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健康与药物通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健康与药物通识
  • 杨红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6115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68页
  • 文件大小:246MB
  • 文件页数:492页
  • 主题词:用药法-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健康与药物通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健康的重要性与普及健康知识的意义1

一、健康的重要性1

二、健康知识普及的意义与主要内容1

三、《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公告2

第二节 健康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5

一、健康面临的新形势5

二、新形势下的应对策略5

第三节 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合理用药的意义7

一、药物作用特点7

二、药品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8

三、合理用药,趋利避害9

四、值得关注的与药物作用有关的问题10

(一)药物依赖问题10

(二)来自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市场销售产品中的药物问题11

(三)来自环境的潜在药物威胁及环境保护12

第二章 健康的概念14

第一节 健康的内涵14

一、中国古代的健康观14

(一)中国古代健康观的理论基础14

(二)中医的健康观16

二、现代健康的含义17

(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17

(二)我国学者提出的健康定义18

第二节 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与社会适应及其相互关系19

一、生理健康19

(一)生理健康的含义19

(二)生理健康的表现特征19

(三)生理健康的指标20

二、心理健康25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25

(二)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26

(三)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27

(四)异常心理的表现30

(五)心理健康的促进30

(六)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相互关系31

三、道德健康31

(一)道德健康的含义31

(二)道德健康的表现特征32

(三)道德健康的核心32

(四)道德健康的主要内容32

(五)道德健康对身心健康的影响33

四、社会适应性34

(一)社会适应性的含义34

(二)社会适应性标准34

(三)社会适应性标准应用时的注意事项35

第三节 健康的标志35

一、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标志35

二、通用的健康标志36

三、老年人的健康标志37

四、对不同人群的健康要求38

(一)青年人健康要点39

(二)老年人健康要点39

(三)男性健康要点39

(四)女性健康要点40

五、健康状况自我测量40

第四节 亚健康状态及其威胁42

一、亚健康的含义42

(一)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42

(二)现代医学中的亚健康42

二、亚健康的危害43

三、亚健康的几种类型44

(一)身体亚健康44

(二)心理亚健康46

(三)情感亚健康47

(四)思想亚健康50

(五)行为亚健康50

四、亚健康的判断与测试方法50

(一)亚健康判断方法50

(二)亚健康测试方法51

五、不同人群与亚健康52

(一)知识女性与亚健康52

(二)中老年人与亚健康54

(三)青少年与亚健康56

六、导致亚健康的因素58

七、亚健康的预防保健与调理59

(一)保证均衡的营养59

(二)几类针对性饮食调理60

(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60

(四)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简易健身法61

八、亚健康与人体器官的老化62

(一)大脑62

(二)肺63

(三)皮肤63

(四)肌肉63

(五)骨骼63

(六)女性乳房63

(七)心脏63

(八)眼睛63

(九)牙齿63

(十)肾64

(十一)肠64

(十二)听力64

(十三)嗓音64

(十四)膀胱64

(十五)肝脏64

第三章 健康的基石与保障66

第一节 健康的基石66

一、合理的膳食67

(一)合理膳食是健康的物质基础67

(二)不合理的膳食危害健康75

(三)如何合理膳食76

二、适量运动78

(一)运动有益于健康78

(二)不适当的运动有害健康79

(三)如何选择合理的运动79

三、戒烟限酒83

(一)吸烟与健康83

(二)饮酒与健康84

(三)为健康戒烟限酒85

四、保持心理平衡87

(一)保持心理平衡有益于健康87

(二)失衡的心理有害于健康,有害于社会88

(三)如何平衡心理88

第二节 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89

一、积极快乐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是获得快乐幸福人生的敲门石90

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90

(一)乐观能增强免疫力和适应性90

(二)积极乐观是工作的内在动力91

(三)积极乐观能得到更多认同而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91

(四)积极乐观是成功的资本91

(五)积极乐观是长寿的秘笈91

三、如何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91

(一)保持幽默92

(二)采取适当的方式驱赶忧愁和烦恼92

(三)保持一种幸福美满的感觉和心情92

(四)相信每天都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日子92

第三节 中医治未病理论92

一、中医“治未病”概念的形成与提出93

二、中医“治未病”的范畴94

(一)未病养生,防病于先94

(二)欲病救萌,防微杜渐94

(三)已病早治,防病传变95

(四)瘥后调摄,防病复发95

三、中医养生论96

(一)中医养生之道的原则96

(二)中医养生术和养生法100

四、中医治未病的现实意义102

(一)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102

(二)中医治未病思想在防病治病方面的现实意义103

第四节 亚健康状态调节103

一、亚健康现况104

二、亚健康产生的原因及调节104

三、亚健康与中医治未病105

(一)服食方药105

(二)针灸调养术106

(三)推拿按摩术106

(四)养精调神法106

(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107

(六)其他方法对亚健康状态的调节107

四、大学生亚健康的调节107

(一)大学生亚健康的类型108

(二)大学生出现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原因108

(三)大学生如何面对、预防和调节亚健康110

第五节 心理危机与干预111

一、心理危机的概念及判断112

二、心理危机的引发因素113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113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原因114

