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心理学家传略及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文业著 著
- 出版社: 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 ISBN:978753485599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58MB
- 文件页数:409页
- 主题词:心理学家-人物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心理学家传略及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编 总论1
第一章 编写思路和方法3
第一节 编写思路3
一、整体思路3
二、四步编写和整体框图4
三、编写体例5
四、个人评语6
五、四难9
第二节 编写方法10
一、五角度立体编写10
二、四步编写12
第三节 三种资料13
一、三种资料来源13
二、资料收集整理过程15
三、网络“百度”资料统计15
四、中国知网文章数量统计16
五、网络和报刊资料对比18
第二章 中国近代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单位19
第一节 中国近代心理学史和中国近代心理学教学研究单位19
一、中国近代心理学史起止时间19
二、中国近代心理学教学研究单位分类20
第二节 历史和现在都有心理学教研机构的重要单位22
一、中央大学(南京大学)22
二、清华大学25
三、北京大学26
四、复旦大学27
五、中山大学28
六、浙江大学29
七、华东师范大学29
八、北京师范大学30
九、南京师范大学30
十、台湾大学31
十一、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31
十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32
第三节 曾有心理系现已停办学校32
一、西南联合大学32
二、燕京大学33
三、金陵大学34
四、大夏大学34
五、辅仁大学35
六、沪江大学35
七、光华大学36
第四节 现有或曾有心理系的学校36
一、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大学)36
二、暨南大学36
三、厦门大学37
四、河南大学(中州大学)37
五、东北大学37
六、云南师范大学(昆明师范学院)38
七、协和医学院38
第五节 没有心理系的其他学校38
一、武汉大学38
二、四川大学39
三、圣约翰大学39
四、岭南大学39
五、广东勷勤大学39
六、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40
第三章 中国近代心理学家概况41
第一节 中国近代心理学家定义和范围41
一、中国近代心理学家定义41
二、收入本书心理学家的范围42
第二节 本书收入的中国近代心理学家42
一、已出版心理学史图书收入的心理学家42
二、中国科学院1949—1950年全国心理学家调查排名47
三、本书收入的心理学家名单52
四、几本资料所收心理学家比较54
五、心理学家传记57
第三节 近代心理学家之最57
一、中国近代心理学诞生57
二、心理学家生平之最58
三、国内学历之最59
四、留学学生之最59
五、留学国家、学校之最61
六、任教、任职单位之最62
七、各个时期心理学家的地理分布之最63
中编 生平履历65
第一章 20位著名中国近代心理学家67
一、陈大齐(1886—1983)——中国近代心理学的先驱67
二、艾伟(1890—1955)——中国近代教育心理学的开拓者71
三、唐钺(1891—1987)——中国第一个心理研究所的创建者74
四、廖世承(1892—1970)——中国近代心理测验的首创者77
五、陈鹤琴(1892—1982)——中国近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80
六、张耀翔(1893—1964)——中华心理学会首任会长83
七、陆志韦(1894—1970)——著名的心理学和语言学大师86
八、郭一岑(1894—1977)——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探索者90
九、高觉敷(1896—1993)——资深西方心理学史研究专家93
十、萧孝嵘(1897—1963)——格式塔心理学的中国传人96
十一、汪敬熙(1897—1968)——中国近代生理心理学的创始人99
十二、潘菽(1897—1988)——中国近代理论心理学的奠基人102
十三、郭任远(1898—1970)——曾任复旦、浙大校长的心理学家105
十四、孙国华(1902—1958)——清华、北大心理系任职时间最长主任108
十五、陈立(1902—2004)——中国工业心理学之父111
