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 黄南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13245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6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49页
  • 主题词: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和过程1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1

第二节 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3

一、服务化趋势日渐增强4

二、融合化趋势愈加明显6

三、生态化趋势更加突出7

四、高科技化趋势不可逆转10

第三节 世界工业化发展进程及特征13

一、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工业结构和特征13

二、工业化中期的工业结构和特征15

三、工业化后期的工业结构及其特征19

第二章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24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24

一、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阶段24

二、重化工业发展阶段25

三、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28

四、产业转型及新产业体系的构建阶段32

第二节 韩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38

一、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38

二、重化工业发展阶段39

三、重化工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阶段42

四、创新经济及文化产业发展阶段45

第三节 台湾地区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47

一、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47

二、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50

三、产业转型发展阶段52

四、知识型和创新型产业发展阶段55

第四节 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业演进概况59

一、美国的产业演进过程59

二、英国的产业演进过程60

三、德国的产业结构演进过程61

第三章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及发展状况分析64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阶段64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情况64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情况66

三、中国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的变化情况68

四、中国三次产业的外商投资变化情况70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71

一、中国工业化阶段分析71

二、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75

三、中国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分析77

第三节 中国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78

一、三次产业结构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协调78

二、产业偏离度依然较高79

三、二元经济结构较为明显81

第四章 中国农业集约化及农业结构调整85

第一节 农业集约化与农业结构调整85

一、农业集约化的内涵85

二、中国农业集约化的相关研究87

第二节 农业集约化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89

一、对农业集约化发展目标的认识89

二、农业集约化类型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90

三、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评价方法及评价指标91

第三节 中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实证分析91

一、农业投入集约化类型分析92

二、农业经营集约化程度分析99

三、农业集约化类型与集约化程度综合分析107

第四节 中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路径模式选择及其提升对策108

一、中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路径模式选择108

二、中国农业集约化经营的提升策略110

第五章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及其评价113

第一节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113

一、工业结构调整的研究基础113

二、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方向115

第二节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评价体系的构建116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116

二、测度方法118

三、数据来源和权重的确定118

第三节 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120

一、评价结果及其检验120

二、中国不同地区工业结构调整的差异性分析121

三、研究结论及政策涵义123

第四节 加快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建议124

一、发展支柱产业,积极培育新兴产业125

二、优化工业空间布局,提升产业集聚效应125

三、加快技术进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126

四、培育名牌产品,提升产业品牌竞争力126

五、实施人才战略,提升产业内在实力126

六、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27

第六章 中国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128

第一节 当今世界服务业发展态势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28

一、当今世界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态势128

二、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地位134

三、服务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136

第二节 中国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问题139

一、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140

二、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国际比较144

三、中国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47

第三节 促进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战略举措156

一、加快服务业领域的技术进步156

二、推动服务业的集聚发展157

三、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157

四、加强服务业制度创新力度158

五、提高服务业领域的国际化程度158

六、加大服务业人才的培养159

第七章 技术创新的产业选择与产业结构调整160

第一节 技术创新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160

一、研究的合理性及适用性160

二、技术创新产业选择的相关理论162

第二节 技术创新产业选择模型的构建166

一、选择评价体系的构建166

二、数据的处理及评价方法169

第三节 技术创新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170

一、产业发展基础优势情况分析170

二、制造业各行业科技研发基础优势情况分析174

三、产业资金基础优势情况178

四、技术创新的产业选择分析180

第四节 促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对策和建议182

一、以产业融合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82

二、以模块化带动产业创新能力的提升183

三、以产业集群加快产业自主创新能力184

四、加快产业的科技全球化进程185

五、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在促进产业自主创新上的引导作用186

第八章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188

第一节 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188

一、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相关研究188

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主要因素189

第二节 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理论推断及度量194

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理论推断194

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度量195

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测度方法197

第三节 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实证研究198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处理198

二、各指标权重的确定198

三、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各年度排名情况200

第四节 提升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绩效的主要措施204

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204

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205

三、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效益206

四、扩大产业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中国在世界产业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207

第九章 创新经济时代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209

第一节 创新与产业体系的内在关系209

一、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209

二、创新是当今时代发展的主题210

三、创新与产业体系发展的互动机理213

第二节 创新经济下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217

一、高新技术渗透广,产业技术密集程度高217

二、产业分工细,模块化组织模式成为主导218

三、网络状产业链形成,产业间的关联度提高218

四、资源利用效率高,产业环保性强219

五、资金投入多,附加价值高219

第三节 创新经济下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220

一、I产业,即信息产业和智能产业220

二、A产业,即先进制造业221

三、G产业,即绿色产业221

四、C产业,即以知识密集型为主的创意产业222

第四节 创新经济下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对策与建议223

一、促进产业优势提升及资源整合,激发产业创新能力223

二、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产业体系225

三、提升现代产业体系的外向度,建立国际化的产业体系226

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构建绿色产业体系227

五、以制度创新和人才建设为抓手,形成现代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229

主要参考文献231

后记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