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
  • 李华杰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04448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71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政治经济学简明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第一章政治经济学的对象1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1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4

政治经济学要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5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特点8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8)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特点11

第三节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意义13

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13)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4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6

第一节商品16

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必须从分析商品开始(16)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8)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20)商品的价值量(2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24

第二节货币25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25)货币的职能29

第三节价值规律34

价值规律的含义(34)价值规律的作用35

第一节货币转化为资本38

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38

货币向资本转化(38)劳动力成为商品40

第二节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42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42)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45)剩余价值率46

第三节资本家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48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48)相对剩余价值生产(50)战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新发展(52)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55

第四节工资57

工资的本质(57)工资的基本形式(59)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工资的国民差异60

第一节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64

第四章资本积累64

资本主义的简单再生产(64)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本积累67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72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72)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74)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78

第三节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79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79)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81

第五章资本的循环和周转83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83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和三种职能形式(83)产业资本循环是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87

第二节资本的周转91

资本周转时间和周转速度(91)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94)预付资本的总周转(97)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99

第六章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息和地租102

第一节利润和平均利润102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102)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10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107)平均利润的下降趋势110

第二节商业利润112

商业资本的产生和职能(112)商业利润的性质和来源114

商业流通费用及其补偿117

第三节利息和银行利润、股息118

借贷资本和利息(118)银行资本和银行利润(121)股份公司和股息123

第四节资本主义地租125

资本主义地租的本质(125)级差地租(126)绝对地租131

土地价格133

第七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经济危机136

第一节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136

社会总资本和社会总产品(136)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139)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143

第二节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150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15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54)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尖锐化156

第一节国内垄断的形成和统治160

第八章资本主义垄断的形成和统治160

生产垄断的形成(160)银行垄断的形成(162)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163

第二节国际垄断的形成和统治166

资本输出(167)国际垄断同盟(169)殖民地统治170

第三节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73

垄断利润(173)垄断价格174

第四节资本垄断和竞争的关系176

垄断和竞争的关系(176)垄断统治下竞争的新特点178

第五节资本垄断的历史作用181

资本垄断造成的寄生性或腐朽性(181)资本垄断造成的垂死性或过渡性183

第九章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186

第一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8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18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18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191)评“滞胀”与经济“自由化”193

第二节 战后垄断资本实力的增长和阶级关系的变化196

战后垄断资本实力的增长(196)当代资本主义中小企业的地位(199)当代工人阶级的地位和结构(200)评所谓“福利国家”204

第三节当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206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意义(206)当代国际垄断的新形式和新特点(208)南北矛盾与南南合作215

第四节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命运218

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功绩(218)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220)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221

第十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物质基础226

第一节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226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22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23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234

第二节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改革237

经济发展战略的含义及其重大意义(237)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部署(238)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战略方针和措施(24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4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性质和任务243

第三节社会主义物质基础246

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46)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基础(249)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51

第一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257

第十一章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257

所有制和所有制结构的含义(257)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客观依据259

第二节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61

全民所有制的性质、特点和作用(261)全民所有制经济的改革263

第三节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266

集体所有制的性质、特点和作用(266)农业中的集体所有制(267)农村中的乡镇企业(270)城市中的集体所有制271

第四节社会主义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形式272

劳动者个体经济(272)私营经济(273)“三资”企业经济(274)经济联合体275

第一节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277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77

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必然性(277)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280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284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存在的原因(284)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属性和基本特征(287)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及其特点291

第三节社会主义自觉运用价值规律的运行机制295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统一性(295)建立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计划机制297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流通和市场301

第一节社会主义商品流通301

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性质和特点(301)社会主义商品流通的地位和作用(302)社会主义商业和商业利润305

第二节社会主义货币流通308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渠道(308)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310

社会主义的货币政策和调控机制311

第三节社会主义信贷资金流通314

社会主义信贷的本质和作用(314)社会主义银行的性质和职能(315)社会主义利息318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机制318

市场和市场机制(319)简单的市场机制(321)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323)垄断的市场机制(325)有计划的市场机制326

第五节社会主义市场体系330

建立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的必要性(330)社会主义商品市场(331)社会主义资金市场(332)社会主义劳务市场334

第十四章社会主义企业和企业的资金运动337

第一节社会主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337

社会主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337)社会主义企业是具有生机和活力的经济组织(339)增强企业的活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341)确立国家与企业、企业与职工的正确关系、增强企业的活力342

第二节社会主义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345

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345)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周转347

第三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核算349

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349)社会主义企业的经济核算制(351)降低成本增加盈利是经济核算的基本要求(354)社会主义盈利的本质和形式354

第四节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356

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性质和任务(356)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358)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359)企业的民主智理360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的分配和消费363

第一节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及其分配363

社会主义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36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366)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370

第二节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收入的分配375

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必然性(375)我国现阶段的多种分配形式(379)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382)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防止和纠正分配不公384

第三节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及其发展方向390

消费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390)社会主义的消费结构和发展趋势(393)社会主义的消费水平(398)建设中国特色的消费模式401

第一节 国民经济宏观控制是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405

第十六章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405

社会化大生产必须有宏观经济调控(405)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宏观经济调控(407)社会主义的宏观调控以间接调节为主409

第二节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主要内容410

保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是宏观调控的目标(410)调整与优化产业结构(416)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调整投资结构419

第三节 实现宏观间接调控的条件与主要手段423

实现宏观间接调控的条件(423)宏观间接调控的手段427

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43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和作用435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435)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作用438

第二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外贸易440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的性质(440)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441)改革我国对外贸易体制443

第三节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445

利用外国资金(445)引进外国先进技术447

第四节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外投资、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449

国外投资(449)劳务合作(451)国际旅游业452

第五节 中国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对外开放格局455

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455)经济特区的基本概念与特征(457)我国经济特区的作用及发展阶段(458)我国经济特区的特点及在经济体制改革上的探索(459)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462

结束语46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