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医学概论与进展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医学概论与进展 上
  • 田琼,刘利兵主编 著
  • 出版社: 西安:第四军医大学
  • ISBN: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58页
  • 文件大小:93MB
  • 文件页数:2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础医学概论与进展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人体结构及功能1

第一章 运动系统结构及功能1

第一节 骨的结构及功能1

一、骨的形状1

二、骨的构造2

三、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4

四、骨的表面标志4

五、骨的发生和发育的概况4

第二节 骨的连接5

一、直接连接5

二、间接连接—关节6

1.一轴性关节7

2.二轴性关节7

3.多轴性关节8

第三节 肌肉8

一、肌的构造和形态9

二、肌肉的命名原则9

三、肌的配布规律和运动时的相互关系9

四、肌的辅助装置10

第四节 人体各部骨及骨连接10

一、躯干骨及其连接10

二、上肢骨及其连接17

三、下肢骨及其连接23

四、颅骨及其连接31

第五节 人体各部的骨骼肌概要36

一、躯干肌36

二、头颈部肌39

三、上肢肌42

四、下肢肌44

第二章 消化系47

第一节 消化系统结构47

一、口腔47

二、咽51

三、食管51

四、胃52

五、小肠53

六、大肠54

七、肝54

八、胰58

第二节 神经系统对内脏功能的调节58

一、植物性神经58

二、脊髓及低位脑干等对植物性功能的调节62

第三章 呼吸系统结构及功能63

第一节 呼吸系统的结构63

一、鼻63

二、喉65

三、气管和支气管65

四、肺66

五、胸膜67

第二节 呼吸生理67

一、肺的通气67

二、气体交换74

三、气体运输75

第四章 泌尿系79

第一节 泌尿系统结构79

一、肾79

二、肾盏、肾盂和输尿管81

三、膀胱81

第二节 排泄生理功能81

一、肾单位的组成82

二、皮质肾单位及髓旁肾单位82

三、球旁器82

四、尿的生成过程83

第三节 尿生成的调节87

一、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调节87

二、肾小管重吸收机能的调节88

第五章 生殖系91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结构91

一、生殖腺—睾丸91

二、附睾、输精管和射精管91

三、附属腺92

四、外生殖器92

五、男性尿道92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93

一、生殖腺——卵巢94

二、输卵管94

三、子宫94

四、阴道94

五、附属腺和女阴95

第六章 循环系统结构及功能96

第一节 循环系统结构及功能96

一、心脏96

(一)心传导系统99

(二)心的血管100

二、血管系101

(一)小循环的血管102

(二)大循环的血管102

1.动脉102

2.静脉104

(三)淋巴系106

第二节 心脏生理功能108

一、心肌细胞电位108

(一)心室肌细胞的膜电位和动作电位108

(二)窦房结细胞电位109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110

(一)自动节律性110

(二)兴奋性111

(三)传导性112

(四)收缩性113

三、心脏的射血与充血功能113

(一)心动周期113

(二)心脏射血与充血过程113

(三)心输出量115

四、动脉血压116

(一)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及其变动范围116

(二)影响血压的因素118

第三节 局部血液及体液循环障碍119

一、充血119

(一)动脉性充血119

(二)静脉性充血120

二、出血122

(一)破裂性出血122

(二)漏出性出血122

三、血栓形成123

(一)血栓形成的条件和机理123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及血栓的形态125

(三)血拴的结局127

(四)血栓对机体的影响128

四、栓塞129

(一)栓子的运行途径129

(二)栓塞的类型和对机体的影响129

五、梗死131

(一)梗死的原因132

(二)梗死的病变132

(三)梗死的影响和结局134

六、水肿135

(一)水肿的机理和原因135

(二)水肿的病变136

第七章 神经系统结构及功能137

第一节 总论137

一、神经系的基本结构137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138

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138

一、脊神经138

二、脑神经141

三、内脏神经144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148

一、脊髓148

二、脑149

三、重要传导路164

四、脑、脊髓被膜、脑血管和脑脊髓液循环165

五、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生理功能概述170

第四节 中枢神经活动的基本规律170

一、突触传递170

二、反射及反射弧173

三、中枢内神经元的连接方式与中枢活动的特点175

四、中枢的抑制活动176

(一)回返抑制176

(二)交互抑制176

(三)侧抑制177

第八章 感觉器官结构及功能178

第一节 感觉器官结构178

一、视器178

(一)眼球178

(二)眼附属器180

二、前庭蜗器180

(一)外耳181

(二)中耳181

(三)内耳181

第九章 内分泌腺结构及功能184

第一节 垂体185

第二节 甲状腺190

第三节 甲状旁腺193

第四节 肾上腺193

第五节 松果体193

第十章 免疫系统结构及其功能194

第一节 免疫器官194

一、中枢免疫器官194

二、外周免疫器官195

第二节 免疫细胞196

一、淋巴细胞196

二、单核巨噬细胞200

第三节 免疫球蛋白201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01

二、五类Ig的特性及功能203

三、人工制备的抗体与异常免疫球蛋白205

第四节 补体系统206

一、激活途径206

二、生物学活性207

第五节 细胞因子208

一、重要的细胞因子209

二、细胞因子的临床应用209

第六节 抗原与抗原提呈211

一、抗原211

二、抗原提呈212

第七节 免疫应答213

一、免疫应答213

二、免疫应答的遗传学基础214

第八节 免疫调节219

一、免疫细胞的调节220

二、免疫分子的调节220

三、独特型与抗特型抗体免疫网络的调节220

四、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碉节221

第二篇 药理学概论223

第一章 药理学的发展概况223

第一节 药物和研究药物的科学223

第二节 药理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223

一、本草学或药物学阶段223

二、近代药理学阶段223

三、现代药理学阶段224

第三节 药理学的任务224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224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225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226

第一节 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226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226

二、药物的剂量一效应关系228

第二节 药物的作用机制230

一、简单的理化作用230

二、通过参与或干扰机体的生理生化过程而发挥作用230

三、通过受体发挥作用231

第三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232

第一节 药物的跨膜转运232

一、被动转运232

二、主动转运234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234

一、吸收234

二、分布234

三、代谢235

四、排泄236

第三节 血浆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236

一、血浆浓度-时间曲线及其意义236

二、吸收与C-T曲线的关系237

三、分布与C-T曲线的关系237

四、消除与C-T曲线的关系239

五、连续多次给药的C-T曲线241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243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243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243

二、药物的剂型243

三、给药途径243

四、联合用药243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244

一、年龄因素244

二、性别因素244

三、精神因素244

四、病理状态244

五、遗传因素244

六、个体差异244

第五章 药物相互作用245

一、概论245

二、药物相互作用的类型与机制245

三、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的意义254

第六章 药理学实验方法255

第一节 药理学实验方法的发展概况255

第二节 药理学的主要实验方法255

一、实验药理学方法255

二、实验治疗学方法256

三、临床药理学方法256

四、常用的新技术简介256

第三节 药理研究方法的特点257

一、动物实验是药理研究的常用手段257

二、建立动物病理模型以研究药物作用257

三、整体与离体实验相结合的方法257

四、药理研究与临床相结合2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