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能源统计工作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能源统计工作手册
  • 国家统计局能源司编;耿勤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 ISBN:9787503759048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21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能源经济-经济统计-中国-手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能源统计工作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1

一、能源统计1

能源统计1

能源统计对象1

能源统计任务1

能源统计报表2

能源统计报表制度2

二、能源基本知识2

(一)能源的基本概念2

能量2

能源3

(二)能源分类3

一次能源3

二次能源4

化石类能源4

燃料型能源和非燃料型能源4

固体、液体、气体能源4

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4

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4

常规能源和新能源5

商品能源和非商品能源5

(三)燃料热值与标准燃料5

燃料热值5

当量热值6

等价热值6

热值的计量6

热值的换算7

标准能源7

标准煤7

标准油8

实际平均热值8

标准能源折算8

(四)能源品种9

能源统计的品种9

煤炭9

原煤9

无烟煤10

烟煤10

炼焦烟煤10

焦煤10

1/3焦煤10

肥煤10

气肥煤10

气煤10

瘦煤11

贫瘦煤11

一般烟煤11

贫煤11

弱粘煤11

不粘煤11

长焰煤11

1/2中粘煤11

褐煤12

洗煤12

洗精煤12

其它洗煤12

粒级煤12

水煤浆12

型煤13

低热值燃料13

石煤13

泥煤13

风化煤14

煤矸石14

油母页14

焦炭14

石油焦14

沥青焦15

机制焦与土焦15

低温焦炭和高温焦炭15

天然焦15

天然原油15

人造原油16

石油炼制品16

汽油16

煤油16

柴油16

燃料油17

溶剂油17

石脑油17

润滑油17

润滑脂18

石蜡18

石油沥青18

炼厂干气18

液化石油气18

石油18

非常规石油18

天然气19

气田气19

油田气19

煤田气19

液化天然气19

煤气19

焦炉煤气19

高炉煤气20

发生炉煤气20

油煤气20

电力20

发电厂自用电21

热力21

第二章 能源计量与统计台账23

一、能源计量23

能源计量23

能源计量层级划分23

能源计量器具23

能源计量器具管理使用的规范化24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原则24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率要求24

能源计量主要方法24

计量器具标准25

能源计量网络图25

二、能源统计原始记录26

能源统计原始记录26

能源统计原始记录的种类26

能源统计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27

三、能源计量数据的采集27

能源计量数据采集的基本要求27

数据采集方法27

四、能源统计台账28

能源统计台账28

能源统计台账的主要作用28

能源统计台账的设计要求28

能源统计台账的主要形式和种类28

统计报表台账29

专项指标台账31

历史资料台账32

能源管理台账32

分析研究台账32

电子台账34

第三章 能源资源统计35

一、能源资源统计35

(一)能源资源统计35

能源资源35

能源资源统计(调查)35

能源资源统计的任务36

(二)矿物资源地质储量指标及相关知识36

固体矿产资源36

分类36

查明矿产资源36

潜在矿产资源36

地质可靠程度36

经济意义38

可行性评价38

储量39

可采储量39

预采储量39

预可采储量40

基础储量40

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40

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40

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40

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40

探明的(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41

控制的边际经济基础储量41

资源量41

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41

探明的(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41

控制的次边际经济资源量41

探明的内蕴经济资源量42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42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42

