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唐诗风格美新探、唐代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唐诗风格美新探、唐代美学
  • 王明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 ISBN:9787503941481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640页
  • 文件大小:173MB
  • 文件页数:651页
  • 主题词:美学史-中国-唐代;唐诗-作品风格-诗歌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唐诗风格美新探、唐代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唐诗风格美新探3

绪论3

第一章 王勃诗歌风格论28

一 王勃诗风能否用“绮丽”来概括28

二 壮而不虚 刚而能润 雕而不碎 按而弥坚30

三 王勃大脑的信息储存34

第二章 骆宾王诗歌风格论35

一 文辞雄放 滔滔混混35

二 气势雄伟 襟怀旷达35

三 壮志凌云 气贯长虹37

四 投笔从戎 为国捐躯38

五 悲愤填膺 幽忧满怀39

六 骆宾王与陈子昂、王勃诗风的比较44

第三章 陈子昂诗歌风格论46

一 悲风为我起 激烈伤雄才46

二 陈子昂与曹操、阮籍、张九龄等人悲慨诗风的比较50

三 悲慨与雄浑、豪放、沉郁的比较51

第四章 高适、岑参诗歌风格论54

一 盛唐一味秀丽雄浑54

二 高适之浑雄56

三 岑参之雄壮59

四 高悲壮而厚 岑奇逸而峭60

五 雄浑的崇高美62

第五章 王维、孟浩然诗歌风格论65

一 冲淡论65

二 王维的冲淡有无人间烟火味67

三 冲淡的特点及其成因69

四 冲淡与空灵76

五 冲淡与纤秾78

六 冲淡与拥抱自然80

七 冲淡与参禅82

八 王维与孟浩然冲淡诗风的比较85

第六章 李白诗歌风格论90

一 豪迈奔放 吞吐大荒90

二 情感激荡 格调昂扬93

三 想象奇特 夸张出格94

四 胸怀祖国 心雄万夫96

五 气吞宇宙 力拔山河97

六 傲骨嶙峋 倜傥不羁98

七 气势峥嵘 场面壮阔100

八 境界缥缈 极目无垠100

九 飘洒闲适 清新俊逸101

十 豪放的传统精神104

第七章 杜甫诗歌风格论105

一 豪放与沉郁的比较——李如星悬日揭 照耀太虚 杜若地负海涵 包罗万汇105

二 杜诗沉郁风格的特征107

三 杜诗沉郁风格的发展过程——酝酿期,成熟期,鼎盛期,持续期109

四 沉郁与顿挫121

五 沉郁与沉著122

第八章 韩愈诗歌风格论124

一 险怪论——精诚忽交通 百怪入我肠124

二 狰狞美125

三 拗中取奇 出奇制胜126

四 硬语盘空 化丑为美127

五 韩愈与孟郊、卢仝、马异、刘叉、李贺险怪诗风的比较129

第九章 李贺诗歌风格论134

一 冷艳凝香 奇诡瑰丽134

二 异想天开 光怪陆离135

三 凄厉孤愤 神出鬼没136

第十章 孟郊、贾岛诗歌风格论139

一 郊寒岛瘦论139

二 寒瘦优劣辨144

三 寒瘦与苦吟145

第十一章 白居易、元稹诗歌风格论149

一 通俗论149

二 轻艳论154

三 杜牧缘何否定元、白诗风155

四 元、白诗风与新乐府运动及白居易对元、白诗风的批评156

第十二章 刘禹锡诗歌风格论158

一 清峻论158

二 豪峻的生成与“永贞革新”运动160

三 豪峻的特色167

四 清新的特色168

五 刘禹锡与阮籍清峻诗风的比较170

六 清新与俊逸、飘逸、婉约、豪放171

第十三章 柳宗元诗歌风格论172

一 清峭论172

二 孤寂冷峭 淡泊凄清172

三 雄深雅健 精工镌刻179

四 柳宗元与陶渊明、韦应物澄澹诗风的比较182

第十四章 杜牧诗歌风格论186

一 英俊豪纵186

二 飒爽流利194

三 轻倩秀艳196

四 柔中寓刚199

五 俊爽的生成201

第十五章 李商隐诗歌风格论206

一 含隐蓄秀 奥僻幽邃206

二 委曲朦胧 深情绵邈211

三 沉郁顿挫 典丽精工218

第十六章 温庭筠诗歌风格论225

一 温飞卿之绮靡225

二 清丽芊眠225

三 柔婉华艳228

四 细密纤秾230

五 稠叠繁缛233

六 温氏绮靡诗风的形成236

后记243

唐代美学247

绪论247

一 唐代美学的国际地位247

二 唐代美学的传统风味248

三 唐代美学的特性253

四 唐代美学光轮辐射圈255

五 唐代美学研究的方法258

第一章 唐代美学的哲学基础262

一 儒道佛玄,互通有无262

二 无为有为,相反相成269

三 空无和虚,归于大圆271

四 极地之美,自然而生273

第二章 唐代美学九大阐释性范畴276

一 对“有”“无”的阐释276

二 对“方”“圆”的阐释282

三 对“一”“多”的阐释288

四 对“大”“小”的阐释290

五 对“大白若辱”的阐释300

六 对“大音希声”的阐释305

七 对“大象无形”的阐释308

八 对“大巧若拙”的阐释311

九 对“动静相养”的阐释312

第三章 唐代美学十大理论317

一 朴质论317

二 风骨论318

三 兴象论319

四 清真论320

五 沉郁论320

六 美刺论321

七 明道论322

八 丑怪论323

九 意境论323

十 风格论325

第四章 人文观 旅游观 悲剧观328

一 王勃的人格魅力、雄丽诗风和旅游观328

二 杨炯的人文观和鉴赏论346

三卢照邻的幽忧说351

四 骆宾王的丽景观357

五 陈子昂的悲剧观和风骨论361

第五章 默语说 气应物美说 三境说373

一 王维的默语说、气应物美说373

二 王昌龄的“三境”说389

第六章 美的创造401

一 李白的清雄之美401

二 杜甫的惨淡经营411

三 岑参的感而遂通432

四 高适的相好之美434

第七章 美育观 审美观 怪异说436

一 韩愈的美育观、奇怪说436

二 柳宗元的审美观、怪异说459

第八章 美刺说 美丑观 文气论491

一 白居易的美刺说、美丑观491

二 刘禹锡的美丑观522

三 杜牧的文气论533

第九章 美感说 诗味论543

一 皎然的快乐、意会、至静、至丽、至苦说543

二 李商隐的能感动人、陶冶肺肝说547

三 司空图的醇美、全美论561

第十章 心目妙悟说570

一 裴孝源的心目相授、随物成形说570

二 朱景玄的妍丑有别、移神定质说572

三 张彦远的妙悟自然、离形去智说576

第十一章 凝神论588

一 李世民的思与神会论588

二 虞世南的绝虑凝神论593

三 欧阳询的凝神静虑论596

第十二章 和谐论599

一 孙过庭的妙法自然、和而不同论599

二 张怀瓘的囊括万殊、裁成一相论604

三 颜真卿的自悟说、自然说(附:张旭、怀素)614

四 窦臮的竞美得美说、声同论618

第十三章 音乐审美 释文审美625

一 长孙无忌《音乐志》乐感论625

二 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审美观628

三 欧阳询《艺文类聚》中的音乐审美观(附)——审声、审音、审乐 知音、知乐、知政63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