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
  • 杨小苏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721001049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216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28页
  • 主题词:农业-劳动力转移(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劳动力转移-农业(学科: 研究 地点: 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转移战略研究的意义2

1·2 国内三种转移模式述评4

1·2·1 就地转移模式5

1·2·2 易地转移模式6

1·2·3 多元复合吸纳模式9

1·2·4 三种模式的评价及改进设想10

2·1 定义及其分类13

2·1·1 农业劳动力13

第2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依据13

2·1·2 转移、流动和迁移15

2·1·3 农业劳动力转移19

2·1·4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类型20

2·2 关于指导转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6

2·2·1 关于资本主义农业劳动力转移典型特征分析及其所揭示的基本原理27

2·2·2 关于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原理30

2·2·3 关于积累与劳动就业关系的原理32

2·2·4 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对立统一的原理34

2·3 国外可资借鉴的有关转移的理论及其政策39

2·3·1 经济分析理论39

2·3·2 社会环境分析法45

2·3·3 历史分析方法46

2·4 简评两类指导转移的理论依据47

第3章 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殊规律53

3·1 农业劳动力长期均衡53

3·1·1 两个特殊规律的提出53

3·1·2 何为农业劳动力长期均衡55

3·1·3 农业劳动力长期均衡的论证57

3·1·4 中国2000年前的农业劳动力态势63

3·2 转移和非农产业发展的动态比例65

3·2·1 农业领域内的分析65

3·2·2 三次产业分析及农业劳动力转移识别69

3·2·3 转移及其与非农产业就业的依存关系72

第4章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85

4·1 传统体制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85

4·1·1 转移理论真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误区86

4·1·2 转移及其管理的四个主要特征90

4·2 双重体制下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98

4·2·1 转移的总体特征99

4·2·2 地区的转移特征104

4·2·3 转移原因的多元化特征109

5·1·1 要从我国国情出发116

第5章 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战略116

5·1 确定中国特色转移战略的原则116

5·1·2 要长短期相结合119

5·1·3 应具有综合性和全面性121

5·1·4 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灵活性122

5·2 论“合理蓄水”的转移战略123

5·2·1 何为“合理蓄水”的转移战略123

5·2·2 “合理蓄水”模式的基本假定126

5·3 “合理蓄水”转移战略模式的标志128

5·3·1 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适当128

5·3·2 农业劳动力转移方向合理132

第6章 1988—200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规划的设想143

6·1 农业劳动力转移规划的编制步骤143

6·1·1 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的规划步骤143

6·1·2 农业劳动力转移结构的规划步骤144

6·2 1988—200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规划146

6·2·1 1988—2000年的总人口规划146

6·2·2 1988—2000年的经济生产年龄人口和社会劳动者规划148

6·2·3 1988—2000年社会劳动者结构规划151

6·2·4 1988—2000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总量152

6·3 1988—2000年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结构规划153

6·3·1 1988—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及其结构154

6·3·2 1988—2000年社会第二、三产业劳动力规划156

6·3·3 1988—2000年乡——城第二、三产业劳动力规划157

6·3·4 1988—2000年的农业劳动力转移结构159

6·4 1988—2000年转移资金的供求论证167

6·4·1 转移资金概念及其范围168

6·4·2 转移资金的需求考察170

6·4·3 转移资金供给的可能性考察172

7·1·1 何为“战略管理”176

7·1 适合转移战略的管理模式选择176

第7章 实施转移战略规划设想的对策构想176

7·1·2 两种性质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我国劳动制度的改革178

7·1·3 建立适合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劳动管理模式183

7·1·4 新模式的操作设想187

7·2 稳定农业产出的对策197

7·2·1 粮食供求矛盾的现状和出路197

7·2·2 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劳动力转移202

7·3 保证农业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其他对策208

7·3·1 人口控制和农业劳动力的长期转移208

7·3·2 落实农村教育和减缓转移压力2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