与计算机的关系181

第七节 药品仓库的发展趋势182

一、药品仓库的标准化182

二、药品仓库的自动化182

一、门诊调剂科(室)的设置184

二、门诊调剂科(室)的建筑要求及布局184

第一节 门诊调剂科(室)的位置、设施与设备184

第九章 门、急诊药品调配184

三、门诊调剂科(室)器具设计原则185

四、门诊调剂科(室)内的机械设备185

一、门诊调剂业务特点186

第二节 门诊调剂业务的特性186

二、业务特点对门诊调剂工作的要求187

第三节 配方业务操作程序187

一、配方业务的种类及方式187

二、配方业务的操作程序187

三、调剂业务对人员的要求188

四、预防差错事故189

二、处方管理方法190

一、处方概念190

第四节 处方、协定处方和特殊药品处方管理190

三、处方书写规定192

四、协定处方制度192

五、特殊药品及其处方管理193

六、处方分析内容及方法193

第五节 药品的分剂量包装193

一、分装室的设置要求及布局193

二、环境及设备193

三、技术要求194

一、错误处方的分类194

第六节 错误处方的登记、纠正及缺药的处理194

二、错误处方登记制度195

第七节 药物咨询服务196

一、咨询服务的要求196

三、减少错误处方的措施196

四、缺药的处理196

二、药物咨询服务的工作内容197

三、计算机与IC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药物咨询服务的影响198

四、药物咨询服务质量评价198

三、急诊药品的分类管理199

一、急诊处方调配业务的特点199

二、急诊药品调配与普通药品调配程序的差异199

第八节 急诊处方的调配199

第十章 住院药品调配201

第一节 概述201

一、住院调剂的主要任务201

二、住院调剂业务的特点201

三、住院调剂业务的发展趋势202

第二节 住院调剂室的建筑要求、室内布局及主要设施配置204

一、住院调剂室的建筑要求204

三、住院调剂室主要设施配置205

二、住院调剂室室内布局205

二、住院调剂业务的供药方式及优缺点206

第三节 住院调剂业务的组织形式206

一、住院调剂的一般工作程序206

三、住院调剂业务需要临床科室的密切配合207

第四节 住院调剂室的药品管理207

一、住院调剂室的药品管理207

二、住院调剂室对病区的药品管理及监督211

三、建立中心摆药制和实施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212

第五节 住院调剂业务的质量管理213

一、调剂质量与调剂质量管理213

二、调剂质量指标214

四、影响调剂质量的因素及对策215

三、调剂业务质量指标评价标准215

第六节 住院调剂室的基础临床药学工作217

一、面向病人开展药学咨询217

二、开展新药临床试用的跟踪调研218

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的实施218

第十一章 中药调剂配方220

第一节 中药调剂室的设施与设备220

一、中药调剂室的设施220

二、中药调剂室的设备221

第二节 中药柜的设置与中药饮片的排列原则223

一、中药柜的设置223

二、中药饮片的排列原则223

三、中药柜的管理224

一、调剂的基本知识225

第三节 中药调剂程序225

二、调剂程序227

三、发药229

四、调剂工作质量评定230

第四节 毒性中药的管理231

一、毒性中药的基本知识231

二、毒性中药的管理233

第五节 中药处方的管理234

二、中药处方的书写规则235

一、中药处方的分类235

三、处方管理制度236

第六节 中药汤剂的煎药技术236

一、中药汤剂的类型及用途236

二、煎药技术237

三、质量控制240

四、技术规范及制度241

一、炮制目的242

第七节 中药的炮制技术242

二、炮制方法248

三、炮制品的质量控制248

四、炮制业务管理250

五、新技术在炮制中的应用252

第十二章 医院制剂概论254

第一节 概述254

一、医院制剂的特征254

二、医院制剂的范畴254

三、医院制剂的分类255

四、配制医院制剂应具备的条件255

五、医院制剂的发展方向256

一、医院制剂与GMP258

第二节 制剂生产和质量管理258

二、医院制剂室的人员要求259

三、医院制剂室的建筑与设施要求260

四、医院制剂生产管理262

五、医院制剂质量监督管理267

第三节 制剂的处方与工艺设计269

一、制剂处方269

二、制备工艺271

第四节 制剂的稳定性272

一、影响制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273

二、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法273

三、制剂稳定性考察项目275

四、制剂稳定性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276

第五节 制剂应用的跟踪调查和评价276

一、制剂临床应用的要求276

二、制剂临床应用的跟踪调查276

三、新制剂临床应用小结与评价277

一、普通制剂室的建筑与设施要求278

二、普通制剂的生产设备278

第一节 普通制剂室的建筑要求、设施与设备278

第十三章 普通制剂278

第二节 普通制剂的剂型和配制技术要求279

一、普通制剂的主要剂型279

二、主要剂型的制备及注意事项282

第三节 普通制剂的新进展295

