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
  • 张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4944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32页
  • 文件大小:32MB
  • 文件页数:54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中医基础理论与疼痛3

第一章 外感六淫与疼痛3

第二章 脏腑与疼痛7

第一节 五脏与疼痛7

第二节 六腑与疼痛14

第三节 气血津液与疼痛19

第三章 七情内伤与疼痛23

第四章 经脉病候及疼痛25

第一节 十二经脉病候与疼痛25

一、肺手太阴经病候辨证及疼痛25

二、大肠手阳明经病候辨证及疼痛27

三、胃足阳明经病候辨证及疼痛27

四、脾足太阴经病候辨证及疼痛29

五、心手少阴经病候辨证及疼痛30

六、小肠手太阳经病候辨证及疼痛32

七、膀胱足太阳经病候辨证及疼痛34

八、肾足少阴经病候辨证及疼痛36

九、心包手厥阴经病候辨证及疼痛38

十、三焦手少阳经病候辨证及疼痛39

十一、胆足少阳经病候辨证及疼痛41

十二、肝足厥阴经病候辨证及疼痛42

第二节 奇经八脉病候及疼痛46

一、督脉病候辨证及疼痛46

二、任脉病候辨证及疼痛48

三、冲脉病候辨证及疼痛49

四、带脉病候辨证及疼痛50

五、阴跷阳跷脉病候辨证及疼痛51

六、阳维阴维脉病候辨证及疼痛51

第五章 治痛常用腧穴53

第一节 手太阴肺经常用治痛穴53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常用治痛穴55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常用治痛穴60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常用治痛穴70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常用治痛穴75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常用治痛穴78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常用治痛穴83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常用治痛穴95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常用治痛穴98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常用治痛穴103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常用治痛穴107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常用治痛穴115

第十三节 任脉常用治痛穴118

第十四节 督脉常用治痛穴124

中篇 现代医学基础理论与疼痛135

第六章 疼痛的神经解剖135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知识135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135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136