预测的资源量42

采收率42

新增储量42

动用储量42

剩余可采储量43

储采比43

(三)水力资源有关指标43

水力资源储量43

水力资源的开发程度43

第四章 能源生产企业能源产品统计44

一、能源生产统计44

能源产品产量44

产品产量统计遵循的原则44

能源产品产量统计的范围44

二、能源销售统计45

能源产品销售量45

产品销售量的核算原则45

统计产品销售量应注意的问题46

售出产品退货的处理规定46

三、能源产品库存量统计46

能源产品库存量46

产品库存量的统计原则46

产品库存量的统计范围47

第五章 能源运输统计48

能源运输统计48

能源运输流向流量48

能源运量48

能源货物周转量48

管道运输48

管道运输统计48

输油(气)量49

输油(气)周转量49

第六章 能源流通企业能源商品统计50

一、能源流通统计50

能源流通50

能源流通统计50

能源流通企业和能源流通企业统计50

二、流通企业能源流通统计指标51

购进额51

购进量51

购自省(区、市)外52

销售额52

销售量53

销往省(区、市)外53

售予省内批发和零售企业(单位)53

库存额54

库存量54

第七章 用能企业(单位)能源统计56

一、能源购进56

用能企业(单位)能源购进量56

购进量的统计原则56

购进量的统计范围56

购进金额56

二、能源消费57

(一)能源消费统计57

能源消费57

能源消费统计57

能源消费统计的原则57

(二)能源加工转换统计58

1.能源加工转换工艺58

能源加工转换58

火力发电58

热电联产58

供热59

原煤洗选59

煤制品加工60

煤炭气化60

煤炭液化61

炼焦61

炼油62

天然气液化63

2.能源加工转换指标63

投入量63

产出量64

加工转换损失量64

加工转换效率65

加工转换能量损失率65

热电联产投入量的填报方法66

(三)能源消费统计指标66

能源消费总量66

终端能源消费量67

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67

工业生产能源消费量67

工业企业非生产能源消费量68

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量68

工业企业交通工具能源消费量68

工业企业回收能利用量69

工业企业回收能利用量填报方法69

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0

工业生产综合能源消费量70

建筑企业能源消费量71

运输邮电企业能源消费量71

运输邮电能源消费量71

能源损失量72

耗能工质72

三、能源库存统计72

能源库存量72

能源库存量的统计原则72

能源库存量的统计范围73

第八章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统计74

一、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统计74

单位产品能源消耗74

统计单位产品能耗的一般原则75

合格产品产量的计算方法75

二、单位产品能源消耗统计指标76

(一)煤炭开采和洗选有关指标76

吨原煤生产综合能耗76

吨原煤生产耗电量78

洗煤电力单耗78

(二)炼焦有关指标78

焦炉结焦率78

冶金焦率78

炼焦工序单位能耗78

(三)燃气生产、供应的有关指标79

人工煤气综合能耗79

(四)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关指标79

吨油气产量综合能耗79

吨油气产量耗电79

天然气净化耗电量80

(五)食品、饮料、烟草业有关指标80

吨原糖综合能耗80

吨米(粉)加工耗电量80

吨食用植物油耗电量80

吨原盐综合能耗81

吨乳制品综合能耗81

吨味精(谷氨酸钠)综合能耗81

吨酒精(或白酒)综合能耗81

万支卷烟综合能耗82

万支卷烟耗电量82

(六)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有关指标82

吨粘胶纤维综合能耗(短纤)82

吨粘胶纤维用电量(短纤)83

万米印染布综合能耗83

吨棉纱耗电量83

万米棉布耗电量83

其他综合能耗类似的指标84

其他电耗类似的指标84

(七)造纸及纸制品业有关指标84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综合能耗84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耗电85

吨纸浆(原生浆及废纸浆)耗标准煤85

吨木浆耗电量85

(八)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有关指标85

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85

吨原油加工耗电86

单位能量因数能耗87

(九)无机化学制造业有关指标87

吨烧碱生产综合能耗87

吨烧碱生产耗交流电88

吨纯碱生产综合能耗88

吨纯碱生产耗电89

吨碳化钙(电石)生产综合能耗89

吨碳化钙(电石)生产耗电90

吨黄磷生产综合能耗91

吨黄磷生产耗电91

(十)有机化学原料的有关指标92

吨乙烯生产综合能耗92

吨乙烯生产耗电92

吨精甲醇生产综合能耗92

(十一)肥料制造有关指标93

吨合成氨生产综合能耗93

吨合成氨耗电95

吨合成氨消耗天然气97

吨合成氨耗蒸汽97

吨合成氨耗原料煤97

吨合成氨耗标准燃料煤98

(十二)橡胶制品业有关指标99

橡胶轮胎外胎单位综合能耗99

(十三)水泥制造业有关指标99

吨水泥熟料综合能耗99

吨水泥熟料烧成标准煤耗99

吨水泥熟料综合电耗100

吨水泥综合能耗100

吨水泥实物煤耗101

吨水泥标准煤消耗量101

吨水泥综合电耗101

(十四)砖瓦、石材及其他建筑材料制造有关指标102

每万块砖(瓦)耗标准煤102

每立方米天然大理石板材耗电量102

每卷油毡耗电量102

每吨卫生陶瓷制品耗能源量103

(十五)玻璃、玻璃制品、日用陶瓷有关指标103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综合能耗103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燃油103