一、控(缓)释制剂295

二、透皮吸收制剂299

三、脂质体303

四、微型胶囊剂307

二、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管理制度312

第一节 灭菌制剂的软件要求与设备简介312

一、灭菌制剂法规和规定312

第十四章 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312

三、灭菌制剂设备简介313

一、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314

二、原水处理314

第二节 注射用水的制备314

三、注射用水的制备317

四、注射用水的保存与使用321

五、其他注射用溶媒321

第三节 灭菌技术322

一、灭菌的概念322

二、细菌污染途径322

三、防范性灭菌322

四、注射液灭菌的常用方法323

五、湿热灭菌的新概念326

第四节 大容量注射液(输液剂)制剂生产技术和管理329

一、概述329

二、制剂室的管理制度331

三、输液剂的生产工艺331

四、输液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342

五、输液的举例346

第五节 小容量注射液生产技术和管理347

一、概述347

二、注射剂的质量要求348

三、注射剂的生产工艺348

一、概述351

第六节 无菌制剂生产技术要求351

二、生产工艺352

一、静脉输液混合配制的重要性358

二、环境和洁净度要求358

三、人员卫生条件358

第七节 静脉输液混合配制技术要求358

四、配伍变化的分类359

五、注射液产生配伍变化的主要因素与规律359

七、处理方法360

六、处理原则360

第一节 中药制剂室的建筑要求、设施与设备362

一、中药制剂室建筑要求362

二、中药制剂设施和设备要求362

第十五章 中药制剂362

三、中药制剂的主要设备介绍363

第二节 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要求363

一、中药材前处理363

二、生产工艺363

三、生产中常遇到的问题及对策367

第三节 传统中药制剂剂型的配制要求372

一、常用剂型的配制要求372

二、其他剂型介绍376

三、结语378

一、中药药品卫生标准378

第四节 中药药品卫生标准及常用筛网规格378

二、药品卫生标准补充规定379

三、常用筛网规格379

第五节 现代中药制剂的剂型和配制要求380

一、常用剂型的配制要求380

一、中药有效部位386

二、常见有效部位制剂386

第六节 中药有效部位的制剂386

二、各种剂型综合评价386

第七节 中药制剂质量388

一、质量标准的制订388

二、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内容388

三、制订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注意事项389

第八节 中药制剂研究的新进展390

一、中药新剂型的研究390

二、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391

第十六章 医院药品质量控制394

第一节 药品质量检验科(室)的任务和技术要求394

一、任务395

二、人员和技术要求395

第三节 药品分析检验设施及主要仪器设备396

一、药检科(室)建筑和设施要求396

第二节 医院药品流通全程质量控制396

二、药品检验的仪器设备397

三、常用玻璃仪器398

四、常用精密分析仪器简介400

第四节 医院制剂的质量标准406

一、医院制剂质量标准的定义和分类406

二、药品标准406

一、分类407

三、药典委员会和国家药品标准简介407

五、制剂规范409

四、地方药品标准409

六、药品卫生标准及补充规定和说明410

七、医院非标准制剂质量标准的制订410

第五节 医院药品的质量检验414

一、药品的检验步骤414

二、药品的一般定性试验416

三、常用分析方法420

四、制剂的生物检查法431

五、药品卫生学检验436

一、药品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441

第六节 医院药品检验的质量控制441

二、药品检验中实验物品的质量管理443

三、药品检验中药理实验的质量控制445

第十七章 临床药学和临床药师446

第一节 临床药学的发展简史446

一、临床药学的发展和现状446

二、临床药学存在的问题448

三、临床药学的发展趋势--全面药学服务450

第二节 临床药学的具体任务452

一、临床药学的具体任务452

二、中国对等级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任务要求453

一、临床药师的职责454

第三节 临床药师的职责和必备条件454

二、临床药师的必备条件455

三、临床药师和临床医师的关系455

第四节 药物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456

一、药物动力学456

二、药物效应动力学456

第五节 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用药方案459

一、治疗药物监测459

二、个体用药方案设计461

三、个体化给药与药历463

一、ADR发生的影响468