(一)内部因素:对自我的认识不适当114

(二)外部因素115

(三)诱发事件115

五、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危害116

六、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和判断116

(一)情绪方面:不稳定116

(二)认知方面:自信心不足,自卑感明显116

(三)行为方面:自闭,远离社会117

(四)躯体方面: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状117

七、心理危机的应对策略117

八、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及步骤117

(一)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117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步骤118

九、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提高自身应对危机的技能118

(一)正确看待压力、挫折和危机119

(二)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119

(三)采取适当的方式积极调节自己的情绪119

(四)积极主动争取社会支持119

(五)有效地解决问题120

第六节 国内外健康保障系统121

一、健康保障系统121

(一)健康保障的定义121

(二)健康保障的内容121

二、医疗保险制度121

三、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简介121

(一)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产生121

(二)国际上的医疗保障模式122

(三)几种典型的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简介122

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简介138

(一)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138

(二)我国医疗保险旧制度组成139

(三)我国医疗保险旧制度的基本特征140

(四)我国医疗保险制度的促进作用140

(五)我国医疗保险旧制度的问题141

(六)我国近30年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142

(七)我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148

(八)我国“全民医保”的成绩156

(九)展望159

第七节 公共食品安全与健康159

一、近年来国内外主要食品安全事件回顾160

(一)上海甲肝流行160

(二)“瘦肉精”事件160

(三)空壳奶粉事件161

(四)苏丹红Ⅰ号161

(五)三聚氰胺事件162

(六)染色馒头162

(七)国外食品安全危机事件163

二、食品及食品质量163

三、食品安全的概念163

四、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164

五、食源性疾病的起因与健康危害164

(一)生物性危害164

(二)化学性危害167

(三)物理性危害180

六、保障公共食品安全,保障健康181

第八节 环境安全与健康182

一、环境安全的概念183

二、环境安全与健康183

三、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184

(一)大气污染与健康危害184

(二)水污染与健康危害197

(三)土壤污染与健康危害199

(四)电磁场污染与健康201

(五)核污染与健康203

(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与健康205

四、保障环境安全,保障健康209

第四章 日常保健与急救常识210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注意点210

一、日常生活中身体状况的注意点210

(一)血压、体温、呼吸、脉搏211

(二)眼睛212

(三)牙龈216

(四)指甲216

(五)大小便217

(六)乳房疾病219

(七)糖尿病早期症状221

(八)心脏病早期症状224

(九)打鼾的危害与缓解225

(十)自我调节缓解失眠227

二、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心态的注意点229

(一)培养良好的心态从包容开始229

(二)应对心情烦躁的方法229

(三)换位思考在自我心境调节及与人相处中的作用230

(四)道歉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231

三、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注意点231

(一)传染病防治常识231

(二)交通安全常识236

(三)驾驶员交通安全注意点238

(四)少年儿童交通安全注意点242

(五)青年学生自我保护的注意重点243

(六)在公共场合远离被偷抢的注意点244

(七)青年女性的安全注意点245

四、日常生活中的用药安全注意点247

(一)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并养成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的习惯247