每重量箱平板玻璃耗电104

每吨日用玻璃制品耗标准煤104

每万个玻璃保温瓶耗标准煤104

每吨日用陶瓷耗标准煤105

(十六)钢铁工业有关指标105

1.有关概念105

钢铁工业生产105

企业钢铁工业生产中自耗能源105

企业外销能源量106

工序产品合格产出量106

工序净耗能量106

钢铁生产的耗能工质106

有关产品、原材料、能源的折标准量系数106

2.有关指标106

铁矿采矿工序单位能耗106

铁矿选矿工序单位能耗107

吨钢综合能耗107

吨钢综合电耗107

吨钢可比能耗108

吨钢材综合能耗109

吨钢耗新水109

烧结矿工序单位能耗110

炼铁工序单位能耗110

转炉炼钢综合工序单位能耗110

电炉炼钢综合工序单位能耗110

电炉炼钢综合电力消耗111

轧钢工序单位能耗111

轧钢工序单位电力消耗111

每吨电炉铁合金耗电量111

硅铁工序单位能耗112

硅铁单位电耗112

硅锰合金工序单位能耗112

硅锰合金单位电耗112

每吨耐火砖耗标准煤112

(十七)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关指标113

单位矿产粗铜综合能耗113

铜精炼综合能耗113

单位铜冶炼综合能耗113

铜电解直流电单耗113

单位氧化铝综合能耗114

单位原铝(电解铝)综合交流电耗114

单位原铝(电解铝)综合能耗114

单位矿产粗铅综合能耗114

单位铅冶炼综合能耗115

析出铅直流电单耗115

单位蒸馏锌综合标准煤耗115

单位精锌(电锌)综合能耗116

析出锌(湿法)直流电单耗116

吨铜加工材耗电量116

吨铜加工材耗能源量116

吨铝加工材耗电量117

吨铝加工材耗能源量117

(十八)火力发电有关指标117

火力发电标准煤耗117

火力发电供电标准煤耗118

百万千焦供热耗标准煤118

发电厂用电率119

(十九)自来水有关指标119

自来水售水单位耗电119

(二十)交通运输有关指标119

铁路机车每万总重吨公里燃料消耗量119

公路汽车每百车公里(或每吨(人)公里)燃料消耗量120

船舶每营运千瓦小时(或千换算吨公里)燃料消耗量121

民用航空运输吨公里耗油量121

管道输油(气)量单位耗电量121

输油(气)周转量单位综合能耗122

第九章 能源核算123

一、能源核算和能源平衡表123

(一)能源核算和能源平衡表的概念与作用123

能源核算123

能源平衡表123

能源平衡表的主要作用123

(二)能源平衡表的类型124

能源单项(品种)平衡表124

综合能源平衡表124

企业能源平衡表125

二、能源平衡表的核算范围和原则127

能源平衡表的核算范围127

能源平衡表的核算原则128

三、综合能源平衡表相关指标128

综合能源平衡表的格式与符号说明128

可供本地区消费的能源量128

一次能源生产量129

回收能129

进口、出口量129

境内轮船和飞机在境外的加油量129

境外轮船和飞机在境内的加油量129

地区间流入量130

地区间流出量130

库存量130

加工转换投入量130

加工转换产出量130

加工转换损失量131

加工转换投入量、产出量、损失量之间的关系131

焦炭再投入131

损失量131

终端消费量131

生活消费132

平衡差额132

消费量合计133

第十章 节能评价指标及其计算134

一、节能的概念134

节能134

直接节能134

间接节能134

能源效率135

二、节能评价指标及其计算135

(一)强度类指标135

单位GDP能耗135

单位增加值能耗136

单位产值能耗137

单位产品能耗137

单位业务量能耗137

人均能源消费量137

(二)总量类指标138

社会节能量138

间接节能量138

直接节能量138

(三)结构分析指标139

节能量构成139

能源消费的品种构成139

能源消费的行业构成139

(四)其他指标139

节能率139

加工转换效率140

余热余能回收利用率140

企业能源自用率140

损失率140

能源利用效率141

能源流程全系统效率141

能源弹性系数142

三、主要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143

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与各产业(行业)能耗增长的关系143

能源消费总量增长与各能源品种消耗增长的关系143

单位GDP能耗与各产业(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的关系143

单位GDP能耗变化量与各产业(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变化量的关系144

单位GDP能耗降低率与各产业(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的关系145

社会节能量与各产业(行业)节能量的关系146

当量热值增速与等价热值增速的关系146

四、其他有关指标的计算147

单位GDP能耗年均降低率的计算147

单位GDP能耗目标完成进程的计算148

第十一章 能源统计分析149

一、能源统计分析概述149

统计分析149

能源统计分析的基本原则149

能源统计分析的要求150

能源统计分析的主要特点150

能源统计分析分类151

能源统计分析主要步骤151

二、能源统计分析主要方法152

统计分组法152

对比分析法152

结构分析法153

动态分析法153

因素分析法154

平衡分析法154

三、能源统计宏观分析的主要内容155

(一)能源供需平衡分析155

国家、地区能源供应与需求总平衡分析155

部门、行业能源供应与需求平衡分析156

单项能源品种供需平衡分析156

(二)能源消费经济效益分析156