十六、黄翼(1903—1944)——英年早逝的心理学家114
十七、周先庚(1903—1996)——中国近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116
十八、朱智贤(1908—1991)——中国近代儿童心理学的集大成者119
十九、丁瓒(1910—1968)——中国近代医学心理学家122
二十、曹日昌(1911—1969)——新中国心理学界的主要领导者125
第二章 63位中国近代心理学家128
一、王长平(1889—1962)——中国第一位心理学博士128
二、刘廷芳(1891—1947)——燕京大学心理系创办人129
三、朱君毅(1892—1963)——清华大学心理系首任主任130
四、潘渊(1892—1974)——首位留学英国的心理学家132
五、孙本文(1892—1979)——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家奠基人之一133
六、杨震华(1893—1969)——首位留学法国的心理学家134
七、叶麐(1893—1977)——出生、任教四川的心理学家135
八、吴南轩(1893—1980)——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心理学家137
九、吴定良(1894—1969)——人类学家光环下的中国心理学家138
十、杜佐周(1895—1974)——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研究专家140
十一、庄泽宣(1895—1976)——首次完成心理学名词审查的心理学家141
十二、谢循初(1895—1984)——长期任教京沪的心理学家143
十三、黄觉民(1896—1956)——出生、任教福建的心理学家143
十四、沈履(1896—1981)——曾任清华秘书长和总务长的心理学家144
十五、陈礼江(1896—1984)——开展民众教育的心理学家145
十六、蔡翘(1897—1990)——从心理学家到中国生理科学奠基人146
十七、欧阳翥(1898—1954)——生物学家、神经解剖学家和心理学家148
十八、樊际昌(1898—1975)——心理学家出身的北大、西南联大教务长149
十九、戴秉衡(1899—1996)——移居美国的华裔心理学家150
二十、鲁子惠(1899—2000)——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代理所长152
二十一、程迺颐(1900—1970)——留学芝加哥、任教北大的心理学家153
二十二、朱希亮(1900—1977)——格式塔学派在中国的代表人物154
二十三、刘绍禹(1900—1981)——出生、任教四川的心理学家156
二十四、沈有乾(1900—1992?)——身兼统计学家的心理学家157
二十五、臧玉洤(1901—1964)——中国神经解剖学主要奠基人之一158
二十六、章益(1901—1986)——曾任复旦大学校长的心理学家159
二十七、蔡乐生(1901—1992)——汉字心理学研究的心理学家160
二十八、左任侠(1901—1997)——近代教育心理统计与测量的先驱161
二十九、陈雪屏(1901—1999)——身居国民党政高位的心理学家162
三十、张肖松(1901—2008)——107岁去世最长寿的女心理学家164
三十一、王徵葵(1902—1974)——出生、任教河南的心理学家165
三十二、包志立(1902—1978)——长期任教南京的女心理学家166
三十三、王书林(1902—1983)——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167
三十四、陈选善(1903—1972)——长期在教育部门工作的心理学家168
三十五、章颐年(1904—1960)——长期任教大夏大学的心理学家169
三十六、夏云(1904—1968)——定居美国的心理学家170
三十七、骆传芳(1904—1969)——从心理学家到外语学家172
三十八、胡毅(1904—1994)——参加《毛选》英译的心理学家172
三十九、倪中方(1905—1974)——出生、任教云南的心理学家174
四十、胡寄南(1905—1989)——长期任教上海的心理学家175
四十一、高文源(1905—1989)——研究语言学的心理学家175
四十二、阮镜清(1905—1993)——辩证唯物主义心理学研究先驱之一176
四十三、陈汉标(1906—1982)——出生、任教广东实验、儿童心理学家177
四十四、卢于道(1906—1985)——从心理学家到解剖和生理学家178
四十五、朱鹤年(1906—1993)——从心理学家到生理学家179
四十六、张香桐(1907—2007)——从心理学家到神经生理学家180
四十七、林嘉通(1908—1962)——曾任燕京大学教务长的心理学家182
四十八、桑灿南(1909—1970)——中国航空心理学的先驱183
四十九、傅统先(1910—1985)——穆斯林教育心理学家184
五十、吴天敏(1910—1985)——没有出国留学的女心理学家185