(二)注意丰富用药常识,走出用药误区247

(三)科学管理家庭备用药品248

(四)通过官方网站增加安全用药常识250

第二节 突发意外的院前急救常识251

一、基本常识251

(一)紧急报警呼救常识251

(二)简易的急救包扎方法253

(三)搀扶重病患者及搬运伤者的注意点253

(四)解除伤病者衣物的注意点254

(五)徒手抢救“呼吸终止、心跳停顿”患者的院外心肺复苏术法255

(六)小儿气管异物急救258

(七)催吐、洗胃自我保护,阻止中毒加重259

(八)洗澡时突然晕倒急救法260

(九)突然分娩急救措施261

(十)意外受伤患者的急救原则262

(十一)眼睛意外受伤的应急处理263

(十二)手足外伤大量流血的院前处理263

(十三)高空坠落急救265

(十四)骨折的院前处理266

(十五)扭伤、拉伤的处理268

(十六)烫伤、烧伤的院前处理270

(十七)触电的急救原则272

(十八)化学品烧伤的院前处理273

(十九)冻伤的处理274

(二十)被动物、昆虫意外咬伤的院前处理276

二、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其院前急救常识282

(一)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282

(二)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282

(三)高血压的信号283

(四)高血压危象的紧急处理283

(五)合理的降压用药284

(六)血压控制不要急进,要平缓284

(七)降压药物、生活方式“两手抓”284

(八)心脏病发作院前急救常识285

(九)心绞痛及其院前急救常识286

(十)高血压与脑卒中286

(十一)预防脑卒中287

(十二)脑卒中先兆288

(十三)脑出血288

(十四)脑梗死288

(十五)脑卒中的院前急救常识289

三、急性腹泻及其应急处理289

(一)急性腹泻的发病原因290

(二)急性腹泻的预防290

(三)腹泻伴有某些症状,提示重大疾病290

(四)急性腹泻的家庭应急处理291

(五)急性腹泻患者的饮食291

四、中毒及其院前急救常识291

(一)农药中毒292

(二)食物中毒295

(三)药物中毒及其院前急救301

(四)煤气中毒及其院前急救302

(五)沼气中毒及其院前急救303

(六)汽油中毒及其院前急救304

(七)急性酒精中毒及其院前急救304

(八)职业中毒304

五、高温环境注意事项及中暑患者院前急救常识307

(一)人体体温的特点及中暑307

(二)中暑的原因和高发人群307

(三)中暑的症状307

(四)中暑的院前急救307

(五)中暑后的恢复308

(六)避免中暑的方法308

六、游泳注意事项及溺水者院前急救常识308

(一)游泳注意事项308

(二)溺水高发地带及救人策略309

(三)溺水者院前急救常识309

第三节 灾害中的应急常识310

一、交通事故应急常识310

(一)汽车交通事故的预防310

(二)在汽车交通事故中如何脱险312

(三)交通事故现场抢救的基本程序312

(四)汽车交通事故中减少人身伤害的应急措施313

(五)飞机失事的预防与应急措施314

(六)轮船失事的应急措施315

二、火灾的防范及应急常识315

(一)提高安全意识,日常普及相关知识316

(二)正确燃放烟花爆竹316

(三)正确使用燃气设施及安全用电317

(四)常见引起火灾的直接火源320

(五)学校常见的火灾隐患321

(六)救火常识321

(七)灭火器的使用322

(八)失火积极扑救,火势失去控制及时报警326

(九)火灾致死的直接原因326

(十)逃生器具的正确使用326

(十一)身上着火的应急措施327

(十二)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逃生措施327

(十三)商场、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发生火灾的逃生措施328

(十四)棚户区发生火灾的逃生措施328

(十五)地下铁路发生火灾的逃生措施329

(十六)旅客列车发生火灾的逃生措施329

(十七)公交车发生火灾的逃生措施330

三、核武器、生物武器、化学武器及化学事故的应急与防护常识330

(一)核武器及其防护330

(二)生物武器及其防护331

(三)化学武器的防护及化学事故的应急常识331

四、自然灾害应急常识332

(一)大雾天气的应急要点332

(二)雷雨大风天气的应急常识332

(三)洪水爆发时的应急措施334

(四)崩塌和滑坡的应急措施335

(五)海啸来临的应急措施335

(六)地震的应急措施336

第五章 药品及其相关产品343

第一节 药品发展简史343

一、我国医药的起源和发展343

(一)我国古代药物学的发展343

(二)近代中国药学发展346

二、国外医药的起源和发展346

(一)古典药学346

(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347

(三)中世纪药学348

(四)近代和现代药物学的发展348

第二节 药品的定义及作用350

一、药品的定义350

(一)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定义350

(二)我国对药品的定义351

(三)美国对药品的定义351

二、药品的特殊性351

(一)药品的专属性351

(二)药品的两重性351

(三)药品质量的重要性352

(四)药品的储备性352

(五)药品的非市场定价性352

三、药品的作用352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353

(二)药物作用的特点——选择性353

(三)药物的作用方式353

(四)药物作用的机制——受体学说353

(五)药物作用的两重性354

第三节 药品的种类360

一、按药物性质分类361

(一)天然药物361

(二)化学药物361

(三)生物药物362

二、按药理作用分类363

(一)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药物363

(二)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363

(三)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364

(四)作用于泌尿、血液、呼吸、消化及其他系统的药物365

(五)作用于内分泌系统的药物366

(六)抗病原微生物药366

(七)抗肿瘤药367

(八)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369

三、按药物剂型分类369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369

(二)按物理形态分类370

(三)按分散系统分类370

四、从药品管理的角度分类371

(一)现代药与传统药371

(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372

(三)新药、仿制药、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医疗机构制剂373

