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美国哲学史 第3卷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涂纪亮著 著
- 出版社: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 ISBN:7543436329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527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5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美国哲学史 第3卷 二十世纪下半叶的美国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六编 20世纪下半叶美国哲学的发展3
第一章 20世纪下半叶美国社会概况3
第二章 新实用主义8
第一节 威拉德·范·奥曼·蒯因10
一、生平与著作11
二、分析性与两类命题的区分12
三、还原论与整体论经验检验理论15
四、本体论的承诺18
五、行为主义的意义理论21
六、自然化的认识论24
七、对逻辑的一般看法27
八、短评30
第二节 内尔逊·古德曼31
一、生平与著作32
二、现代唯名论33
三、归纳逻辑理论36
四、结构简单性理论39
五、世界形成的方式41
六、短评44
第三节 唐纳德·赫伯特·戴维森46
一、生平与著作47
二、真理论和意义论48
三、彻底的解释理论51
四、概念图式与经验内容54
五、变异的一元论56
六、短评58
第三章 语言分析学派61
一、生平与著作66
第一节 罗德里克·齐硕姆66
二、语词分析67
三、对现象论的批驳71
四、基础论与贯通论74
五、指称与意向性77
六、短评80
第二节 约翰·罗杰斯·塞尔81
一、生平与著作81
二、言语行为及其分类82
三、言语行为和意义84
四、指称的原则87
五、心脑问题88
六、对强人工智能观点与认知主义的批驳91
七、短评93
一、生平与著作95
第三节 索尔·克里普克95
二、名字与指标96
三、命名的因果理论99
四、先验性与必然性102
五、私人语言105
六、短评108
第四章 历史学派与新历史学派110
第一节 托马斯·塞缪尔·库恩113
一、生平与著作113
二、范式的含义114
三、范式的特性和功能118
四、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121
五、短评125
第二节 保罗·卡尔·费耶阿本德127
一、生平与著作127
二、科学与非科学128
三、理性与非理性131
四、无政府主义知识论133
五、相对主义136
六、短评139
第三节 达德利·夏皮尔141
一、生平与著作141
二、理由与推理链联系142
三、信息域理论147
四、存在与真理150
五、短评154
第四节 拉里·劳丹155
一、生平与著作155
二、研究传统理论155
三、科学合理性、科学进步与真理160
四、规范自然主义165
五、短评168
第五章 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170
第一节 威尔弗利德·塞拉斯173
一、生平与著作173
二、明显的影像与科学的影像175
三、“所与”与理论实体179
四、意义、辩护和真理183
五、短评189
第二节 希拉里·普特南190
一、生平与著作190
二、指称与本质属性191
三、理论名词的指称194
四、理想化的辩护197
五、合理的可接受性200
六、短评202
第三节 巴斯·范·弗拉森203
一、生平与著作204
二、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204
三、经验上的适当性207
四、可观察性210
五、短评212
第四节 阿瑟·法因214
一、生平与著作214
二、对科学实在论的批驳214
三、对反实在论的批驳217
四、自然的本体论态度220
五、短评223
第六章 后现代主义225
一、生平与著作227
第一节 丹尼尔、贝尔227
二、后工业社会228
三、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230
四、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233
五、短评236
第二节 理查德·麦凯·罗蒂237
一、生平与著作237
二、对分析哲学的反击238
三、系统哲学和启迪哲学241
四、反再现论与反实在论244
五、后哲学文化247
六、短评251
第三节 理查德·雅各布·伯恩斯坦253
一、生平与著作253
二、实践与活动254
三、超越客观主义与相对主义257
四、现代性和反现代性261
五、短评265
第七章 现象学运动267
第一节 安娜·特里莎·图米尼斯卡270
一、生平与著作270
二、理性批判271
三、创造性活动与人类状况274
四、心灵超越客观性的运动277
五、短评281
第二节 休伯特·莱德勒·德赖弗斯282
一、生平与著作282
二、胡塞尔的意向性理论283
三、胡塞尔与认知心理学286
四、心智能力与人工智能289
五、短评292
第三节 詹姆斯·伊迪292
一、生平与著作293
二、胡塞尔现象学与存在主义现象学293
三、胡塞尔现象学与詹姆现象学296
四、胡塞尔现象不与当代语言哲学299
五、短评303
第八章 语言学中的唯名论、概念论和实在论305
第一节 阿夫兰·诺姆·乔姆斯基307
一、生平与著作307
二、转换生成语法309
三、转换生成语法的唯理论基础313
四、认识能力与心智结构316
五、语言和语言知识319
六、短评322
第二节 杰里·福多尔324
一、生平与著作324
二、心理学的语言学与数学的语言学325
三、心理学说明328
四、能力心理学330
五、短评333
第三节 杰罗姆·卡茨334
一、生平与著作334
二、三次“语言转向”335
三、从概念论到柏拉图主义实在论338
四、自然主义与非自然主义342
五、短评345
第九章 道德哲学中的人性论、正义论和德性论346
一、生平与著作349
第一节 埃里希·弗洛姆349
二、人的本质351
三、性格理论353
四、爱及其要素356
五、对善与恶的选择359
六、占有与存在361
七、短评364
一、生平与著作364
第二节 约翰·罗尔斯365
二、正义与公平366
三、正义与自由369
四、正义与善372
五、短评375
第三节 阿拉斯代尔·查默斯·麦金泰尔377
一、生平与著作377
二、德性概念的演变378
三、德性的本性382
四、正义与合理性386
五、短评389
第十章 艺术哲学中的符号论、完形论和解构论390
第一节 苏珊·朗格395
一、生平与著作395
二、符号及其转换397
三、情感符号或表现性形式400
四、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403
五、生命形式406
六、短评409
第二节 鲁道夫·阿恩海姆411
一、生平与著作411
二、力、异质同构与表现性412
三、视觉思维415
四、艺术心理学418
五、短评422
第三节 哈罗德·布卢姆424
一、生平与著作424
二、影响与误读425
三、修正主义与修正比429
四、短评433
第十一章 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和激进主义435
第一节 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437
一、生平与著作438
二、制衡权力论439
三、技术专家体制441
四、社会协调政策443
五、短评446
一、生平与著作447
第二节 西摩·马丁·利普塞特447
二、社会变迁与社会稳定448
三、社会流动450
四、社会民主452
五、短评455
第三节 赫伯特·马尔库塞456
一、生平与著作456
二、一体化与单向度性457
三、本能结构的革命460
四、工人阶级与新左派462
五、暴力与反抗的权利465
六、短评467
第十二章 社会哲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和中范围理论470
第一节 塔尔科特·帕森斯472
一、生平与著作473
二、社会系统474
三、社会行动476
四、社会均衡与社会冲突479
五、短评482
第二节 罗伯特·金·默顿484
一、生平与著作484
二、中范围理论485
三、功能分析与结构分析488
四、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491
五、短评494
结束语(回顾与展望)496
主要参考书目507
人名对照511
后记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