五十一、沈迺璋(1911—1966)——长期任教燕京的心理学家185
五十二、敦福堂(1911—1985)——清华园解放前出走的心理学家186
五十三、刘静和(1911—2004)——儿童发展和教育心理学家187
五十四、伍正谊(1912—1996)——中国医学心理学奠基人之一188
五十五、林传鼎(1913—1996)——专长心理测验的心理学家189
五十六、吴江霖(1914—1995)——专长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家190
五十七、朱锡侯(1914—2001)——历经苦难的心理学家191
五十八、李家治(1915—1998)——认知和人工智能心理学家192
五十九、卢濬(1915—2009)——专长皮亚杰研究的心理学家193
六十、邵瑞珍(1916—1998)——最后一位留美女心理学家194
六十一、周杲良(1918—1998)——从心理学家到神经生理学家195
六十二、马启伟(1919—2003)——首任女排主教练的体育运动心理学家196
六十三、曾性初(1923—2014)——最后一位留美的心理学家197
下编 统计分析199
第一章 统计分析方法201
第一节 统计整理框图201
第二节 四方面统计202
一、生平统计202
二、学历统计202
三、任教任职单位统计202
四、籍贯统计202
五、任教任职地理统计203
第三节 五要素组合统计203
一、生平统计203
二、学历统计203
三、任教任职统计203
四、地理统计204
第二章 生平统计分析205
第一节 生卒年统计205
一、生年统计205
二、卒年统计207
第二节 寿命统计209
第三节 生平寿命综合示意图213
第四节 “右派”、“文革”非正常死亡和自杀统计217
一、“右派”统计217
二、“文革”非正常死亡统计217
三、自杀统计219
第三章 学历统计分析220
第一节 国内学历统计220
一、个人国内学历统计220
二、国内学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23
三、清华毕业生统计226
第二节 海外留学时间统计228
一、个人留学经历统计229
二、开始出国留学时间统计235
三、留学获得最高学位所用时间统计237
四、留学获得最高学位时间统计239
五、获得最高学位时年龄统计241
六、留学回国时间统计243
七、开始留学、获得学位和回国时间的人数统计246
第三节 海外留学学校统计248
一、留学大学人数统计248
二、留学大学学位统计253
三、留学学位统计256
四、获得双博士学位统计259
第四节 海外留学之最260
第四章 任教任职统计分析262
第一节 个人任教任职单位统计263
一、个人任教任职主要单位统计263
二、各人任教任职单位数量统计271
三、个人主要任教任职单位统计279
第二节 任教任职单位统计281
一、任教任职单位人员和数量统计281
二、留学后首次任教任职单位统计301
三、最后任教任职单位统计304
第三节 担任单位领导统计306
一、大学领导统计306
二、学院、学校领导统计308
三、系、所领导统计310
四、行政部门领导统计312
第四节 中研院、中科院院士统计313
一、中研院第一批院士统计313
二、中科院院士统计314
第五节 身兼多职的心理学家统计314
一、其他学科专家统计314
二、行政管理职务统计315
第五章 生平地理统计分析317
第一节 籍贯、出生地点统计317
一、20位著名心理学家籍贯统计317
二、20位著名心理学家出生地点统计318
三、83位心理学家籍贯统计319
四、83位心理学家分省籍贯统计322
第二节 最后定居港、台心理学家统计336
一、最后定居香港统计336
二、最后定居台湾统计336
第三节 最后定居海外心理学家统计337
一、最后定居美国统计338
二、最后定居新加坡统计340
第四节 逝世地点统计340
一、20位著名心理学家逝世地点统计340
二、82位心理学家逝世地点统计341
第六章 任教任职地理统计分析344
第一节 历史分期345
一、三个历史时期345
二、第一时期1917—1937年抗战前统计345
三、第二时期1937—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统计347
四、第三时期1945—1952年抗战胜利后到院系调整前统计348
五、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统计349
第二节 20位著名心理学家任教任职地理统计350
一、抗战前后和新中国建立后四个时期任职任教地点统计350
二、抗日战争前地理分布统计354
三、抗日战争期间地理分布统计357
四、抗日战争后地理分布统计359
五、1952年院系调整后地理分布统计361
六、四个时期地理分布统计363
第三节 83位心理学家任教任职地理统计364
一、抗日战争前地理分布统计364
二、抗日战争后地理分布统计367
三、院系调整后任教任职地理分布统计369
四、最后任教任职地理分布统计372
五、四个时期地理分布统计375
参考文献377
后记391