(四)特殊管理药品373

(五)国家基本药物、基本医疗保险用药374

五、其他分类方法375

第四节 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与管理375

一、药品的研发375

(一)新药研发过程376

(二)新药研发的特点378

(三)国内外新药研发的现状378

二、药品的生产379

(一)药品生产的特点380

(二)制药工业的现状380

三、药品的销售384

(一)医药代表384

(二)专业医药销售385

四、药品的管理387

(一)我国颁布实施的药品管理行政法规及规章387

(二)药品质量管理规范392

第五节 营养品、保健品与转基因食品394

一、营养品394

(一)营养品的种类394

(二)营养品的选用394

二、保健品395

(一)我国保健食品的分类395

(二)保健食品的功能396

(三)保健食品的标志396

(四)保健食品与营养品和药品的区别396

(五)如何鉴别“山寨”保健品397

(六)正确认识保健食品397

(七)其他保健品398

(八)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批准文号特点398

三、转基因食品400

(一)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历史回顾和现状400

(二)转基因食品的分类401

(三)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缺点402

(四)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402

(五)科学对待转基因食品403

(六)转基因食品的未来发展方向404

第六节 毒品及其与药品的关系405

一、毒品405

(一)毒品的分类405

(二)常见的毒品406

(三)毒品的危害408

(四)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409

(五)毒品相关知识409

二、毒品与药品的关系410

第七节 天然剧毒物质及其药用价值411

一、概述411

二、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412

(一)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412

(二)毒性成分为苷类的中药413

(三)毒性成分为毒蛋白的中药414

(四)毒性成分为金属元素的中药414

三、有毒中药的临床应用415

第六章 合理用药419

第一节 合理用药的概念与要素419

一、合理用药的概念419

二、合理用药的要素420

(一)安全性420

(二)有效性420

(三)经济性420

(四)适当性421

第二节 不合理用药的危害422

一、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422

二、不合理用药的表现424

(一)用药不当424

(二)用药剂量不当424

(三)不适当的合并用药424

三、不合理用药的后果425

(一)降低药物治疗效果425

(二)浪费医药资源425

(三)酿成药疗事故425

(四)产生药物不良反应甚至药源性疾病425

四、世界历史上的药害事件426

(一)甘汞作为幼儿的轻泻药和驱虫药引发肢端疼痛病427

(二)氨基比林致白细胞减少症427

(三)磺胺醑剂致肾衰竭427

(四)三苯乙醇致白内障427

(五)氯碘喹啉致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427

(六)孕妇服用黄体酮致女婴外生殖器男性化427

(七)沙利度胺(反应停)致海豹胎428

(八)非那西丁致严重肾损害428

(九)己烯雌酚致女婴阴道癌428

(十)苯甲醇致肌肉萎缩428

(十一)四环素导致儿童牙齿黄染428

(十二)异丙肾上腺素致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429

(十三)拜斯亭致肌肉无力和致死性横纹肌溶解429

(十四)马兜铃酸肾病事件429

五、国内近年的药害事件430

(一)关木通事件430

(二)鱼腥草注射剂事件430

(三)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430

(四)欣弗事件431

(五)刺五加注射液事件431

六、不合理用药发现的滞后性431

(一)临床研究病例相对较少,发生率较低的不良反应未能及时发现431

(二)入选观察的病例病情太轻,导致用药时间过短,无法发现长期用药的不良反应432

(三)临床试验基本不合并用药,致使合并用药的不良反应在上市后才凸现出来432

(四)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现需要时间432

(五)基因的多态性432

第三节 不合理用药的重灾区433

一、抗生素433

(一)我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433

(二)常见抗生素认识的误区434

(三)抗生素滥用的后果436

(四)控制抗生素滥用的举措438

二、激素440

(一)糖皮质激素440

(二)兴奋剂443

(三)壮阳药444

(四)褪黑素445

三、美容美体445

(一)减肥药445

(二)排毒447

(三)化妆品448

四、药物滥用449

(一)药物滥用及成瘾449

(二)毒品及其与药品的关系450

(三)镇静催眠药450

五、中药451

第四节 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451

一、药物因素对合理用药的影响452

二、国家力量对合理用药的影响452

三、医院、药房对合理用药的影响452

(一)医院452

(二)社会药房453

四、药品生产企业对合理用药的影响453

五、广告对合理用药的影响454

六、各类人员对合理用药的影响454

(一)医生454

(二)药师455

(三)护士455

(四)患者456

第五节 促进合理用药的策略456

一、制定总揽全局、目标清晰的药物政策体系456

(一)推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456

(二)实行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459

(三)规范药品名称460

(四)加强药品广告宣传管理462

(五)完善相应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463

二、加强医药行业管理464

(一)加强药品生产企业管理464

(二)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管理465

三、加强医院管理465

(一)规范医院管理465

(二)提高医师水平466

(三)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466

四、提高全民的合理用药意识4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