第二节 神经纤维和神经136

第三节 感受器138

一、脊髓140

第四节 中枢神经结构与疼痛140

二、脑干143

三、间脑148

四、大脑151

五、边缘系统154

六、小脑156

第五节 与疼痛及伤害性信息有关的传导束156

一、脊髓丘脑束156

二、三叉丘脑束158

三、脊髓网状丘脑束158

四、脊颈丘脑束158

五、深感觉传导束158

六、一般内脏感觉传导束159

第六节 与疼痛有关的组织结构160

一、皮肤160

三、肌肉161

二、筋膜161

四、骨及关节162

五、椎间盘162

六、内脏、胸膜和腹膜163

第七章 神经活性物质与疼痛166

第一节 概述166

第二节 经典神经递质与疼痛167

一、乙酰胆碱167

二、去甲肾上腺素168

三、多巴胺170

四、5-羟色胺170

五、组织胺174

六、氨基酸类175

第三节 神经肽与疼痛178

一、神经肽概述178

二、P物质179

三、内源性阿片肽及其受体183

四、胆囊收缩素189

五、神经降压素191

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192

七、生长抑素193

八、加压素和催产素195

九、促肾上腺皮质激素195

第四节 一氧化氮与疼痛196

一、一氧化氮合酶的性质196

二、一氧化氮合酶在神经系统的布197

三、一氧化氮与疼痛197

第五节 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c-jun与疼痛199

一、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c-jun的概况199

二、即刻早期基因c-fos和c-jun蛋白表达与疼痛200

第六节 与疼痛有关的基他活性物质202

一、细胞因子202

二、神经营养素家族204

三、缓激肽、前列腺素及白细胞三烯205

第八章 疼觉的神经生理学209

第一节 疼痛概论209

一、痛觉和痛反应209

二、痛的测量210

第二节 疼痛的产生机制213

一、外周痛觉信息的形成与传入213

二、痛觉信息在脊髓水平的整合214

三、痛觉信息在脊髓以上水平的整合216

第三节 痛觉的调制218

一、脊髓对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节段调制218

二、脑高级中枢对伤害性信息的调制220

第四节 痛觉的病理生理225

一、外周痛225

二、中枢痛229

三、心因性痛230

一、针感感受器的兴奋232

第一节 针刺信息的产生与传入232

第九章 针刺镇痛原理232

二、传递针刺信号的外周传入纤维233

第二节 针刺镇痛中枢机制233

一、针刺镇痛的脊髓机制233

二、针刺镇痛的脑干机制234

三、针刺信息对间脑痛觉调制机构的作用236

第三节 与针刺镇痛有关的中枢神经递质239

一、阿片肽239

二、单胺类中枢递质239

三、乙酰胆碱240

四、r-氨基丁酸240

下篇 针灸治痛245

第十章 常用针灸治痛方法及其机制245

第一节 毫针治痛及其机制245

第二节 电针治痛及其机制246

第三节 灸法治痛及其机制248

第四节 刺络放血治痛及其机制250

第五节 耳针治痛及其机制251

第六节 火针治痛及其机制252

第十一章 针灸治疗原则与配穴方法255

第一节 治疗原则255

一、调整阴阳255

二、调和气血256

三、补虚泻实256

四、抑制寒热257

五、解表和里257

六、协调脏腑257

第二节 配穴方法258

一、组方规律258

二、常用配穴法259

三、处方的变化规律260

四、刺法的选择261

二、寒证264

一、风证264

第十二章 疼痛的针灸辨证论治264

第一节 病因辨证论治264

三、暑证265

四、湿证266

五、燥证266

六、火 (热) 证267

第二节 八纲辨证论治267

一、阴阳267

二、表里268

三、寒热270

四、虚实271

第三节 气血辨证论治272

一、气病致痛的辨证论治272

二、血病致痛的辨证论治275

一、肺与大肠276

第四节 脏腑致痛辨证论治276

二、脾与胃280

三、心与小肠284

四、肾与膀胱287

五、心包与三焦290

六、肝与胆291

第十三章 针灸治痛与临床294

第一节 头痛294

一、血管性头痛295

二、颅压变化引起的头痛300

三、头部损伤后头痛301

四、紧张性头痛304

五、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头痛305

六、宿醉头痛306

七、精神性头痛307

第二节 五官痛307

一、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症309

二、目痛311

三、鼻痛316

四、牙痛317

五、耳痛320

六、口舌痛322

七、咽喉痛325

第三节 颈项痛328

一、颈椎综合征330

二、落枕334

三、颈淋巴腺炎338

第四节 胸胁痛343

一、心绞痛345

二、急性乳腺炎348

三、乳腺增生症351

四、胆石症352

五、胆道系统感染356

六、胆道蛔虫病358

七、肝炎359

第五节 脘腹痛363

一、急性胃炎365

二、慢性胃炎367

三、胃、十二指肠溃疡369

四、神经性胃痛371

五、胰腺炎373

六、急慢性肠炎376

七、细菌性痢疾380

八、急性肠梗阻383

九、急性阑尾炎385

十、泌尿系结石387

十一、疝气390

十二、痛经392

第六节 腰背痛397

一、增生性脊柱炎399

二、腰肌劳损402

三、腰椎骨质增生症405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408

五、肾小球肾炎411

第七节 前后阴痛415

一、尿路感染416

二、前列腺炎418

三、痔422

四、肛裂425

第八节 关节痛426

一、风湿性关节炎428

二、类风湿性关节炎434

三、骨关节炎438

四、痛风441

五、肩关节周围炎444

第九节 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447

一、颈部扭伤449

二、前斜角肌综合征450

三、胸壁撞伤和挫伤452

四、急性腰扭伤453

五、腰椎后关节紊乱症456

六、腰肌筋膜炎457

七、骶髂关节扭伤459

八、梨状肌综合征461

九、肩关节扭伤463

十、胧二头肌长头撕裂465

十一、胧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466

十二、胧二头肌长头腱鞘炎467

十三、肩袖损伤468

十四、胸腔出口综合征470

十五、肘关节扭挫伤472

十六、肱骨内上髁炎474

十七、肱骨外上髁炎476

十八、腕部扭挫伤479

十九、腕管综合征481

二十、股四头肌损伤483

二十一、股内收肌损伤484

二十二、腘绳肌损伤485

二十三、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488

二十四、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488

二十五、腘肌损伤490

二十六、踝关节扭伤491

第七节 神经痛494

一、三叉神经痛496

二、坐骨神经痛500

三、肋间神经痛506

四、臂丛神经痛510

第十一节 特殊性疼痛514

一、疱疹性疼痛及疱疹后神经痛514

二、幻肢痛519

三、癌痛521

四、术后疼痛5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