第六节 药物不良反应监察468

二、ADR监察范围和任务469

第七节 加强合理用药469

二、中枢神经系统用药470

一、解热镇痛药470

三、心血管系统用药471

四、呼吸系统用药472

五、消化系统用药473

六、利尿药和脱水药473

八、局部麻醉药474

九、影响组织代谢的药物474

七、造血系统用药474

十一、酶类药物476

十二、避孕药和子宫兴奋药476

十、维生素476

十三、抗生素477

十四、抗结核药477

十五、抗麻风病药477

十六、抗真菌药477

十七、抗病毒、抗肿瘤药和免疫调节药478

十八、新生儿和老年用药478

十九、预防和保健用药480

第八节 药物相互作用481

二、分类481

一、定义481

一、药源性疾病482

第九节 药源性疾病和药物流行病学482

二、药物流行病学483

二、药物上市后再评价485

一、新药临床试验485

第一节 临床药理的任务和内容485

第十八章 临床药理与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建设485

三、治疗药物监测487

四、合理用药咨询487

五、药物不良反应监察488

第二节 临床药理研究实验设计488

一、科研设计的基本内容489

二、对照的设立492

三、随机化方法495

四、常见实验设计模式495

一、概念497

第三节 西药新药临床研究和技术要求497

三、Ⅱ、Ⅲ期临床试验501

四、Ⅳ期临床试验504

五、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试验505

第四节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及技术要求507

二、Ⅰ期临床试验507

三、Ⅱ期临床试验508

四、Ⅲ期临床试验509

七、临床研究中需注意的问题510

第五节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510

六、中药新药需报送的临床研究资料510

五、Ⅳ期临床试验510

第六节 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职能与基本建设511

一、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的性质与任务511

二、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的组织机构512

三、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医师与研究人员资格审查与培训514

四、药品临床研究基地仪器设备与临床试验病房条件514

五、药品临床研究基地考核与管理514

一、药品费用的急剧增长516

第十九章 药物经济学516

第一节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必要性516

二、药品费用上涨的原因517

第二节 药物经济学的背景和定义517

一、背景517

二、定义518

第三节 成本的类型和测算方法518

一、成本的类型519

二、成本的测算520

第四节 药物经济学的评价方法和意义522

二、成本-效益分析523

一、最小成本分析523

三、成本-效果分析525

四、成本-效用分析526

五、疾病成本评价530

六、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意义531

第五节 药物经济学和药物开发531

一、Ⅰ期临床试验532

二、Ⅱ期临床试验532

三、Ⅲ期临床试验533

四、Ⅳ期临床试验533

三、与日常工作相结合534

二、以应用科学为主534

四、兼职与专职相结合534

第一节 医院药学科研的特点534

一、为病人服务是医院药学科研的主要方向534

第二十章 医院药学科研534

五、与教学相结合535

第二节 医院药学的科研范围与选题535

一、科研范围535

二、医院药学科研选题方向536

第三节 药学科研基金的申报与审批543

一、药学科研基金分类543

四、奖惩547

三、使用基金必须遵守的原则547

二、申请办法及过程547

第四节 医院药学科研程序548

一、选题548

二、论证548

三、科研计划548

四、分类和分工548

五、检查549

六、实验记录和研究报告的管理549

四、申报新药、技术转让和申请专利550

三、申报奖励550

第五节 医院药学科研成果的评价与处理550

一、发表文章,推广利用550

二、鉴定550

五、奖励的一般处理办法551

第六节 药品的保护与专利知识552

一、新药的保护552

二、中药品种保护及申请552

三、国内申请专利的基本知识553

四、向外国申请专利的规定554

五、技术市场与科技交流554

一、中国医学实验动物管理机构和职责555

第七节 医学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555

二、医学实验动物的管理556

三、医学动物实验557

四、医学实验动物的供应558

第八节 医院药学实验室的建设558

一、实验室安全守则558

二、药学实验一般要求559

三、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559

四、实验室的基本技术和基本设备561

六、实验室建立的方法563

五、实验室通用设备563

第二十一章 药学信息服务565

