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敦煌盆地群侏罗系石油地质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敦煌盆地群侏罗系石油地质研究
  • 赵澄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3613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敦煌盆地群侏罗系石油地质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论1

第一节 西北侏罗纪沉积盆地划分1

第二节 敦煌盆地群基本特征1

一、地质概况1

二、盆地沉积特征4

三、盆地结构及构造特征4

四、盆地埋藏史4

第三节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4

一、敦煌盆地4

二、踏实盆地4

三、阿克赛盆地4

四、昌马盆地5

五、北山地区或马鬃山诸盆地5

第四节 敦煌盆地群石油地质特征5

一、区域构造与盆地演化特征5

二、地层层序及其特征6

三、沉积相及岩相古地理6

四、层序地层学及其特征7

五、成岩作用及其特征7

六、储层评价及预测7

七、烃源岩特征及资源量预测8

八、含油气有利区带评价与预测9

九、建议10

第二章 区域构造及盆地分析12

第一节 构造单元划分12

一、哈萨克斯坦板块13

二、塔里木板块13

三、华北板块14

第二节 盆地结构与成因类型16

一、盆地结构16

二、盆地成因类型17

第三节 敦煌盆地群23

一、航磁特征异常及解释23

二、重力异常特征及解释23

三、大地电磁勘探26

四、地震剖面解释29

五、综合解释31

第四节 盆地分析31

一、盆地埋藏史31

二、盆地构造发展史32

三、盆地充填史35

第三章 地层层序及特征40

第一节 地层分布40

一、下侏罗统40

二、中侏罗统下部43

三、中侏罗统上部43

四、上侏罗统44

第二节 地层划分及界线45

一、地层划分45

二、划分方案及其依据49

三、侏罗系的顶底界与统界53

第三节 区域地层系统54

一、北山地区54

二、南山地区(安西—敦煌区)60

三、阿拉善区64

四、北祁连—河西走廊区64

五、中祁连地层区65

第四节 地层对比66

一、北山地区和南山地区的地层对比67

二、区域地层对比68

三、问题讨论69

四、新认识70

第四章 沉积相分析71

第一节 侏罗系一般沉积特征71

第二节 沉积体系72

一、洪(冲)积扇—洪泛平原—洪泛湖泊体系73

二、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沼泽体系73

三、水下扇—湖泊体系73

四、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湖泊体系74

五、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体系74

六、辫状河—曲流河—三角洲—湖泊体系74

第三节 沉积相标志74

一、岩石类型74

二、结构特征75

三、沉积构造75

四、沉积层序76

五、古生物特点78

六、古气候78

七、古地形79

第四节 沉积相类型79

一、冲击扇相79

二、扇三角洲相79

三、辫状河相80

四、三角洲相80

五、滨—浅湖相80

六、沼泽相80

第五节 单剖面分析80

一、南泉剖面80

二、野马泉(或油砂山北)剖面81

三、油砂山剖面83

四、北山煤窑剖面83

五、金庙沟(或红柳疙瘩)剖面83

六、三道明水剖面83

七、锁树沟剖面83

八、段家沙河剖面83

九、北大窑—旱峡剖面84

十、多坝沟剖面87

十一、芦草沟剖面88

十二、南湖剖面88

十三、黑大板剖面90

十四、草大板剖面90

第六节 沉积环境分析90

一、塔里木东部陆缘区90

二、华北西部陆缘区91

三、中祁连块隆区91

第五章 单剖面层序地层学93

第一节 概述93

一、所用资料93

二、剖面选择93

三、研究内容93

四、研究方法93

第二节 ZK802井层序分析94

一、单项资料分析94

二、准层序组特征95

三、体系域特征97

四、生储组合分析97

五、湖盆水体变化分析98

第三节 北大窑剖面层序分析98

一、单项资料分析98

二、准层序组特征99

三、体系域特征99

四、生储组合分析99

五、湖盆水体变化分析100

第四节 野马泉剖面层序分析100

一、单项资料分析100

二、准层序组特征101

三、体系域特征101

四、生储组合分析101

五、湖盆水体变化分析102

第五节 ZK1202井层序分析102

一、单项资料分析102

二、准层序组特征102

三、体系域特征103

四、生储组合分析103

五、湖盆水体变化分析104

第六节 烃源岩的层序地层学研究104

一、层序类型及特征104

二、烃源岩的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意义105

三、烃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105

四、敦煌盆地群侏罗系及下白垩统煤系地层有机相105

五、北山区烃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107

六、敦煌盆地烃源岩层序地层学研究108

第六章 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111

第一节 岩石学特征111

一、岩石类型111

二、砂岩的岩矿特征120

第二节 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岩阶段划分132

一、成岩作用特征132

二、成岩阶段划分142

三、有机质演化对煤系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的影响144

第三节 孔隙类型及其形成机理145

一、孔隙类型及其发育特征145

二、孔隙组合及其分布特征148

三、孔隙演化史与成岩作用的关系149

四、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149

第七章 储层评价及预测152

第一节 储集性能152

一、孔隙结构152

二、储层物性159

三、油气显示162

四、影响储集性能的因素163

第二节 储层评价164

一、评价方法164

二、评价结果168

第八章 烃源岩特征及评价172

第一节 烃源岩分布特征及有机岩石学评价173

一、烃源岩分布特征173

二、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评价173

第二节 有机质丰度180

一、敦煌盆地180

二、北山区181

第三节 成烃母质类型185

一、干酪根镜检分析及岩石热解分析186

二、干酪根的元素组成188

三、干酪根红外光谱189

四、干酪根碳同位素组成189

五、可溶有机质的地球化学特征189

第四节 有机质热演化特征191

一、煤及煤系泥岩镜质组反射率和岩石热解峰温191

二、可溶有机质的热演化192

第五节 煤系地层烃源岩生物标记化合物特征198

一、甾烷化合物198

二、萜烷化合物201

第六节 油气显示分布特征及油源对比202

第九章 含油气盆地有利区带评价和预测204

第一节 有利区带评价204

一、生油岩特征204

二、储集层特征206

三、盖层特征207

四、油气运聚特征207

五、保存条件207

第二节 资源量预测208

一、资源量测算与说明208

二、评价结果分析209

第十章 英吉苏—罗布泊坳陷中生界生储盖条件214

第一节 烃源岩分析214

一、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214

二、碳质泥岩和煤岩有机质丰度219

三、有机质成熟度221

第二节 储集层综合评价222

一、储层综合分析222

二、评价依据223

三、各体系域储集层评价结果224

第三节 生储盖组合分析225

一、上三叠统—阳霞组—阿合组储盖组合225

二、塔里奇克组—阿合组储盖组合225

三、阳霞组—阿合组储盖组合225

四、阳霞组—克孜勒努尔组储盖组合226

第四节 英吉苏—罗布泊坳陷有利区带预测226

一、有关油气聚集条件分析226

二、含油气远景评价227

参考文献232

图版说明2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