单位GDP能耗情况分析156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情况分析157

单位GDP电力消费情况分析157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析158

(三)节能量测算与分析159

依据单位产值能耗计算节能量159

依据单位产品能耗计算节能量160

单位GDP能耗变化因素分析160

单位能耗降低率(节能率)162

四、工业能源统计分析主要内容162

企业能源购进情况分析162

企业能源库存情况分析163

企业能源供需平衡分析164

企业能源消耗效率、效益分析165

企业能量平衡情况分析169

五、其他企业主要分析内容及其节能量计算170

农林牧渔企业、建筑企业和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企业分析170

交通运输企业分析170

机关、事业其他单位分析171

第十二章 工业企业用水统计指标172

取水量172

支付费用的取水量172

取水支付金额172

外供水量172

地表水172

地下水172

自来水172

雨水收集利用173

其他水173

重复用水量173

冷却用江河湖海水量173

废水排放量173

达标处理的废水排放量174

未达标处理的废水排放量174

第十三章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175

一、温室气体175

温室气体175

二氧化碳175

甲烷175

氮氧化物175

氧化亚氮176

全氟化碳176

氯氟碳化物176

氢氟化碳176

六氟化硫176

臭氧177

臭氧层177

二、气候、排放和温室效应177

气候177

气候变化177

生物多样性178

源178

非点源污染178

汇178

排放178

人为排放178

温室效应178

平均海平面179

摩尔比例179

气溶胶179

间接气溶胶效应179

生命期179

脆弱性180

三、人类的行动180

碳排放强度180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81

京都议定书181

京都机制181

目标和时间进程181

附件一国家/缔约方181

共同执行活动181

清洁发展机制182

市场激励机制182

替代发展道路182

额外性182

(气候)影响183

执行183

适应183

碳信用额/补偿183

碳中和183

排放许可183

排放配额184

排放税184

碳税184

排放贸易184

协调一致的排放税/碳税/能源税184

联合履约184

碳捕集与封存184

固碳185

生物燃料185

甲烷回收185

减排185

可持续发展185

交叉效应185

双重红利185

四、其他有关名词186

辅助效益186

溢出效应186

共生效益186

执行成本186

外部成本186

全成本定价186

全球变暖潜势187

分配数量单位187

二氧化碳强度187

经证明的减排单位187

二氧化碳当量187

碳足迹187

卡亚公式187

碳循环188

内涵能源188

排放情景188

化石二氧化碳排放188

泄漏188

碳泄漏189

减排能力189

净二氧化碳排放189

辐射强迫189

斯特恩报告189

全球表面温度189

热岛189

冰帽190

大冰原190

极端天气事件190

第十四章 其它有关能源的名词概念191

一、能的有关概念191

热能191

热量191

机械能192

动能192

势能192

电能192

水能193

海洋能193

潮汐能193

太阳能194

风能194

地热能194

核能195

氢能195

二、热力学三定律及有关热力学概念196

热力学第一定律196

热力学第二定律196

热力学第三定律197

绝对温度198

内能与焓198

熵198

三、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有关概念199

能源废弃物综合利用199

粉煤灰的综合利用199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200

石煤的综合利用200

废油的回收利用200

废气的综合利用200

余热回收利用200

回收利用能量202

余热余能和已用余热余能202

重热和已用重热202

废渣综合利用率202

能量回收率202

四、能源与环境203

能源与环境203

煤炭与环境污染203

石油与环境污染204

电力与环境污染204

酸雨205

五、其他有关名词205

沼气205

载能体205

燃料电池206

海洋“燃料”206

人造能源树206

能源船206

可燃冰206

第十五章 能源统计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2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0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36

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三体系)246

附录272

一、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272

二、通用计量单位和有关能源计量单位换算资料274

三、常见能源经济与统计名词中英文对照282

四、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11714—2002)2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