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松辽盆地深部结构及成盆动力学与油气聚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松辽盆地深部结构及成盆动力学与油气聚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75/34203091.jpg)
- 迟元林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13802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74页
- 文件大小:28MB
- 文件页数:285页
- 主题词:松辽盆地(学科: 大地深部构造 学科: 油气聚集 学科: 研究) 松辽盆地 大地深部构造 油气聚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松辽盆地深部结构及成盆动力学与油气聚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地壳结构与大地构造环境1
第一节 地壳结构1
一、区域重磁场特征1
二、莫霍面起伏3
三、纵向层圈结构4
四、块断结构7
第二节 前中生代地质特征与板块构造演化10
一、前中生代地层——岩浆岩特征10
二、前中生代板块构造演化14
第三节 中生代地质特征与板块演化17
一、火山岩分布特征17
二、火山岩岩石学特征与板块环境21
第四节 中新生代沉积古地理与盆地类型28
一、晚中生代-新生代沉积古地理28
二、中新生代区域板块构造演化与盆地群分布34
第一节 前人研究成果与基本认识39
第二章 基底岩性及基底结构研究39
第二节 松辽盆地周边石炭系-二叠系特征41
一、石炭系42
二、二叠系45
三、晚古生代地质演化特征47
第三节 基底岩性预测分析54
一、松辽盆地及其周边岩石密度、磁性特征54
二、松辽盆地基底岩性预测58
一、地震资料预测分析过程61
第四节 石炭系-二叠系厚度预测61
二、磁性体最小埋深法对石炭系-二叠系厚度的佐证65
三、石炭系-二叠系厚度及分布预测结果综合分析67
第五节 松辽盆地基底结构分析67
一、富拉尔基构造带67
二、明水-林甸-大安构造带67
三、松辽古中央地块68
四、东部构造带68
二、地层层序及沉积体系特征69
一、构造样式69
第三章 松辽盆地地质特征69
第一节 盆地构造样式、地层层序及沉积特征69
第二节 断陷层构造格局及基本特征79
一、断陷层构造特征79
二、断层形态与沉积和深部构造的关系88
三、断陷期断陷形成模式分析89
第三节 坳陷层构造面貌及基本特征92
一、构造单元划分92
二、局部构造96
三、构造分布规律96
四、坳陷层构造形成机制分析97
五、盖层构造具长期、多期继承性发育特征100
第四节 盆地盖层断裂系统102
一、盖层断裂特征及分布规律102
二、断裂类型与形成机制103
三、主要大断裂带特征107
五、断裂对沉积的控制作用109
四、断层发育史109
第四章 盆地坳隆块体运动、热史及演化规律研究113
第一节 构造沉降及旋回分析113
一、构造沉降分析113
二、旋回性分析121
第二节 盆地坳隆块体运动史126
一、松辽盆地中浅层构造发育史分析126
二、断陷层分布特征130
三、凹陷类型131
第三节 松辽盆地地热及热史特征134
一、地热特征134
二、热史分析135
第四节 盆地类型与地质演化规律138
一、盆地类型138
二、松辽盆地的形成和演化史139
第一节 固体地球研究的新进展143
一、大陆地壳研究的某些进展143
第五章 盆地深部地质特征及形成机制143
二、大陆地壳深反射地层特征152
三、地球存在垂向流体通道162
第二节 深部地球物理特征及地壳结构164
一、深部层圈结构164
二、深部块断结构172
第三节 地壳组成及内部结构174
一、上地壳174
二、中地壳176
三、下地壳176
四、中下地壳内部结构176
五、地壳热流底辟体179
第四节 幔隆及壳幔结构180
一、幔隆成因180
二、幔隆与壳幔结构演化分析184
一、不定时温压同步的岩石形变与破裂连续过程高压试验成果185
第五节 高温高压实验证据及其对本区壳幔结构解释185
二、应用实验成果对松辽及周边壳-幔结构的解释187
第六节 地壳形成演化189
一、地壳形成演化阶段189
二、地壳演化过程190
第六章 盆地地球动力学机制及影响因素探讨193
第一节 伸展构造几何学及影响因素193
一、盆地伸展模型193
二、构造几何学理论分析196
三、盆地断陷几何学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197
第二节 盆地沉降及控制因素198
一、伸展盆地沉降幅度及控制因素198
二、断陷宽度与热沉降量的关系200
三、热作用与盆地沉降关系201
四、地壳刚性程度与沉降量关系203
第三节 深部及基底断裂与盖层断裂系统耦合关系203
一、深部断裂与盖层断裂系统纵向耦合关系203
二、深部断裂与盖层断裂平面对应关系206
三、深部断裂与盖层断裂形成过程207
第一节 松辽盆地火山岩与盆地动力源209
一、火山岩分布与年龄209
第七章 松辽盆地形成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209
二、火山岩系列与板块环境212
三、火山岩来源与壳-幔作用214
第二节 地表热流与壳-幔热结构215
一、大地热流与岩石圈热结构215
二、研究区壳幔热结构216
二、剪切-挤压应力场模拟218
第三节 中新生代远程应力场218
一、区域板块远程应力场分析218
第四节 盆地地球动力学过程与类型219
一、盆地地球动力学过程219
二、盆地地球动力学类型221
第八章 盆地油气资源潜力与油气分布规律222
第一节 油气资源系列与勘探方向222
一、松辽盆地板块动力学类型222
二、盆地油气资源形成模型225
三、勘探方向235
第二节 深断裂带与油气资源分布236
一、深大断裂控制物源沉积体系、沉积体系域和沉积相带的展布236
二、深大断裂控制高地温场展布237
三、深大断裂控制储集层内流体势异常的分布237
四、深大断裂控制了圈闭条件的展布237
五、油气田沿深大断裂分布,且具“层楼式”油气分布模式238
一、盆地阶段性发育造成了含油气系统的多样性240
第三节 盆地演化与有机含油气系统240
二、盆地具有下气上油的性质256
三、盆地多旋回发育造成含油气系统叠合256
第四节 盆地演化与无机系统257
一、国内外研究进展情况257
二、松辽盆地CO2气藏特征与富集规律260
三、勘探方向268
附录 用镜煤反射率确定古热流的原理和方法269
参考文献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