第一节 概述565

一、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起源与现状565

二、医院药学信息服务的意义、目的和特点566

三、医院药学信息服务发展趋势570

第二节 药学信息服务与临床药学的关系571

一、目标的一致性571

二、学科的独立性572

一、药学信息的来源573

第三节 药学信息服务的基础工作573

三、业务的相关性573

二、药学信息的收集577

三、药学信息的整理579

四、药学信息的自动化管理580

第四节 药学信息服务机构的建设582

一、药学信息室582

二、药学信息网络583

第五节 药学信息服务的实施585

一、咨询服务585

二、信息传播587

三、医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588

第一节 药学人员规范化培训和继续药学教育591

一、继续药学教育的方式和类型591

第二十二章 医院药学教育591

二、岗位培训595

三、在职业务教育597

第二节 医院药学部(科)所承担的教学任务599

一、教育的任务和范围599

四、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教学任务的完成601

一、与医院药学教育有关的教材和专著601

第三节 教材编写及考核标准601

三、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制订601

二、教学任务的下达和计划的制订601

二、教材的修改和新教材的编写602

三、考核的标准、重点及要求602

四、考核的实施603

第四节 教学必需的设施、设备和器材603

一、开展教学工作必备的硬件603

二、教学工作档案的建立和完善603

三、教学设施、设备、器材的使用和管理604

四、常用教学设备和器材604

一、社会药学的兴起及历史任务606

第二十三章 社会药学606

第一节 概述606

二、医院药学人员研究社会药学的意义607

三、社会药学研究的主要内容607

四、社会药学研究的主要方法608

第二节 影响药物应用的社会因素608

一、医院药品管理608

二、生产、市场药品管理609

三、广告及宣传因素610

四、人员素质610

一、病人对药物的认知过程611

第三节 病人用药的心理学研究611

二、影响病人用药的因素612

第四节 药物利用研究613

一、药物利用研究的定义和意义614

二、药物利用研究与新药研制的关系614

三、药物利用研究与社会的关系614

四、药物利用研究与经济的关系615

五、药物利用研究的分类、方法及评价计量单位615

三、社会主义药德规范617

二、药德的基本范畴617

一、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药德617

第五节 医院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617

第六节 药物知识普及教育619

一、药物知识普及教育的重要性619

二、药物知识普及教育的内容619

三、药物知识普及教育的方式622

四、药物知识普及教育对医院药师的要求622

第七节 药物滥用对社会的影响622

一、药物滥用的概念622

二、药物损害的主要表现623

三、引起药物滥用的主要社会因素624

四、药物滥用对机体和社会的危害625

第二十四章 国外医院药学630

第一节 国外医院药学的历史演变630

一、早期的国外医院药学630

二、现代国外医院药学631

三、国外医院药学的发展趋势632

第二节 国外医院药房的组织结构633

一、国外医院药房的组织结构633

二、药学与治疗学委员会635

三、医院处方集制度636

四、药师的知识结构和职责637

第三节 国外医院药学的主要业务活动638

一、医院的药品供应638

二、临床药学640

三、药学服务643

四、医院药事管理645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648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653

附录三 麻醉药品品种目录658

附录四 精神药品品种目录660

附录五 医院药剂管理办法662

附录六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665

附录七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GCP)672

附录八 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定(试行)681

附录九 癌症三级止痛阶梯治疗法指导原则686

附录十 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691

附录十一 药品卫生标准694

附录十二 常见阳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696

附录十三 常见阴离子与常用试剂的反应698

附录十四 几种常见酸碱指示剂699

附录十五 致病菌检验一览表700

附录十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表702

附录十七 国家基本药物品种目录70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