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计算机网络应用层通信协议工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成通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07139X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3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计算机网络应用层通信协议工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 计算机网和通信网3
1.2 分组交换网和X.25协议5
1.3 网间网和TCP/IP协议6
1.4 IBM计算机网与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7
第二章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9
2.1 网络结构9
2.1.1 邮政金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9
2.1.2 建立全国网的必要性11
2.1.3 全国网的网络结构12
2.2 网络协议25
2.2.1 区域网协议26
2.2.2 全国网协议26
2.2.2.1 协议体系26
2.2.2.2 全国网选择TCP/IP协议的原因27
2.3 网络开放的业务29
2.3.1 区域网开放的业务29
2.3.2 全国网开放的业务30
3.1 概述31
3.1.1 网间网31
第三章 TCP/IP协议简介31
3.1.2 实现网间网需要解决的问题39
3.1.3 TCP/IP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的功能40
3.2 网间网地址42
3.2.1 网间网地址的含义42
3.2.2 网间网地址的结构43
3.2.3 三类主要的网间网地址44
3.2.4 网间网地址的直观表示法45
3.2.5 地址解析46
3.3.1 协议概述48
3.3 IP协议48
3.3.2 无连接数据报传输49
3.3.3 IP数据报的格式50
3.3.3.1 版本与协议类型50
3.3.3.2 长度51
3.3.3.3 服务类型52
3.3.3.4 标识、标志和片偏移53
3.3.3.5 生存时间56
3.3.3.6 头校验和57
3.3.3.7 地址57
3.3.4.1 寻径的概念58
3.3.4 IP数据报寻径58
3.3.3.8 IP数据报选项58
3.3.4.2 IP数据报的寻径原理59
3.3.4.3 寻径表62
3.3.4.4 网间网的体系结构65
3.4 差错和控制报文(ICMP)67
3.4.1 为什么需要ICMP协议67
3.4.2 ICMP协议和IP协议的关系68
3.4.3 ICMP的报文格式68
3.4.4 ICMP差错报告70
3.4.5 拥挤控制72
3.4.6 ICMP请求/应答报文对73
3.5 TCP协议74
3.5.1 通信子网提供的服务75
3.5.2 TCP协议需要解决的问题76
3.5.3 TCP连接的建立77
3.5.4 TCP连接的拆除81
3.5.5 TCP段的格式82
3.5.6 确认与重传88
3.5.7 拥挤控制90
4.1 协议概述93
第四章 全国网应用层通信协议93
4.2 协议设计原则96
4.2.1 简单、实用、可靠96
4.2.2 系统安全原则97
4.2.3 自动处理和人工处理界限的划分原则97
4.2.4 交易方式的选择99
4.2.5 可操作性原则99
4.3 信息格式和交易描述中的术语100
4.3.1 GB/T15150-94简介100
4.3.1.1 报文结构101
4.3.1.2 报文流104
4.3.1.3 使用指南106
4.3.2 信息格式的设计106
4.3.3 编码设计114
4.3.3.1 信息类型码设计115
4.3.3.2 交易类型码设计116
4.3.3.3 相应代码设计117
4.3.3.4 确认代码设计120
4.4 交易流程120
4.4.1 详细描述交易流程的必要性120
4.4.2 交易流程的描述方法121
4.4.3 交易流程需要说明的内容122
4.4.4 描述交易流程需要用到的术语说明124
4.4.5 交易信息的检查方法和步骤127
4.4.6 各种交易必须检验的条件128
4.4.7 交易流程举例128
4.4.7.1 查询交易128
4.4.7.2 涉及更新分户帐的2-WAY交易135
4.5 故障处理规程144
4.5.1 故障产生的原因144
4.5.2 故障处理办法145
4.5.3 怎样发现故障153
4.5.4 自动恢复和人工恢复153
4.6 交易完整性控制154
4.7 数据安全机制158
4.8 交易方式的选择158
4.9 资金清算163
4.10 交易超时时间的估算180
4.11 通信控制183
4.11.1 交易开始前的通信控制183
4.11.2 交易结束时的通信控制185
4.12 应用层通信协议与TCP/IP协议的关系186
4.13 应用层通信协议与X.25协议的关系192
5.1.1 什么叫做单项测试193
第五章 应用层通信协议的测试193
5.1 应用层通信协议的单项测试193
5.1.2 单项测试包含的内容194
5.1.3 制定测试计划194
5.1.4 设计测试方案196
5.1.5 方案设计举例198
5.1.5.1 测试项目表的设计198
5.1.5.2 测试流程图设计199
5.1.5.3 测试项目检查表的设计201
5.1.6 建立测试环境213
5.2.1 什么是性能测试216
5.2 应用层通信协议的性能测试216
5.2.2 性能测试方法217
5.2.2.1 事前测试法217
5.2.2.2 事后测试法220
附录A 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简介223
A.1 SNA的体系结构223
A.1.1 SNA的物理部件和SNA节点223
A.1.2 SNA的逻辑部件225
A.1.3 SNA部件和IBM产品的关系227
A.1.4 SNA的物理网络结构231
A.1.5 SNA会话(SNAsession)232
A.1.6 SNA的体系结构235
A.2 激活与释放SNA的网络资源239
A.2.1 激活网络资源239
A.2.2 释放网络资源242
A.3 逻辑单元之间会话的建立和终止243
A.3.1 建立逻辑单元之间会话243
A.3.1.1 建立逻辑单元之间会话的方式243
A.3.1.2 会话启动请求244
A.3.1.3 由次逻辑单元发起的建立会话247
A.3.2 终止逻辑单元之间的会话249
A.3.1.4 由主逻辑单元发起的建立会话249
A.3.2.1 次逻辑单元提出终止请求250
A.3.2.2 主逻辑单元提出终止请求252
A.4 逻辑单元提供的服务和实现的协议253
A.4.1 逻辑单元的结构253
A.4.2 逻辑单元的功能255
A.4.3 BIND命令请求和逻辑单元实现的协议255
A.5 逻辑单元的类型258
A.5.1 SNA轮廓值(SNAprofile)258
A.5.2 逻辑单元LU的类型261
A.5.3.1 LU6.2的结构266
A.5.3 逻辑单元类型LU6.2266
A.5.3.2 LU6.2的特点267
附录B X市区域网应用层通信协议269
B.1 概述269
B.2 网络结构和设备连接方式270
B.2.1 物理网络结构270
B.2.2 设备功能271
B.2.3 网络的逻辑结构271
B.3 应用层协议272
B.3.1 X市金融计算机网的协议层次结构274
B.3.2 信息格式和编码275
B.3.2.1 基本信息格式278
B.3.3 故障处理290
B.3.3.1 发生故障的原因和故障特点290
B.3.3.2 故障产生的后果291
B.3.3.3 故障发生后应该采取的措施291
B.3.4 通信控制298
B.3.4.1 通信开始控制298
B.3.4.2 通信结束控制300
B.4 ATM故障处理302
参考文献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